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19世纪现代学科兴起,形成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随着学科界限的确立,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也逐渐深入。甄克思和麦克奇尼处于这一转型时代,接受相近的学术训练,同样思考《大宪章》问题,在事实梳理相近的情况下,得出了迥然相异的价值判断,并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学界反应。两者都承认'liberhomo'是贵族,《大宪章》是贵族宪章,给予其他等级的权利十分有限。甄克思据此认为《大宪章》并不是宪政进步的标志,但麦克奇尼却发现了私利、法治、国家和情感四层价值。麦克奇尼也承认《大宪章》缺乏常规制约手段,但却认为《大宪章》对权衡和对改革深信不疑,是对法治的认可和规划。这种矛盾之造成,既由于双方研究中的史实疏漏和立场选择,也在于对《大宪章》之后的发展缺乏深入研究。甄克思与麦克奇尼的观点迥然相异,学说的命运也大相径庭。麦克奇尼的研究确立了20世纪《大宪章》的叙事基调,在其后的六十多年里都是学界主流。《大宪章》也以此种方式成功地融入了英国的现代性叙事中,不惟为英国人言说,也为其他欧美国家承认。

  • 标签: 《大宪章》 叙事 现代 神话
  • 简介:本文的原文是作者提交给国际律师协会第三届年会(马尼拉,1923年8月)的论文,发表于1923年7月东吴大学法律科出版的《中国法律评论》(TheChinaLawReview)第1卷第6号。著者刘伯穆(W.W.Blume),美国法学家,1920年由密西根大学来到中国,曾任东吴大学法律科,即中国比较法律学院(TheComparativeLawSchoolofChina)教务长(1921~1927)。作者关于领事裁判权对中国近代司法变革的作用所抱的十分欣赏的态度,我们虽然不能无原则地接受,但作者以素身的观察并从中外比较的角度,提出了当时法律教育中存在的三个严重问题,即学术水准低劣、司法职业道德欠缺和不足以为学生提供一种适当的法律训练,探讨了中国近代法律教育的方向和任务,这些至今仍有引入深思的启发意义,因此译出以供参考。原文没有注释,为便于理解,译者编加了适当的注释。原文标题为"Le-galEducationinChina",亦由译者改为现标题。

  • 标签: 中国法律教育 二十世纪初 法律家 法学院 法律学院 东吴大学
  • 简介:基于法律的独特语境,“法律”概念的使用和翻译不可避免地是复杂的。在近现代随着各个民族国家交往的深入展开,这样复杂地使用和翻译的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故事”。我们可以认为,法律的存在其本身就意味着纠纷的存在,纠纷不仅可能是个人的,而且可能是广义社会的或说民族国家的,后者在特定时期可能是更为重要的。在纠纷中,随着人们的利益、观念、立场或者态度的不同,这种不同同样又是不可避免的,“法律”概念的一般含义因而也会裹挟在利益、观念、立场或者态度中表达自己的“差异”。因此,应当揭示使用、翻译背后的话语实践。

  • 标签: 传教士 法律语词 翻译 话语实践
  • 简介:举报线索的核(查)是查办职务犯罪案件的重要环节,对检察机关能否掌握办案工作的主动权、提高查办职务犯罪案件成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6年高检院下发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二十九条明确了举报中心对举报线索的“查”权,2009年高检院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第三十条将举报中心的“查”权改为了“核”权。为了规范和完善举报线索的核与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二者加以明确区分。

  • 标签: 举报线索 初查 职务犯罪案件 人民检察院 举报工作 2009年
  • 简介:真正地实现宪政是每个国家的奋斗目标.然而我们究竟应该实现什么样的宪政呢?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契约文化的不断深入等各方面的原因,契约宪政将是宪政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契约宪政是宪政发展的必然趋势的分析,进而探讨契约宪政的契约属性,并结合实际对我国的契约宪政建设作进一步的思考.

  • 标签: 代理制度 中国 契约宪政 契约文化 公民权利 宪法
  • 简介:共犯的共犯是刑法理论和刑法立法上的"冷僻"地带。大陆法系国家的刑法理论纵然对其有些许论述,但依然难以称得上"系统"、"体系"。对于共犯的共犯之概念,国内外刑法学界都未给出明确界定,而仅有一些"轻描淡写"的解释性表述。至于共犯的共犯之分类、理论归属、认识错误以及刑事责任的把握,则是整个刑法学界未有深入探讨的问题。然共犯的共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如幻影般仅存在于想象之中,其依然会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共同犯罪之中,故对共犯的共犯诸问题的讨论对刑法理论的完善和司法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

  • 标签: 共犯的共犯 理论归属 认识错误
  • 简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作出部署,提出法治中国的新愿景,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监狱工作要在法治中国的统摄和引领下,积极融入法治中国进程当中。法治监狱目标的提出,不仅是从"法制"向"法治"的有序递进,更是从"依法治监"向"法治监狱"的超越与升华。

  • 标签: 监狱制度 法治中国 法治国家 实践课题 法治精神 法治体系
  • 简介:自1851年英国伦敦首开世界博览会至今,在近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岁月中,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灾难,残酷的现实和血的教训,唤起了人们对和平的期盼。伴随着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三次科技革命蓬勃兴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旧际商品交换的扩大和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使世界博览会这一国际经济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显得举足轻重,除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也纷纷要求举办世界博览会。

  • 标签: 世界博览会 经济发展 国际经济 经济增长 商品交换 发展中国家
  • 简介:缺乏矿业相邻关系的立法,对矿山企业行为就没有约束而放纵了企业对相邻方的利益侵害。信息不对称又很少有诉求途径的受害方被迫用上访、械斗等非常规手段制止企业侵害,导致各方继续受损。矿业立法应专门规定“矿业相邻关系”:矿业垂直相邻、矿业水平相邻关系以及矿业环境保护相邻关系等“立体性”相邻关系,给矿山企业明确了行为边界,为关联他人打开维护权利的通道。规范矿业相邻关系是矿业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矿业相邻权只是矿山企业权利延伸的单向性保障,矿业相邻关系才是相邻各方相互依存的社会紧密结构。构建矿业相邻关系制度并合理实施,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

  • 标签: 矿业 相邻权 环境保护 制度安排
  • 简介:公安侦查基础工作,是公安机关为了适应防控犯罪的宏观需要和侦查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所长期进行的具有支持性、支撑性、保降}生的侦查业务建设工作,具有全局性、长期性、预防性、系统性、备用性的特点。它包括刑侦基础工作和经侦基础工作,不同于公安侦查中心工作、公安基础工作、公安具体侦查工作、公安侦查部门基础工作、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在当前形势下,有16种公安侦查基础工作。

  • 标签: 公安 侦查 基础
  • 简介:刑事附带搜查是现代刑事诉讼搜查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初步探讨了附带搜查的法理依据,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有关刑事附带搜查的立法规定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我国现行刑事附带搜查制度进行了评析,进而提出了完善我国刑事附带搜查的若干对策.

  • 标签: 搜查 令状主义 附带搜查
  • 简介:周碧先生是中国现代油画的重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1903年,周碧初出生于福建平和霞寨一个名叫深渡的小山村。那里风景秀美,林中繁盛,大自然的美景不仅陶冶了童年周碧纯洁的心灵,也孕育了他对山川大地的热爱。周碧从小聪敏过人,深得父母之疼爱。周父一生从农民到商人,因没有文化而受尽欺辱和苦楚,因此他对下一代的教育十分重视。

  • 标签: 精神融合 美术教育家 现代油画 开拓者 奠基人 大自然
  • 简介:检察工作实践中,除自首和移送案件等极少数情况外,查是每个职务犯罪案件的必经阶段。查工作直接关系着后期能否成案,以及成案的质量,是查办案件能否取得突破的关键。查阶段一般不接触被举报人,亦不能采取强制措施。查的行为基本上集中于证据的收集,然后进行综合判断,以决定下一步工作。笔者现就这些证据的收集谈几点体会:

  • 标签: 证据收集 初查工作 职务犯罪案件 检察工作 被举报人 强制措施
  • 简介:随着合作行政、协作行政、互动行政等新型行政理念日益为现代行政法治模式所接受,相关理念转化为制度性的建设工作就有必要提到议事日程来。行政协力是符合行政民主化、法治化的制度选择,已成为当今行政实践重要的行政手段和行为形式。准确界定行政协力概念是行政协力制度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行政协力的内涵、要件、分类也是讨论行政协力概念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行政协力与行政协助、行政参与人协助(力)义务、公私协力伙伴关系、行政委托等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有必要在辨析中明确行政协力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解读行政协力的法律性质问题,对于把握行政协力的本质也至关重要。

  • 标签: 行政协力 行政相对人身份的协力 公众身份的协力 公私协力
  • 简介:科技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几年正走上大专院校的讲台,不少政法院校都开设了“科技法概论”课程,有些院校为开课与研究的需要,建立了科技法学教研室。不仅政法类院校,理工科大学也有开设科技法课程的,如西安交大早在三年前就设立了“科技、经济、法律研究中心”,并招收培养科技法研究生。

  • 标签: 科技法 技术合同法 科技行政法 课程设置 政法院校 西安交大
  • 简介:立足于规范评价的行为无价值与奠基于法益判断的结果无价值的对立及其争执,在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不仅关系着违法性的评判,而且对犯罪论体系的建构亦具基础性价值,甚至已然超越了违法性领域,嵌入到整个刑法体系、刑法规范及刑法理念之中.中国学界急需在引介评鉴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研究.在全球化趋势及当今中国法治化征程中,结果无价值的提倡对于力避刑法中的泛道德主义倾向、有效平衡人权保障和社会保护机能,以及重构中国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都具有相当影响.

  • 标签: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犯罪构成 犯罪论体系 价值 社会保护机能
  • 简介:在黑恶组织犯罪案件的侦办过程中,由于此类犯罪操作层面大,取证难,因而大量立案前的调查行为在打黑实践中比比皆是,如对黑恶组织的早期摸排经营,情报信息的甄别审查等。较之检察机关侦办职务犯罪案件的查制度的日益成熟与规范,立法对黑恶组织犯罪立案前的调查行为并未专门规定,它还处于一个实践概念的层面。黑恶组织犯罪的查研判在打黑实践中极为关键,是侦查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启动黑恶组织犯罪专案侦查的保障。

  • 标签: 黑恶组织 初查研判机制 专案侦查 有组织犯罪
  • 简介:对于解释学源流的理解与辨析,分解对比若干相似概念,并由此延伸到具体的刑法解释学领域,从一个较高的层面重新审视刑法解释学研究现状,明晰相关概念的具体含义,扭转当今刑法解释偏离其哲学本源的趋势。

  • 标签: 解释 刑法解释 诠释 理解 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