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始终面临着如何实现国际安全的难题,因而也向来偏好于获得地区与国际环境中的“确定性”。不过,这通常会面临地区与国际形势演进“常态性”及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而在“不确定”时代,这则会体现得更为明显。“不确定”时代的“不确定”实际上表现为全球治理的“失序”,主要呈现在国际经济层面的保护主义、国际政治层面的保守主义、社会层面的民粹主义与国际安全制度性安排的“滞后”等诸方面。这些“不确定”因素深刻作用于国际安全的“确定性”本质,在影响国家实现国际安全的“自助性”和国家间安全关系的同时,更使国际体系的“确定性”难有保证。因此,重塑国际安全并不能囿于哪一个范式的解释,它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国际战略议程,在重塑国际安全进程中依赖于经济领域开放、互惠互利的地区与全球秩序的建立,依托于全球范围内“积极有为”国际安全理念的共享,依靠于国际安全治理制度的“与时俱进”。而在国际安全实践中,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维护南海安全进程中所体现的安全实现路径则为在“不确定”时代重塑国际安全“确定性”提供了一个经验性验证。

  • 标签: 安全 国际安全 不确定 确定性 战略研究
  • 简介:德国统一后的对外政策存在摇摆和多面性的特点.除强调多边主义、推动欧洲一体化外,德国的对外政策也越来越体现出很强的地缘特色,这种更加本质性的东西来源于于它自身的定位,特别是在地缘和文化层面的定位.统一以后,德国的身份定位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定位已经基本成型.这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德国未来的政策走向,并进而影响大国关系全局.

  • 标签: 中欧 德国 外交战略 身份定位 中间人 对外政策
  • 简介:南极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明确主权的大陆。领土主权问题始终贯穿着南极地缘政治发展与国际治理的构建进程。历史上,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挪威、阿根廷、智利等7个国家都曾对南极地区提出了领土主权要求。1959年签订的《南极条约》暂时冻结了南极的领土主权问题,避免了南极领土被瓜分殆尽的悲剧。南极的领土主权问题虽得以搁置,但因条约未完全明确南极的法律定位,南极究竟是一个无主地还是一个公有地,国际社会存在不同的解读。

  • 标签: 南极地区 国际治理 法律定位 《南极条约》 领土主权 主权问题
  • 简介:读者对象的确定可以简称为读者定位,即读物是给什么人读的。刊物的读者定位问题应该在办刊之初就予以解决。因为刊物的读者定位与刊物的内容和形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整个的编辑工作都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刊物的读者定位不明确,其余的工作,例如组稿、改稿等工作都不太好展开。所以,读者定位应该是非常慎重的事。

  • 标签: 读者对象 教辅期刊 读者定位 定位问题 编辑工作 刊物
  • 简介:澜湄合作是在中国-东盟基本区域认同架构下的次区域合作实践,是中国在东南亚践行“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为中国一东盟合作增添新内涵,目的是推动澜湄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体现了中国大国担当和负责任精神。老挝位于澜湄流域的核心位置,是连接澜湄六国的重要关联方,国内政局相对稳定,中老关系持续稳定交好,政治互信程度高,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官员都积极响应澜湄合作机制的建设,这一切使得老挝在以中国为主导推动的澜湄合作机制中能够扮演关键的支点国家角色。

  • 标签: 澜湄合作 老挝 “一带一路”
  • 简介:小泉宣布的新宪法草案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对于宪法第九条第二项内容的修改成为焦点。但草案要成为正式宪法,也将受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制约。

  • 标签: 日本 宪法 第九条 修宪 日本政治
  • 简介:本文以重新定位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为主线而展开:首先.探讨中菲仲裁案对中国外交政策的意义以及可能产生的影响;其次,回顾中国外交战略的演变,以期对其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认识;然后,讨论中国南海政策在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中菲仲裁案中所体现出来的南海政策的新特点;最后,在比较中国全球战略与南海政策的基础上,就中菲仲裁案之后的中国南海政策提出几点建议。

  • 标签: 中国外交政策 南海政策 仲裁案 再定位 中国外交战略 全球战略
  • 简介:Thereformandopening-upisagreatchangeincontemporaryChinesesociety.ItnotonlybroughtabouttremendouschangestoChina,butalsoprofoundlychangedtherelationsbetweenChinaandtheworld.Inthediplomaticfield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guidedbytheideologicallineof“liberatingthemindandseekingtruthfromfacts,”Chinahasadheredtoscientificjudgmentoftheinternationalsituationandtheexternalenvironment,keepinginmindbothinternalandinternationalimperatives,andhasbrokennewgroundamidreformandinnovation.AsChinabecomesmoreintegratedwiththeworldinacomprehensiveandin-depthway,Chinahassignificantlychangeditsdiplomaticconcepts,policies,patternsandstyles.Atthesametime,Chinaretainsthestabilityandcontinuityofitsoverallstrategy.China’sinternationalpositioning,whichhasalwaysbeenacriticalpremisefortheformulationofChina’sdiplomaticstrategy,playsanimportantroleinthisduality.“

  • 标签: 中国外交 改革开放 BETWEEN 国际 the MIND
  • 简介:本文主要运用建构主义中的角色分析理论,分别从欧盟、北约和世界三个层次考察德国在外交政策的角色预期和角色认知中的矛盾与冲突,认为德国在三层行为体系中都面临着相互冲突的不同角色定位.德国没有做出明确选择的本质在于德国始终在欧洲认同与自主意识之间徘徊不定.这种认知冲突直接导致了德国外交行为中的模糊与摇摆.德国只有尽早对自身归属做出最后的选择,才能走出外交理念与行为的窘境.

  • 标签: 德国 外交关系 角色分析 冷战 国际政治 建构主义
  • 简介:四个内部维度(即能力、意图、利益和决心)以及一个外部维度(即外部环境)对于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不确定性在其中的任一维度内均发挥着作用。作者构建了一种新的行为归因理论,认为不确定性的五个维度不仅能各自独立地给人们的认知造成不同困难,而且它们之间的互动也对人们的认知构成了更加难以应对的挑战。更重要的是,这种认知挑战在冲突情境与合作情境中的表现是有所区别的。缺乏对这些不同的、并且能够互相影响的书匕战的认识已然对国际关系的研究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把握好这五个维度,了解人们在理解它们时易于出现的各种偏差,对于理解国家在合作或冲突情境中的行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文章的理论框架还指向一些特定的假说,而这些假说可以通过经验与实验方法加以验证。

  • 标签: 归因理论 不确定性 认知 国际安全 合作与冲突
  • 简介:本文从理论上阐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中充分发挥传媒作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传媒在CAFTA建设中的经济和文化作用,从而丰富和深化对自由贸易区建设产业内涵及动力机制的理解。

  • 标签: 传媒 CAFTA 角色定位 功能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