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黑河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国家首批沿边开放城市,与俄远东第三大城市阿穆尔州首府布拉戈维申斯克隔黑龙江相望,是中俄边境线上惟一一对距离最近、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功能最全的对应城市。两市最近距离仅为750米,在空中俯瞰,宛如一个城市。

  • 标签: 沿边开放城市 繁荣 黑龙江省 阿穆尔州 近距离 东北部
  • 简介:<正>美国对于越南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佔有重要的战略地方位面垂涎已久。《纽约时报》1950年2月11日载文露骨地道出了美国对印度支那的真正意图,它说:“印度支那是值得大赌一下的对象。北部有可以输出的锡、钨、锌、锰、煤、木材和大米,南部有米、橡胶、茶叶、胡椒、牲畜、牛羊皮等等。印度支那和缅甸同是东南亚的产米区。……

  • 标签: 印度支那 越南 《纽约时报》 经济资源 东南亚 方位面
  • 简介:后冷战时代,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和平和发展这个主题之外,恐怖和帝国构成了全球化的一个副主题.孱弱的恐怖活动以庞大的资本帝国为攻击目标,资本帝国以反恐为工具,二者在全球化过程中相互对抗,是全球体系的腐败区域所孳生的孪生物.从这个角度看,恐怖和帝国在本质上都是失败者.全球性本体的生成和全球社会的确立是全球化所要到达的终极目的地,而恐怖和帝国必将在到达这一目的地的过程中最终消亡

  • 标签: 恐怖 资本过程 帝国神话 全球化缺口
  • 简介:奥巴马总统执政后,古美关系出现新变化。今年4月,美国政府宣布解除对(古巴裔)美国公民前往古巴探亲及向古巴亲属汇款的限制,并准许美国电信企业进入古巴电信网络建设和卫星广电服务市场。6月,美洲国家组织废除1962年通过的驱逐古巴的决议后,美国表示希望古巴回归这个组织。这在50年来两国相互敌视关系中很少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 标签: 古美关系 正常化 电信网络建设 美洲国家组织 美国公民 美国政府
  • 简介:叙利亚危机爆发后第五年,俄罗斯正式出兵叙利亚,成为打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通过军事行动,俄罗斯成功阻止了恐怖活动的进一步蔓延、提升了自身国际影响力、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当前,中东地区矛盾依旧纷繁复杂,多方势力持续深度博弈,俄罗斯两次宣布从叙利亚撤出部队,展现了其军事一外交联动运用的“巧实力”,获得了战略红利、实现了部分既定地缘政治目标.然而,俄罗斯长期介入叙利亚与美国及西方展开地缘博弈,对其国家振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尤其是叙利亚持续动荡的局势及域外大国的深度介入,使俄罗斯虽两次宣布撤兵,却从未真正撤出,围绕叙利亚及中东地区主导权和国际话语权的争夺还将在各大国间反复上演.随着普京开启其第四个总统任期,俄罗斯在解决叙利亚危机、破除西方制裁、振兴国家经济等问题上依然面临严峻挑战,这需要普京和俄罗斯精英阶层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 标签: 俄罗斯 叙利亚危机 出兵 撤兵 地缘政治目标
  • 简介:中国从国内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遵循主动、可控、渐进原则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尤其是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呈现持续升值态势。随着全球经济危机阴霾逐步散去.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回升迹象,但仍面临就业压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些人再次拾起人民币升值问题大做文章。然而,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哪个国家贸易、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人民币升值及人民币汇率改革也不会选择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推进。

  • 标签: 人民币升值问题 人民币汇率 外部压力 发达国家经济 全球经济危机 贸易保护主义
  • 简介:一、中国和德国在人权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背景(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1.基本成就。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从1979年到2004年,中国经济连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由1473亿美元增加到1.65万亿美元。人均突破1200美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减少到2610万。

  • 标签: 新中国成立 国际合作 权方 德国 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
  • 简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这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举措之一。纵观16世纪以来的世界文明发展史,成功的崛起大国无一例外都是海洋强国和海权大国。从17世纪英国崛起到19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美国崛起,海洋强国始终是过去400年人类历史进程中引领科技、产业、教育和体制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同时,科技、产业、教育和制度的进步和发展.

  • 标签: 21世纪 海洋 战略意识 19世纪末 强国战略 世界文明
  • 简介:前言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同时,人们做出了"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世纪"这样的预测.亚太地区的主角是美国、日本、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菲律宾、文莱、越南等)、中国等.因此,也可以将新时代称为太平洋时代,但其中心已从美国移到西太平洋的亚洲,从这一点上看,称为亚洲太平洋时代是很合适的.

  • 标签: 东南亚 华侨 资本积累 华人经济 毕侨企业
  • 简介:一、海外汉语的形成及分布本文所谓“汉语”包括在海内外使用的中文、汉语及其方言,所谓华人也包括侨居或定居海外的华人。

  • 标签: 全球化过程 汉语 海外 华人 定居
  • 简介:最近《外交家》杂志登载的梁同纳的《南海防务联合采购》,指出了有待推敲的几个要点。首先,面对中国强化南海主权请求采取的更为进取的行动,菲律宾与越南需要保证在上述地区的有效存在,谋求“法理主张转变为实际行动”。从国际法角度看,对争议地区的有效管辖优于历史请求权。国际法庭曾以此作为2008年5月判决白礁(PedraBranca)属于新加坡而非马来西亚的依据。

  • 标签: 联合采购 防务 成员国 比表面 东盟 南海主权
  • 简介:《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是苏联在大国沙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驱动下提出的,是在蒋介石国民政府为维护自己统治权而对苏做出重大妥协的情况下签订的。它在客观上对中国革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极为有限,它实质上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日渐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带领全国人民终于赢得全国革命的胜利。

  • 标签: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国东北 中国革命
  • 简介:201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增速在我国前十大贸易伙伴中位列第一。这表明两国领导人对双边经贸关系高度重视,通过优化贸易结构、调整经贸方式、巩固传统贸易、创新合作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和中俄发展战略对接亦是推动中俄经贸快速提升的重要因素。为实现中俄经济合作的转型升级,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东北及黑龙江省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抓住中俄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的重大机遇,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强合力、激发活力、增添动力,通过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努力实现中俄经贸在新起点上的新跨越。

  • 标签: 共建“ 一带一路” 中俄经贸 高质量发展 新跨越
  • 简介:60年来中缅关系提供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宝贵历史经验,主要是:相邻的地域和密切的民族、经济联系和由此形成的利益攸关的关系是中缅关系的重要特点和广泛、厚实的基础;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中缅友好关系和合作水平提高的动力是双方为扩大和实现合作共赢的互动,而在这互动中中国作为大国的对缅合作战略和积极主动极为重要;两国关系的发展趋势是领域越来越广泛、合作水平不断提高,趋向于战略性的合作。尽管缅甸正在积极推行多边外交,但中国对缅甸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巩固、发展和提升两国关系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巩固与扩大两国的共同利益。

  • 标签: 中缅关系 60年 过程 经验
  • 简介:东南亚市民社会组织的壮大以及参与地区事务积极性的提高是新时期东盟地区主义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这也为东盟双轨外交之外提供了新的外交沟通形式,第三轨道外交成为市民社会组织参与并影响东盟决策的重要形式。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东盟的决策机制和过程

  • 标签: 东盟 非政府行为体 第三轨道外交 决策
  • 简介:印度现代化过程中的混合经济模式方华平MIXEDECONOMICMODEL:ANINDIANCASE¥FangHuapingSincetheindependence,theIndiangovernmenthaspractisedatypical“mix...

  • 标签: 混合经济模式 尼赫鲁 印度经济 社会主义 印度社会 现代化过程
  • 简介: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中缅边界存在“三段未决的问题”,分别是北段尖高山以北的未定界问题、中段猛卯三角地①的“永租”问题和南段“1941年线”问题。1954年至1961年,经过反复沟通和多次谈判,中缅两国最终和平解决了边界问题。根据其特点,中缅边界问题解决的历史过程可划分为提出问题、初步交换意见、直接谈判和签订条约4个阶段。

  • 标签: 中缅边界 历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