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大潮猛烈地撞击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华夏之子,茫茫商海,弄潮者、赶海者芸芸众生,其中不乏一些知识分子、书生、学者。他们走出实验室,走出神圣的科学殿堂,赶海去。这些人中有中国文坛第一个脱下“文人绣袍”下海的四川作家贾万超,有曾名噪文坛的作家张贤亮,也有本文所写的主人公王琳,他们搏击商海,几经沉浮,酸甜苦辣,尽在不言中,有的终于事业有成,成为新一代的经理、董事长,有的被足足呛了几大口水,却终于拖回一条沉甸甸的文学“大鱼”,他们的所作所为,追求与寻觅,不正是为了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吗?

  • 标签: 广告公司 知识分子 总经理 书生 董事长 湖南电视台
  • 简介:据《北京晨报》2002年12月20日报道,19日,中国工程院公布2003年院士增选计划。在发布此消息时,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强调,如地方领导为使本地专家当选为院士而"打招呼",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他举例说,某省一直没有专家当选院士,该省领导迫切希望能在工程院院士增选过程中实现"零的突破",就主动向工程院学部打了"招呼"。本来该候选人可以当选,却因这个"小动作’,被取消资格。另一位候选人已通过资格审核,但在"几乎当选"之际,被揭发曾向主席团成员赠送了一件礼物,因而以"贿选"之嫌被当即取消资格。从这件事上,透出了徐匡迪身上那股浓郁的"书生气",想不到此公在官场沉浮几十年,仍改不掉老书生孤傲不群的脾气,在增选

  • 标签: 书生气 中国工程院 取消资格 候选人 工程院院士 打招呼
  • 简介:书生不难,做书呆困难,做书痴尤难。无论它们在多数场合带有多少贬义成份,我这个和书打了几十年交道的副教授,至今尚未进入书痴的境界。说来有些惭愧,也有些遗憾。清楚记得,"发蒙"仪式是不到6岁时由祖父亲自主持的。在香纸蜡烛供奉祖先和大成至圣先师的堂屋里,我斜披一匹红绸,听祖父说一些我根本不懂的话,只记得要我做一个状元。可惜祖父等不到我把《学而》念完,就去世了。而不到一年工夫,我便从私塾出来

  • 标签: 至圣先师 十年 有朋自远方来 十块钱 人从 飞鸟集
  • 简介:我出生在日本,11岁时,由于生活艰难,父母带我回国,住进北京一个胡同。1948年,15岁的我喜欢逛东安市场的旧书摊,看到沈从文、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的书,就买回家细细读;还喜欢到天桥看京剧,听相声,看宝三、沈三摔交,看拉洋片、杂耍。我喜欢的是那个时代的青年都可能喜欢的东西,他们大多与这些东西擦肩而过,而我却在心中埋下了热爱艺术的种子。

  • 标签: 演艺生涯 1948年 东安市场 旧书摊 沈从文 郁达夫
  • 简介:一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生涯”指的是一个人的有生之年。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孔子指出儒家生涯的意义在“毋忝尔所生”(《诗经·小雅·小宛》),意为做人的目的,在于使人发展其天赋智慧才能,贡献造福于国家社会人群。

  • 标签: 儒家 人的观念 国家社会 孔子 君子 论语
  • 简介:中国高校生涯教育以传统职业匹配论为理论依据,存在着诸多问题。后现代生涯理论接纳生涯的不确定性,强调生涯适应力和主动建构,更符合当代个体生涯的本质特征。借鉴后现代生涯理论,完善高校生涯教育体系,满足学生不同需求;改革生涯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生涯适应力:重视生涯个体咨询,激发自我生命创造,将是高校生涯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

  • 标签: 生涯教育 高校 后现代 生涯理论
  • 简介:社会已经发展到更加注重人类自身发展的阶段,并将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回归到谋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发展最终也必将依赖人的发展,因而职业生涯的管理与设计研究不只是一种个人行为,而应上升到企业的高度,形成企业与个人的良性互动,从而不断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的实力,实现两者双赢的目标。本文拟从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分析职业生涯管理的内涵、意义、原则、内容及其方法。

  • 标签: 职业生涯管理 背景 内涵 原则 方法
  • 简介:<正>我儿子现在3岁半了,自从一次有个2岁的小妹妹连唱12首歌把他比下去之后,他就放弃了唱歌,改拿起画笔。在绘画才能上,我得承认不是儿子的错,确实是遗传基因不好。不过谢天谢地,我还是很高兴地看见儿子终于能够在洗手间墙上画出一条又一条五颜六色的长线,并告诉我们那是蛇。这使我想起了《小王子》,我觉得画蛇也许是孩子的共同爱好,大人不应该加以非议。

  • 标签: 小王子 小妹妹 剑龙 遗传基因 三角龙 不知道
  • 简介:1985年3月,随着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我省第一家民办科研机构——福州时代电脑研究所应运而生,标志着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迈出历史性的第一步。

  • 标签: 民营科技企业 中国 福建 经济发展
  • 简介:1981年11月,一名身居华沙条约组织高层核心要害部位的军官——波兰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理查德·库克林斯基叛逃美国,这一事件引起当时波兰政府和苏联政府的极大震惊。1984年,波兰军事法庭对库克林斯基进行缺席审判,剥夺了他的公民权,没收财产,并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东欧剧变后,波兰军事法庭于lop年,又重新审理了这个案子,宣布库克林斯基的行为是出于波兰的崇高利益,恢复了他的国籍和军衔。去年4月,库克林斯基作为特邀宾客重返波兰,一时间成为媒体炒作的新闻人物。新近出版的美国《读者文摘》披露了库克林斯基与美国间谍情报机关相勾结、向美国提供华约核心机密的内幕。与美国人勾朕库克林斯基生于1930年。1947

  • 标签: 军事管制 中情局 团结工会 波兰政府 总参谋部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