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人们说,上海是龙头,四川是龙尾,同属长江经济,共饮一江水.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省,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其人口居全国首位,自然资源富足.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加大对外开放、对内开发的力度,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以“八五”为例,全省经济总量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五年平均增长11.1%,比“七五”时期高3.9个百分点,为提前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2994.3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2.1倍.五年新增电力装机448.5万千瓦,新建、改建公路10350公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有所缓解.五年实际利用外资30.1亿美元,比“八五”前10年增长1倍;出口总额93.04亿美元,比“七五”时期增长1.2倍.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长江上游 四川省 长江流域 经济区域 沿江地区
  • 简介:长江经济建设是新时期我国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是我国各城市从争夺外商直接投资的竞争关系为主逐渐走向产业联动发展的合作关系为主的重要标志之一,长江经济内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直接关系到建设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理论、增长极理论、城市流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面板数据和SPSS、ArcGIS等软件,对长江经济内11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协同发展能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长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城市 城市组团 协同发展
  • 简介:基于脱钩指数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9省2市2003-2016年的经济增长与能耗、废水及废气排放的脱钩情况。结论显示:2003-2016年,长江经济各省市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废气排放的脱钩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能耗与经济增长并未实现脱钩,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基本实现了绝对脱钩;废水排放与经济增长的脱钩指数波动起伏较大,绝大多数省份二者未脱钩。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脱钩
  • 简介:长江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从我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来看,长江经济起到了贯通东中西的战略作用:从我国城镇化发展总体布局来看,长江经济起到了横向轴心作用。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极来看,长江经济起到了连接上中下游三大城市群的作用:从我国提出的“一一路”战略来看,长江经济起到了连接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建设长江经济是一项宏图伟业,是一个国家工程,需要上下配合、多方协调、区域联动。重点是实施五大举措:一是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二是建设现代综合产业体系,三是建设新型城镇化体系,四是建设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五是建设生态环保的示范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区域发展 城市群 产业带 绿色生态走廊
  • 简介: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民族复兴的时代高度和战略视角,进一步明确了以长江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指导思想、实践路径和根本目标,成为新时代推动长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质量发展 实践路径 时代高度 民族复兴 国家战略
  • 简介:土地作为资源和资产,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本文选择长江经济22个城市进行研究,发现了长江经济城市地价水平的梯次递降关系,探索了不同城市等级、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的城市地价水平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客观关系,提出了应该考虑城市地价水平、发展潜力等因素合理进行长江经济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等建议,包括工业向中、上游转移,需要关注部分中小城市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和部分城市的"重卖地轻实体"问题等。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土地价格 经济发展 土地经济
  • 简介: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长江经济不可割裂的一部分,在长江经济三大区域板块联动协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长江经济中段,受渐进改革与梯度开放的区域发展策略影响,一度陷入被边缘他和区域问经济联系逐渐弱他的困境,成为长江经济三大区域板块中经济较为薄弱的板块。破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整合不充分、产业竞争力不足、环境保护不到位、制度创新滞后、地方政府“利己主义”等障碍,是打造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后发优势,使之融入长江城市群协同发展新体系,深度参与长江经济新支撑建设,助推“长江经济”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举措。

  • 标签: 长江中游城市群 长江经济带 区域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 中部崛起
  • 简介:2013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涵盖了商品流通、仓储物流、税制改革、金融投资等多个方面。由于整个长江经济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呈现东高西低、东密西疏的布局,形成了一个以上海为极点,中东部各省会城市为副点的一多的经济格局。自贸区的成立对上海周边地区乃至整个长江经济而言,为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也为促进全国经济发展提供助力。长江经济更应该抓住这个制度建设的契机,实现跨越式发展。

  • 标签: 上海自贸区 长江经济带 深化改革 制度建设 创新驱动转型升级
  • 简介: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是广西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西江经济发展,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西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主要有: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战略、区域产业集群化战略、城镇发展规模化战略、开发开放生态化战略、协调合作机制化战略。

  • 标签: 西江经济带 战略选择 产业集群
  • 简介:鄂政办发[2016]1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湖北省长江经济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和《湖北省长江经济产业基金政府出资管理办法》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3月31日湖北省长江经济产业基金管理办法

  • 标签: 管理办法 湖北省长江 产业基金
  • 简介:该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分析长江经济资源环境格局特征,发现区域内资源环境格局存在"双向梯度",即自西向东的自然资源梯度和自东向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梯度。参考相关区域发展理论,借鉴欧洲莱茵河流域经济区发展模式,从空间联系和产业联系两种视角探究了长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空间联系角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分别提出了"梯度推进"、"点-轴开发"和"增长极"等三种发展模型,确保长江经济不同层级的经济体都能融入资源优化配置洪流,实现联动发展;产业联系方面从宏观角度探讨航运、旅游两大产业带动长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为空间联动发展机制提供补充。此外,该文还根据东中西部不同的生态环境特征提出长江经济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因地制宜科学推进。最后,该文基于当前一些重要科研问题与成果,对长江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合理建议。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资源环境 联动发展 空间 产业 可持续发展
  • 简介:长江经济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形成了“顶端小、底端大”的金字塔型格局;下游地区城市职能分工互补性强,中上游地区尚未形成体系:城镇体系空间分布不均衡,空间运行成本高:对流域资源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议以流域一体化为主线,构建“水轴串城”的串珠状城镇体系;以交通一体化为主轴,构建“陆轴连城”的轴辐式城镇体系;以产业布局一体化为主导,构建“产业链城”的产城融合式城镇体系;以生态环保一体化为先导,构建生态型城镇体系:以江海联动为主出口,构建江海联动的双向开放型城镇体系;形成束簇状城镇体系。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新型城镇化 束簇状城镇体系 世界级城市群 产域融合
  • 简介:"丝绸之路经济"是国家"一一路"战略的关键一翼,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战略实施的重要支点和枢纽,其进一步发展将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新的动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问题的关键是,中西部地区如何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自身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为"丝绸之路经济"建设打造坚实的主阵地?

  • 标签: 经济合作 战略部署 市场潜力 经济发展 持续增长 西部地区发展
  • 简介:<正>21世纪,中国将实现现代化.这是亿万民众的心声,这是跨世纪的呼唤.在这震撼神州的呼唤声中,辽宁的“沈大”、广东的“广深”、江西的“昌九”等高速公路经济,以及江苏的“苏锡常火炬”、长江流域的“黄金水道开发带”,像一条条昂首欲飞的蛟龙,涌动华夏大地.迎着这跨世纪的呼唤,省委、省政府抓住成渝高速公路全面贯通,“九五”计划实施之机,决定全面启动成渝“一条线”,构造巴蜀经济腾飞的“脊梁”.本世纪20年代,一批留法归来的四川学者提出,把成渝一线建成巴蜀经济的“脊梁”.多少年来这仅仅是一个梦.今天,这个梦能圆吗?1927年4月3日《民声报》载:来自成都、广安的胡友朋、张敬学等一批留法归来的学者,分别在成都、资中、重庆等地发表演讲,呼吁将成都至重庆一线建设为巴

  • 标签: 成渝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经济带 长江流域 成都至重庆 “一条线” 实现现代化
  • 简介: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最多、经济活动强度最大的流域,也是水环境问题最为突出的流域之一。长江流域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贵州11个省(市)(,总土地面积为205.1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1.4%。当前长江干流总体水质较好,但部分支流污染严重,涉危涉重企业数量多、布局不合理、污染事故多发频发,部分饮用水水源地存在安全隐患.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部分河段总磷、氨氮超标,船舶污染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江湖关系紧张,部分地区生态问题突出。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生态补偿机制 水环境问题 污染事故 土地面积 总体水质
  • 简介:抓住新丝路经济建设机遇,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战略目标,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深入研究湖北在新丝路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和融入新丝路经济建设的战略意义,客观分析新丝路经济各国的现实特征,提出湖北有效融入新丝路经济建设的战略思路与举措,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新丝绸之路 开放合作 区域发展
  • 简介:从中外近现代史看,世界著名的工为经济和排名靠前的大城市,一般都是邻近沿海。美国、欧洲、日本如此,中国亦如此,国内东南发达地区经济总量的2/3也集中在沿海。面对珠三角、长三角的快速崛起,面对发展迅速的胶东半岛、广西北部湾及天津滨海新区,各地都在尽可能地开发沿海经济,惟有辽宁的沿海一直沉睡未醒。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大开发,则表明辽宁的发展开始从背对海洋到面向海洋。这一转身,不仅仅是观念的改变,也是辽宁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辽宁从老工业基地走向沿海经济,不但改变了辽宁的经济格局,也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找到了一条新出路。

  • 标签: 沿海经济带 辽宁 振兴老工业基地 引擎 天津滨海新区 “五点一线”
  • 简介:梨温高速公路沿线的玉山、广丰、信州、上饶、铅山、横峰、弋阳七县区全部位于上饶市东部,有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七县区总人口330万;财政收入11.5亿元,占上饶市的6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远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 标签: 建立梨 梨温 温经济带
  • 简介:加强丝绸之路经济经贸合作是我国“一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其中金融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从丝绸之路经济沿线国家相关城市金融发展的格局与特点来看,我国作为丝路国家中经济金融体量最大、金融市场体系最为完善、金融中心最为发达的国家,可依托长期中形成的发展优势,在重点领域加强与相关国家的金融合作.

  • 标签: 丝绸之路经济带 金融中心 石油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