学科分类
/ 11
207 个结果
  • 简介:草拟中的确立的优势证据证明标准在调动当事人举证积极性同时,也易导致更多的伪证行为.因此,建立伪证败诉制度以加强对当事人举证行为规制、防止当事人举证权滥用,有其现实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法律上亦有可行性,文章就该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对与之相关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标签: 伪证败诉制度 民事证据法 优势证据 证明标准 中国 证据制度
  • 简介:在世界之都纽约,汽车日夜川流不息,为了防范恐怖袭击和缓解日益紧张的交通状况,纽约市最近增派三千六百多名警察上街处理交通违章行为。司机路上行车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不留神就可能吃上罚单,罚款动辄成百上千,还要被记点数,甚至可能因此而坐牢。

  • 标签: 纽约市 交通管理 交通罚单 交通规则
  • 简介:“钓鱼执法”的深层次原因是执法权力的“传声污染”,而非坊间广为流传的“利益链”说。“钓鱼执法”对和谐社会建设和诚信政府建设都有釜底抽薪似地破坏。采取适当措施,杜绝“钓鱼执法”势在必行。

  • 标签: 交通管理 钓鱼执法 黑车 传声污染依法行政
  • 简介:<正>业大第一学年我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第一学期期宋考试总分占全省第十名,第二学期期来考试总分是全省第一名。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充分认识业大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我从部队转业到法院工作,深感自己法律知识欠缺,业务素质差,不能适应审判工作的需要,我渴望能有一个系统学习法律知识的机会。创办全国法院干部业余法律大学的消息传来,心里十分高兴,我的愿望可以实现了。为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

  • 标签: 法律知识 业务素质 政治素质 法院工作 系统学习 审判工作
  • 简介:程序主义宪政模式应当包括以下构成要素:其权利基础是基于商谈论的程序主义法律范式和权利体系;其哲学立场是商谈伦理学和普遍语用学;其运作机理表现为平等主体基于程序共识的合理商谈;其外在保障则是交往权力的程序性控制机制。程序主义宪政模式这一理论范畴所蕴含的交往理性概念、主体间性视角和自我立法意象使其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内涵,也更具有理论上的优势,其构成要素亦在不同层面上回应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合法化危机的挑战。

  • 标签: 程序主义宪政模式 构成要素 理论优势 哈贝马斯
  • 简介:既然交通肇事罪侵犯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那么它必须是发生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或与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活动存在着关联,而交通运输是指利用运输交通工具工借助一定交通设施将人或物从一地运载到另一地的整个活动过程,因而交通肇事罪可适用于非机动车引起的交通事故,特定情形下火车、飞行器引起的交通事故。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公共安全 客体 交通运输 交通工具
  • 简介:1999年12月7日,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原衡阳市交通局局长邹大华有期徒刑2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万元。昔日权倾一方的交通局长,如今沦为阶下囚.令人唾弃,更令人厌恶的是,在官场纵横捭阖、得心应手的邹大华还上演了一幕买官被骗的丑剧。

  • 标签: 剥夺政治权利 没收财产 判处 受贿罪 中级人民法院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 简介:必然因果关系说与偶然因果关系说是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因果关系的主流学说,但其在具体司法运用中却很难操作。为此,我们提出了“控制作用力说”,即只要所造成的结果是在行为人的行为控制、支配之下产生的,则该行为与此结果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如果该行为对结果的产生不存在支配作用力,则不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至于对过失犯罪中注意义务范围的理解,我们认为,只要在适用中坚守刑法的紧缩性,对被告人作出相对有利的处理,进行一些扩大解释,并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

  • 标签: 张伟强 交通肇事案 案情 判决 法理评析
  • 简介:轮胎鉴定是指涉及事故车辆的轮胎相关的鉴定项目,是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的重要项目之一,一般可分为轮胎痕迹鉴定和轮胎损坏情况及其与事故关系鉴定两种。本文着重论述了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上述两种轮胎鉴定的定义、鉴定步骤、鉴定方法,并通过典型案例来全面解读轮胎鉴定的具体鉴定过程。

  • 标签: 交通事故 轮胎 检验 方法
  • 简介:为缓解高峰期时的交通拥堵情况,英国政府计划对—些最繁忙路段按里程收拥堵费。按照英国政府的规划,首先在2007年年初选取一些城市、一些路段来试行该计划。自2010年起,在若干个城市中开始试行征收拥堵费,试点城市每年将获得2亿英镑的补贴,用于改善该市的交通系统,如更换公共汽车或修建有轨电车。到2015年全国所有的汽车高速公路和A级公路都将征收拥堵费。英国交通大臣道格拉斯·亚历山大要求公路管理部门从全国4800英里的高速公路网上选取合适的路段来试行征收拥堵费。英国反对党保守党方面都表示,他们支持对一些高速公路上新增的车道进行增收费用,但政府需要证明新增收的费用将被用于改善试点区的交通状况。

  • 标签: 英国政府 交通拥堵 征收 高速公路网 试点城市 公路管理部门
  • 简介:共享畜——最早的共享出行工具人们使用牲畜出行的历史悠久,早在《周易·系辞下》中就有记载:'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租借牲口驮运出行是古代最常见的出行方式,骑驴、骑马出行犹如当今骑单车出行一样便捷。据《东观汉记》记载:'(刘秀)随其叔父在萧,人小学。后之长安,受《尚书》于中大夫庐江许子威。

  • 标签: 畜力车
  • 简介:  2006年7月11日,安徽省蚌埠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安徽省交通厅原厅长王兴尧有期徒刑10年,并处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30万元.这是该院在3月10日开庭审理此案4个月后作出的一审判决.……

  • 标签: 交通厅长 厅长牢狱
  • 简介:交通肇事后指使他人顶罪并离开现场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逃逸,同时触犯《刑法》第307条的,还构成妨害作证罪。交通肇事后指使他人顶罪并离开现场,涉及两个行为,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不能适用,由于两个行为之间并无法定的吸收或者牵连关系,对肇事者应以交通肇事罪和妨害作证罪并罚。

  • 标签: 交通肇事逃逸 禁止重复评价 妨害作证罪 《刑法》 他人 行为构成
  • 简介:引言:问题的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133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交通肇事罪解释》)之规定,构成交通肇事罪,不仅要求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导致发生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重大事故,还要求行为人对交通事故承担一定程度的责任,即致人死亡的,应对事故负同等以上的责任;致人重伤或者

  • 标签: 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肇事罪 交通管理部门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优势证据”源自英美法系,近年来,随着我国审判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这一概念被引入到民事审判的实践中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根据这一司法解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为“明显优势证据”标准,即在事实不明而当事人又无法举证时,

  • 标签: 优势证据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审查逮捕 确认规则 最高人民法院 举证责任分配
  • 简介:目的回顾道路交通事故中需要进行涉案者交通方式鉴定的案例。探讨此类案例鉴定的思路和技术方法。方法收集28例近年本单位进行的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案例,统计涉案者一般情况、损伤程度与交通行为方式的关系,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交通事故中车辆碰撞类型、采用的技术方法等,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本组资料共28起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涉案人员共57人,男性50人.女性7人。交通事故发生时间夜间为19例(67.86%),白天为9例(32.14%)。道路类型中,城市市区道路10例(35.7%),城市郊区道路1例(3.6%),省级道路10例(35.7%),高速公路7例(25%)。酒后驾车9例(32.1%)。交通事故类型中,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事故5例(17.8%),机动车与自行车事故1例(3.6%),机动车单方事故7例(25.0%);机动车与机动车事故11例(39.3%),机动车与行人事故4例(14.3%)。涉案人员死亡27人,损伤29人,无明显伤害1人。损伤存活者中轻微伤10例(34.5%),轻伤8例(27.6%),重伤1l例(37.9%)。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种类中,汽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6例(57.1%),摩托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1例(3.6%),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乘车人认定5例(17.8%),自行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摩托车推行和骑行状态认定1例(3.6%),行人横过公路方向4例(14.3%)。涉案者交通行为方式鉴定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包括法医学活体损伤检验、法医学尸表检验、涉案肇事车车辆痕迹检验、DNA检验鉴定、现场人体模拟实验等。结论根据人体(活体或尸体)的体表损伤形态特征、痕迹分布,分析其致伤物和致伤方式,结合车辆痕迹检验结果,得出确认符合某种交通行为方式�

  • 标签: 道路交通事故 交通行为方式 法医学鉴定
  • 简介:交通肇事罪属于常见罪名,且系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并不属于疑难复杂案件,但是随着逃逸情形的复杂多样化,往往也困扰实务部门精准适用法律。文章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剖析,为办理类似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交通肇事 逃逸 法律适用
  • 简介:交通肇事罪是司法实务中常见的犯罪类型,在犯罪主体和主观故意方面容易产生认识分歧。近期,我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较为特殊的交通肇事案。笔者欲以该案件为例,与各位同行们共同探讨一下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问题,不当之处请指正。

  • 标签: 交通肇事罪 犯罪主体 交通事故 奇特 交通肇事案 犯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