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尼日利在稳步发展任卫东1993年尼日利亚军政府向文人政府交权的过渡进程搁浅后,国防部长阿巴查将军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恢复了军人统治。在国内外要求还政于民的巨大压力下,阿巴查政府一面努力稳定社会政治形势,恢复濒于崩溃的国民经济,一面继续推进政治过渡进...

  • 标签: 尼日利亚 西方经济学 尼日利亚人 固体矿产 经济形势 通货膨胀
  • 简介:华人社会由流动转为稳定、民族关系日益复杂、华人政治觉悟的提高、以及国际环境的剧变,等等,使马来华人政治由战前的外向封闭型转为战后的内向开放型,从关心母国,局限本族到联合各族参与当地政治。华人参政加速了马来的独立进程,也改善了本身的政治地位,为华人在马来政治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提供了前提。从此,华人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活跃在马来政坛上。

  • 标签: 华人政治 马来亚 民族关系 华人参政 华人社会 独立进程
  • 简介:一些年来,在澳大利人中间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澳大利的未来决定于州人的社会经济王国。这种观点现在流传得更广了。但确切地说,并非所有的澳大利人都持有这种观点。相当一部分人并不完全认为这样一种进程是可取的。然而这一观点依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 标签: 澳大利亚人 澳大利亚统计局 社会经济 生者 柬埔寨人 新南威尔士
  • 简介:澳大利新总理约翰·霍华德方华三年一度的澳大利亚联邦大选3月4日落下帷幕。反对党联盟——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在众议院148个席位中,以90比46的优势战胜执政长达13年的工党。联盟领袖霍华德取代基廷,成为澳大利亚联邦第25位总理。自由党和国家党联盟曾...

  • 标签: 澳大利亚 自由党 新南威尔士州 对外政策 双边关系 对台关系
  • 简介:一、“西伯利”联邦专项纲要是新型国家纲要西伯利次区域是俄罗斯主要的投资区域,因此,在“西伯利的未来”与“我国的未来”两个概念之间划上等号是非常有道理的。——引自《政治阶级》,2005年第9期第55页。

  • 标签: 西伯利亚 联邦专项纲要 新世纪
  • 简介:前言本文拟探讨亲中国派或中国派华人组织究竟有哪些团体、它们所开展的运动具有多大规模、与亲马来派组织有过什么样的关系、以及何时、如何走向消亡等。在中国派组织当中有中国共产党派和国民党派两种组织,考虑到支持者的规模、动员群众的力量、对当代及后代华人的影响、目前所具有的意义的重大程度等,本文拟着重论述中国共产党派华人组织。

  • 标签: 马来亚 动员群众 槟榔屿 庄明理 三民主义青年团 华社
  • 简介:东西走向的西伯利大铁路横穿亚洲大陆,是欧亚铁路中最长的一条,具有重要的政治和战略地位。它穿越俄亚洲部分所有最重要的经济区,保证西伯利与远东同俄亚洲部分所有最重要的经济区以及欧洲地区的直接联系。...

  • 标签: 西伯利亚 铁路 俄罗斯 政治地位 战略地位 过境运输货物结构
  • 简介:澳大利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其翻译服务行业堪称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最为发达的.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服务的对象为广大不谙英语的平民百姓,而不局限于外交、商界、旅游或高层会见、会议.从高级领导人出访到一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如看医生、找工作、上法庭甚至询问道路都可以使用翻译服务.可以说翻译服务在澳大利的生活中无所不在,无所不包.

  • 标签: 翻译服务 口译工作 口译员 华人社会 平民百姓 口译人员
  • 简介:<正>澳大利紧邻东南亚各国,隔海相望。长期以来,双方都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外交关系。所以,澳大利很重视对东南亚各国的研究,东南亚各国的历史、政治、经济、人类学、地理、语言、教育、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等等问题,都在研究之列。目前,澳大利对东南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澳大利国立大学和莫纳什大学。

  • 标签: 东南亚 澳大利亚 外交关系 人类学 国立大学 政治
  • 简介:为了有效地统治已征服地区,掠夺西伯利的毛皮资源,俄国政府在西伯利地方建立了税收体系,制定了一系列税收制度,征收的税种主要是实物税、关税和赋税.

  • 标签: 西伯利亚 俄国 税收制度 实物税 关税 赋税
  • 简介:1954年,为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将克里米作为“礼物”赠送给乌克兰,以示俄乌之间的亲密关系。但这一决定,却为后来双方的争吵埋下了祸根。苏联解体后,克里米争端伴随着俄乌之间一系列冲突的发生很快浮出水面,成为90年代初困扰俄乌关系发展的一大障碍。经过多回合的较量、妥协与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克里米争端在1997年基本得到了解决,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启示。

  • 标签: 沙俄 克里米亚 俄乌关系 乌克兰 俄罗斯
  • 简介:一、西伯利——俄国欧洲部分的重要“附庸”西伯利地区以其储量巨大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生产实力,在俄罗斯联邦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西伯利拥有全俄国80%以上的燃料动力资源和50%以上的水力、森林资源.这里的有色金属矿藏和化工原料矿藏早已闻名于世.自80年代中期以来,按其生产规模估量,西伯利已经成为仅次于中央经济区的全国第二大经济区.其社会总产值约占俄罗斯联邦的19%,建筑安装量则占全俄的27%以上.据统计,自80年代末期,由西伯利地区直接出口的产品,其价值约为130亿美元,是国家极重要的出口创汇地区.此外,在1989年以前,西伯利地区的生产效益平均比全俄国水平高15—20%左右.如果除掉传统的计划价格体制的不合理性和全国价格政策的倾斜不利于西伯利的现实,该地区的经济效益综合指标还应当再高一些.西伯利的原料——资源型生产结构特点和无比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其经济效益指标的根本保证.但是,在西伯利经济部门中,单纯评估非原料性生产部分的效益,其指标则低于全俄的平均水平.这是西伯利地区长期片面发展原料性生产的经济取向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在1989年之前,苏联权威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决策者都认为,西伯利作为全国的主要燃料、能源和各种工业原料的生产基地,其发展速度是

  • 标签: 西伯利亚地区 走出困境 西西伯利亚 俄国 发展速度 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