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一部调整国家追诉犯罪的程序基本法,之所以引起人们强烈关注,是因为它不仅涉及对国家权力的调整配置,更关系到公民个体权利的保障。在现代国家,刑事诉讼法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的关照程度,往往成为衡量人权保障水平和法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此次刑诉法大修,核心问题也是国家追诉犯罪过程中公权与私权的配置,其中有的内容显现出立法对二者的协调。

  • 标签: 刑诉法 犯罪嫌疑人 信号 修改 国家权力 人权保障
  • 简介:上周,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由于绝大多数律师在履行辩护职责过程中体验过“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三难”问题,面临辩护权被侵犯的局面,律师经常会有“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之感,甚至会遭遇“状告无门”、“申请无路”的困境。因此,律师们对此次刑事诉讼法修订寄予厚望,希望“三难”问题能够得以解决。

  • 标签: 刑诉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刑事诉讼法 修改 调查取证 辩护权
  • 简介:英国工党关于党章修改问题的争论王凤鸣,刘建飞1994年7月21日当选为工党历史上最年轻的党魁的托尼·布莱尔自1994年10月在工党年会上提出对党章第4条款、即有关公有制条款的修改动议以来,党内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大范围的争论。有人说党章第4条的修改是创...

  • 标签: 布莱尔 英国工党 党章修改 新党章 国有化 公有制
  • 简介:本文根据芦部信喜的《制宪权》中的理论知识框架,深入剖析有关日本宪法修改的现实问题,再由此反思中国。

  • 标签: 制宪权 修宪权 宪法的修改
  • 简介:距离上一次较大修改仅时隔六年,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征询意见稿已经出台。草案共有二十四条,其中新增的内容包括了近年来对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关注热点,即与新建的监察体制的衔接、速裁程序、缺席审判、认罪认罚的从轻处罚、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的值班律师制度。在促进司法改革措施落实的同时进一步保障被告人和嫌疑人在诉讼程序中的基本权利,体现了刑事诉讼制度的程序公正原则。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修改 理性思考 循序渐进
  • 简介:在美国,家庭法院的建立已有一百年的历史.然而,近些年来,美国青少年司法体制发生了非常重大的变化,几乎所有的州都对原有的法律进行了修订,允许将成年人的刑事司法体制运用于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使这些青少年在恶劣的环境下,遭受到严厉的惩罚.

  • 标签: 家庭法 刑事司法体制 法院 法律 违法犯罪 修改
  • 简介:8月24日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初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以下称“草案”)。草案修改和增加部分多达99处。草案在规定严禁刑讯逼供的同时,增加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规定。另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法院可强制其到庭,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以后,侦查人员对其进行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并规定对讯问过程录音录像。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证人出庭 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人大常委会 犯罪嫌疑人
  • 简介: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刑事诉讼法涉及公检法机关的职权分配、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协调等难题,多方意见也不尽一致。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建伟认为,人们对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盼望已久,解决好“刑讯逼供”、程序公正和透明、“被精神病”、“被失踪”等问题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吁求。

  • 标签: 刑事诉讼法 修改 全国人大常委会 清华大学法学院 意美 公检法机关
  • 简介: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保障,是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保障未成年人福利与权利的规定严重不足,现行法律条文过于抽象笼统,原则性、指导性条款多,操作性差,缺少具体的法律责任追究条款,法律责任很不明确,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本文结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实践,评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揭示其立法缺陷,为其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提出建议。

  • 标签: 未成年人 预防犯罪 立法缺陷 修改建议
  • 简介:《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修改稿)》由司法部办公厅向共青团中央发函书面征求意见。2018年10月8日,共青团中央权益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针对该《条例(修改稿)》举行了专家座谈会。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路琦、全国人大内司委工青妇室原副主任赵智鸿、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法治工作处处长王天佐、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刑事处处长蒋明、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张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学院院长任士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匡敦校、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中国教育学会工读教育分会副秘书长刘燕、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办公室副主任胡发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晓冰、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陈汶佳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路琦秘书长主持。

  • 标签: 专家座谈会 保护条例 未成年人 修改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 简介:<正>一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现行基本纲领(也可译为“原则纲领”)是1959年11月在巴德·哥德斯堡举行的特别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因此通称哥德斯堡纲领。在这以前,党的正式纲领是1925年制定的海德堡纲领。它虽然表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已是一

  • 标签: 德国社会民主党 纲领 魏玛共和国 代表大会 基本纲领 海德堡
  • 简介:<正>国家学说是民主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民主党的改良主义政策的重要理论根据。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纲领性文件都有专门章节论述国家问题。1959年的哥德斯堡纲领有“国家制度”一节。1975年的《经济政治大纲》有“国家的作用”一节,长达5000余字。1987年8月通过的新的原则纲领草案(通称依尔塞草案)有“国家

  • 标签: 国家学说 民主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 纲领 国家问题 国家制度
  • 简介:2012年4月23日,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法制日报社、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社共同承办。

  • 标签: 青少年违法犯罪 刑事诉讼法 研讨会综述 预防 修改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 简介: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第九十五条针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特点,建议对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方针、原则、各个诉讼环节的特别程序作出规定。设置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的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刑事诉讼法 诉讼程序 设置 附条件不起诉 修改
  • 简介:"刑事诉讼法修改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研讨会于2012年4月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全国人大法工委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主办,法制日报社、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杂志社共同承办。

  • 标签: 青少年违法犯罪 刑事诉讼法 预防 修改 青少年犯罪研究会 共青团中央
  • 简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作为特别程序在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予以规定,是修法的一大亮点,也是对我国诉讼制度的重要完善。最高人民法院起草未成年人刑事诉讼解释的宗旨是立足实际,确保解释符合立法精神,同时吸收少年法庭成熟的工作经验,有效解决审判实践中的具体问题,细化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完善对未成年被告人、

  • 标签: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未成年人刑事诉讼 诉讼程序 审判实践 司法解释 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