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如何进行法学研究,采用何种进路来展开对法学问题的探索,是很多法科学子时常困惑的话题。特别是在撰写法学论文时,如何培养问题意识,如何建构行文脉络,又如何能够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独具慧眼,推陈出新,提出创造性理论与观点,似乎总是难以简单回答,甚至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实践难题。在《论法学研究方法》~①一书中,陈瑞华教授为我们提供了法学研究的第道路——'从经验到理论的学术道路'。而之所以称之为第道路,主要是相对于'以西方法学和法制为中心'和'以中国本土问题为中

  • 标签: 探寻读 法学研究 研究方法
  • 简介:香港基本法第24旨在回答,谁、通过何种程序、符合何种条件才能取得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身份,其主体部分可以分为作为操作性条款的第2款和作为授权性条款的第3款。在这一功能分区解释的基础上,所谓的居留权案件就可以区分为“为了居留权”的案件和“关于居留权”的案件,前者提出的是香港永久性居民的主体范围的问题,取决于对第24操作性条款的解释,后者提出的才是居留权的保护程度和限制限度的问题,取决于对授权性条款的解释。而之所以第24通常被定位为人权条款,在于解释者未能自觉把握在基本法所承诺的法制连续性背后所发生的宪制革命或“根本规范转移”。

  • 标签: 居留权 永久性居民 基本法 一国两制 宪法解释
  • 简介:福利模式(福利型少年司法)和刑事模式(报应型少年司法)是少年司法的两种传统模式,前者更侧重于福利保护,后者更侧重于严罚。在域外,少年犯罪的治理遭遇了制度瓶颈,使其少年司法理论试图走出一克服传统少年司法缺陷的新路,即采用恢复性少年模式来处理少年刑事案件。以恢复受到犯罪行为损害的社会关系为目标,吸纳罪错少年、被害人及社区参与的恢复性少年司法被视为少年司法模式的第种道路。作为一种新兴的少年司法模式,带有诸多恢复性少年司法要素的制度创新在我国少年司法实践中也被逐步采用。在我国某些地区的地方性司法改革中,在少年司法领域中试行的暂缓起诉、圆桌审判、社会调查、司法评估、心理干预、刑事和解、社区矫正

  • 标签: 少年犯罪 暂缓起诉 刑事和解 少年司法制度 第三种道路 刑事案件
  • 简介:<正>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第七和附件二第的解释(草案)》的议案。经征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的意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七条第四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

  • 标签: 三条 七条 委员长会议 程序修改 法律程序
  • 简介:刑法第356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的,从重处罚。”而刑法第65第1款又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在司法实践中,笔者发现有些案件既符合刑法第65一般累犯的规定,

  • 标签: 法律适用问题 刑法 非法持有毒品罪 刑罚执行 从重处罚 有期徒刑
  • 简介:诉讼告知是第人参加诉讼的重要途径。诉讼告知制度对第人参加诉讼具有纠纷一次性解决、诉讼告知主体权益的维护、第人程序配置利益的优化等重要功效。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告知制度关涉到诉讼告知的主体、告知的程序、告知的效力等规范。在我国第人参加诉讼语境中,提出应赋予当事人诉讼告知之权利,限定法院诉讼通知之权限,增设诉讼告知程序之规范,并对当事人在第人参加诉讼告知中设定救济之权利。

  • 标签: 第三人 诉讼告知 参加性效力
  • 简介:要说当事人给法院送锦旗那可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而当事人双方一起给法院送锦旗我还是第一次看见。

  • 标签: 当事人 锦旗 法院
  • 简介:6月5日,44岁的罗世芳在同他人玩麻将自摸赢八时,因兴奋过度,当场死在麻将桌下。

  • 标签: 麻将 兴奋 过度
  • 简介:减刑制度可谓目的刑论的产物。罚金刑的减免体现了刑法的人道主义精神.减轻已经身受重大灾难的服刑罪犯之经济负担。有利于感化、改造服刑罪犯。我国《刑法》第53规定: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罚金)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或者免除。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9同时规定: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裁定减少或者免除。

  • 标签: 《刑法》 罚金刑 《刑事诉讼法》 程序 人道主义精神 服刑罪犯
  • 简介:在公证实务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在办证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案例,借此解读《物权法》第9、28、31之规定。

  • 标签: 《物权法》 案例 解读 第9条 公证
  • 简介:目前,活期储蓄取款凭的犯罪字迹检验,在文字检验中占据一定的数量和地位。1985年我们共受理盗窃活期储蓄存折取走存款的案件21起,经过检验认定12起。窃取活期储蓄存折必须经过银行或储蓄所,才能将存折变成人民币。因此罪犯一定要在取款凭上按要求填写一些文字,这就为证实犯罪提

  • 标签: 活期储蓄 营业柜台 基本笔画 书写者 检材 偏旁部首
  • 简介:<正>要旨BGHZ50,45(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民事判例集第50卷,第45页以下)a)保留所有权的买方,将仍处于供货方的所有权保留之下的物品依据《德国民法典》第929、第930的规定出让给某个善意第人作为担保,那么,该第人即成为间接占有人。b)该间接占有人将该物品依据《德国民法典》第929、第931出卖给另

  • 标签: 《德国民法典》 所有权保留 联邦最高法院 占有人 价值冲突 善意第三人
  • 简介:隐名股东的资格认定一直是理论界和司法界争议的焦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为解决这一争议提供了法律依据,然而该解释仍存在不周密之处,不能完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在处理有关隐名股东的法律关系时,应区分公司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两种不同的股东资格纠纷,进一步完善隐名股东资格认定的标准,方能真正协调各方当事人利益关系。

  • 标签: 隐名股东 显名股东 股东资格
  • 简介:占有系对物的一种事实上的控制状态,乃我国台湾地区一向见解。然而学界对于占有得否受侵权行为法之保护、其请求权基础为何等问题,尚无定论。“台湾民法典”第184第1款后段所保护之法益系权利或利益,故只须证明“占有”系一种利益(法律所保护之私人利益)即有适用之可能;第184第2款所称之“法律”系以保护私人利益为限;第184第1款前段所称之权利尽管须为一项绝对权,然就根本而言,该项权利须有某项公示手段。

  • 标签: 占有 侵权责任 请求权基础
  • 简介:《婚姻法司法解释()》第11是借鉴《物权法》第106的精神所作出的规定,但由于这一款存在的若干不足,加之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尚未建立,现行的不动产登记存在公信力不足、不动产登记簿不能反映真实的权利状况等原因,在夫妻一方擅自出卖夫妻共有住房时,不区分投资型房屋与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房屋,一概依对登记簿的信赖作为善意的判断标准,将会造成对原权利人利益与第人利益保护的失衡。即然我国《物权法》对不动产与动产善意取得采用统一规定,在过渡时期,司法实践在适用《婚姻法司法解释()》第11的规定时,对构成要件中的"善意"也采用一体解释,以"不知或不应知"为判断标准,同时要求购房者在交易时履行一定的注意义务,即实地查看房屋情况,如属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房屋必然存在另一权利人的占有事实,这一事实的存在将排斥购房者的善意取得。同时,通过举证责任的设计、主张权利时期的限制,使所有权保护与交易安全两个基本原则得到最佳调和。

  • 标签: 家庭共同生活居住需要房屋 不动产善意取得 善意的判断标准 善意的一体解释 注意义务
  • 简介:盗窃,是秘密窃取他人财物的行为。盗窃犯罪在各国的刑事犯罪中,都占有很高的比重。在我国也不例外,发案率历来居于首位。我国刑法规定了第151、152两个法条。前者为一般盗窃,后者为加重盗窃。多年以来,我国执法部门以这两个条文为武器,与大量盗窃犯罪作了有效的斗争,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盗窃情况也日趋复杂多变。执法者深感仅以这两个法条,已难于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兹值刑法修改,完善提上议事日

  • 标签: 盗窃犯罪 刑法修改 情节特别严重 公私财物 既遂 情节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