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专家陈东琪认为,我国经济运行有“走廊现象”。经济增长走廊:GDP增长率为7%-10%,中值为8.5%左右;物价走廊:物价上涨率为1%-5%,中值为5%左右;货币走廊: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率为12%-20%,中值为15%左右。如果我国经济处在“走廊”内靠近中值运行,经济形势就比较好。

  • 标签: 中国 经济决策 经济增长率 经济结构
  • 简介:为应对全球金融海啸,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央政府拿出4万亿元的投资大单后,各地政府迅速行动,纷纷跟进,各自绘出了发展经济的蓝图。据有关部门最新统计,各级政府计划投入的资金总和,已经超过20万亿元。

  • 标签: 民主决策 中国经济增长 中央政府 全球金融 政府计划
  • 简介:学者在公共决策中的角色和作用呈上升趋势,在公共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中,学者分别扮演议程设置的塑造者、政策方案的设计者、政策采纳的“决策者”、政策执行的协助者和政策评估的“评议者”角色。学者参与决策过程必须基于自身的专业化,系统掌握特定领域的知识及科学逻辑的研究方法,才能在政策和社会服务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 标签: 国际关系理论 决策过程 学者 政策研究
  • 简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人民政协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我国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即政协协商是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我国民主决策的重要形式,政协协商有利于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实现更广泛的参与,提供科学的政策方案,实现全过程的民主监督,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适应我国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人民政协的协商民主还需要在制度创新、能力提升、程序建设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和起点上推进我国的民主决策

  • 标签: 民主决策 政协协商 制度建设
  • 简介:在吸收和借鉴学术界有关外交决策认知心理分析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引入心理学理论中的“受害者心理”,并以1959—1962年中印领土争端中的印度对华决策为例,阐释外交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在“受害者心理”支配下的信息解读、形势评估以及方案选择。当中印领土争端凸显后,印度决策者的信息解读无视中国方面的善意信号与和解姿态,甚至一味夸大其敌意和威胁;与此同时,印度决策者高估己方立场和主张的合理性,并据此选择行动方案。印度决策者的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之间出现的重大偏差,是“受害者心理”影响外交决策的消极后果,是中印边界纠纷升级为边境战争的症结所在。

  • 标签: “受害者心理” 外交决策 中印领土争端 印度对华决策
  • 简介:1958年炮击金门尽管有一定的政治含义,但首先是一场军事行动,这项军事计划形成的重要动力和首要目的是维护东南沿海地区的基本安全。它是解放军1954年制定的夺取东南沿海蒋占岛屿之军事计划的一个部分,是1954年春季即逐步展开的军事行动在特殊国内外环境下的继续。这项军事计划从形成、调整到贯彻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维护国家安全的内容。当然,毛泽东本人的个性和有关的认知、1958年中国对外政策激进化等其他因素对1958年炮击金门决策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中国政治与外交 两岸关系 中美关系 炮击金门 决策
  • 简介: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东盟开启了积极的改革议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将公民社会组织纳入决策,这标志着东盟早期封闭式地区治理方式的转变。本文着重研究东南亚地区的决策发展及其政治影响。首先,本文回顾了亚洲金融危机、此后的东盟合法性危机以及改革议程;其次,本文就本地区寻求参与地区决策的团体做了描述;第三,本文分析了东盟纳入公民社会组织的局限,指出尽管东盟宣扬“以人为本”,然而,事实上,东盟拉拢与其改革议程一致的团体,排挤不一致的团体。

  • 标签: 地区主义 东盟 公民社会组织 决策参与
  • 简介:关于科技决策与科技管理的几点思考张永谦,田雨会发展高技术产业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而要使高技术的产业化卓有成效,决策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引入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笔者在从事决策案例研究时,注意到发达国家在关于重大技术工程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得失,引发了一...

  • 标签: 科技管理 科技决策 高技术产业 科学家 技术思想 政治家
  • 简介:上世纪90年代末,王缉思教授曾就中国外交决策过程的研究评论道:“研究客体即中国外交,尤其是其决策过程及运作过程,原始资料匮乏,难以对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这与对西方国家外交政策进行研究不可同日而语。”十年时间转瞬即逝,很难说这种状况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善。但不可否认的是,前苏联以及中国和美国外交档案的解密工作都有所进展,为类似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更重要的是最近十年也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领域内“百花齐放”,译介、学习、论说、反思的重要时期。

  • 标签: 中国外交 外交决策 冷战时期 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决策过程 90年代
  • 简介:2004年11月27日,"统一俄罗斯"党在莫斯科"宇宙"饭店召开了第五次代表大会.大会主要议程有:党的组织和政治发展;修改党章,"统一俄罗斯"党议会党团2004年工作总结;研究党关于加强俄罗斯社会的统一和团结的纲领;讨论党在即将举行的地方选举中的任务.普京总统给大会发了贺信,对"统一俄罗斯"党的活动作了高度评价.

  • 标签: “统一俄罗斯”党 党的组织 地方选举 普京总统 党章 政治发展
  • 简介:面对暴力性犯罪极为猖獗的现实和持续增多的态势,如何控制其增长势头和减少犯罪危害。一、针对民间纠纷向暴力性犯罪恶性转化的原因,控制酿成暴力性犯罪的临界点。预防和控制暴力性犯罪,要切实研究把握纠纷激化的临界点,防止民间纠纷恶化超越量变到质变中“度”的界限。

  • 标签: 暴力性犯罪 操作方案 防范控制 摘要 民间纠纷 犯罪危害
  • 简介:在如何政治解决以/巴两个民族冲突的问题上,世界范围的主导观点是所谓两国方案,即在原英国托管的巴勒斯坦边界内建立两个国家: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事实上,这个立场没有任何新颖之处。人们可以说,它在整个20世纪都是世界范围的主导观点。

  • 标签: 世界范围 巴勒斯坦 民族冲突 政治解决 以色列
  • 简介:校园欺凌往往发生在学校、家长和社会控制的"真空地带",它对牵涉其中的未成年人危害较大。校园欺凌的盛行率在不同的年龄段和性别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校园欺凌行为中,除了欺凌者和被欺凌者之外,其他的参与者也值得人们关注。从校园欺凌的角色分析以及Olweus的校园欺凌预防方案中,人们可以提炼出某些普遍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校园欺凌行为的措施,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启发。

  • 标签: 校园暴力 校园欺凌 角色分析 预防
  • 简介:大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与职业决策困难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父母的职业相关行为对这一中介作用有影响。基于23所高校的2929份有效问卷的调查数据,运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父母职业支持度越高,主动性人格经由职业自我效能感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越大;(2)父母职业干预程度越强,主动性人格经由职业自我效能感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更小;(3)父母职业冷淡程度越强,主动性人格经由职业自我效能感而降低职业决策困难的程度越小。

  • 标签: 主动性人格 职业自我效能感 职业决策困难 父母职业相关行为
  • 简介: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是推动当前国际网络空间实现有效治理、塑造网络空间新秩序的重要路径。然而,当前实现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却面临着众多挑战,尤其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网络霸权的盛行。尽管是网络空间的后来者,但中国作为一个互联网大国的崛起,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主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这一方案强调,尊重网络主权是保障所有国家平等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基础;以主权为中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才能赋予其足够的合法性;基于网络主权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是实现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必由路径。当今中国正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实践着"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其网络空间治理实践为实现真正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提供了新力量、新规则和新理念,这既是中国智慧的时代表达,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 标签: 主权网络空间 全球治理 网络霸权 中国方案
  • 简介:10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2018--2020年)》对外发布。——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牛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有利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标签: 消费体制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国务院办公厅 基础性作用 质量发展 高速增长
  • 简介:日本是个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的国家。而且日本人口居住十分集中,约有1/6的人口居住在东京、横滨等大城市。日本还是世界著名的地震多发国。多年以来,日本为了得到新的生存空间,不断研究寻求解决居民住房和其他设施办法。如合理利用有限地皮、使楼房向高层发展,填海造房,建造水下房屋以及可以浮于水面的房屋等等。前不久,日本一些最大的公司还提出了一些更为大胆和奇特的面向21世纪的房屋设计和建造方案

  • 标签: 设计方 地下城 中心井 圆顶式建筑 日本 房屋设计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布莱克威尔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中国与世界经济》杂志2006年7—8月号刊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奥利弗·布兰查德与意大利大学经济学教授弗兰西斯科·贾瓦茨合写的题为《重新平衡中国的发展:一种三管齐下的解决方案》的文章。该文认为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种种不平衡现象,需要采取的解决方案应该包括降低储蓄特别是私人储蓄、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以及人民币升值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在财政和预算方面采取行动。现将文章内容摘译如下。

  • 标签: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不平衡现象 世界经济与政治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经济学教授 中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