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编辑同志:我友张某因伪造居民身份证、大学毕业证,被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没城市户口、没有文凭,没有专业技能工作不好找,站大岗(在马路边等人来雇)多日,好不容易在一超市找了一个送货员的工作,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月工资只有一千一百元。他想,改变一下现状,白天跟车送货,晚上挑灯夜战自修高中课程,备战成人高考,准备学一个专业,得一个文凭。可他不知“剥夺政治权利”是否包括参加成人自学考试的权利?

  • 标签: 剥夺政治权利 成人高考 自考 居民身份证 人民法院 城市户口
  • 简介:“巴尔扎克的手杖上刻着:我在摧毁一切障碍。而我的手杖上则是:一切障碍在摧毁我。共同的是这个‘一切’。”①卡夫卡的这句名言反映了两代文学大师对自我与世界关系的认知完全相反的情形。仍处于理性彰扬时代的巴尔扎克深信自我有充足力量与世界搏斗,清除自我实现道路上的重重障碍,生活在理性衰微的20世纪的卡夫卡则认为,自我的力量渺小微薄,不足以与强大的外部世界抗衡,在巨大压力之下自我处于分裂状态。

  • 标签: 卡夫卡 自我与世界 小说 异化 巴尔扎克 文学大师
  • 简介:心理矫正、家庭治疗介入少年司法审判,源于司法实践中相当多的少年犯实施犯罪源于心理问题,心理矫正、家庭治疗可以广泛适用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纠纷中涉少民事纠纷,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可以在庭前、庭中、庭后这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不同的方式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穿插心理矫正与家庭治疗的内容。但在实践中,由于缺乏专业支持,心理矫正工作的大规模推行还比较困难。

  • 标签: 少年审判 心理矫正 家庭治疗
  • 简介:对于作为人性教育的一环的“道德治愈”的讨论,必须以对“道德性”和心理或性格问题的关系的理解为前提。所以,本文首先考察心理学上的性格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长处和短处,同时把最近流行的“意义治疗”当作道德治愈的“理论基础”。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之上,我们有必要对儒家思想进行关注。儒学把很好地控制自己并且向道德本性回归作为最终目标,所以非常重视使人能以真实的自我去生活的修养方法。把儒家的修养论用现代的学术用语去表达,可以叫做哲学性治疗或心理咨询。实际上,儒学内部也曾在治疗的角度上解读修身,并且可以找到通过治愈学习者的内心实现恢复人的道德本性的事例。儒学中说的“心病”,其含义是和身体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截然不同的,是把它理解为道德本性的丧失,并把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欲望,意识到自己的真实自我,并且恢复真实自我作为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本文中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讨论了“道德治愈”的可能性。

  • 标签: 道德教育 人性教育 儒学 心理治疗
  • 简介:结构家庭治疗方法是一种通过改变家庭动力与家庭组织并进而促进家庭中个人改变的治疗方法,其应用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主要研究了嘉定区高危社区青少年所处家庭的架构,尤其是其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介绍和分析了运用结构家庭治疗方法开展小组工作的情况。

  • 标签: 社区青少年 结构家庭治疗法 家庭结构
  • 简介:少年刑事司法改革应当服从刑事审判工作全局,也要充分体现少年司法工作的特殊性和专门性。所以,在未成年人刑事和解过程中,应当秉承未成年人“优先保护、全面保护”的司法理念,建立并利用未成年当事人面对面和解对话会这一模式,在积极维护被害人的利益,修复被损害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帮助未成年被告人(被害人)彻底回归社会,实现未成年人刑事和解的目的和价值。

  • 标签: 未成年人 刑事和解 对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