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中国23个资源衰退型城市2003—2014年的脆弱进行了测度,并通过Moran指数和LISA分析法对脆弱的集聚情况以及空间相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3个城市的脆弱性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呈现空间集聚现象;高高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低低型聚集区域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其中,黑龙江省的伊春、鹤岗、七台河和双鸭山市的脆弱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显著相关,较难摆脱资源枯竭困境。应对各区域城市进行差异化发展:对脆弱较高的城市,加大帮扶力度,且以鹤岗为中心,探索其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对脆弱较低的城市,应积极发展本地的优势产业,不断提高城市的稳定性。

  • 标签: 资源衰退型城市 脆弱性 空间相关性 LISA分析
  • 简介:空间计量经济学发展了一系列空间面板计量模型,但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用最佳模型,尚无统一筛选框架。既有文献中针对模型选择的检验大都依赖大样本条件,但现实并非总能满足。将模型贝叶斯遴选框架拓展到空间面板模型情形,并以此对中国电信服务外溢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此筛选框架的突出优势在于能整合处理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簇中的嵌套情形与非嵌套情形,指标可直接计算,不需借助模拟,且结果具有稳健。实证结果表明:整合了技术发展和经济结构关联的空间误差自回归面板模型适于中国电信服务外溢的研究。

  • 标签: 模型贝叶斯遴选 空间面板 BIC
  • 简介:本文对社会就业形势及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展开分析,从社会、学院、学生个人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影响高职生就业的因素,从学院角度提出了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就业质量、打造学生品牌竞争力等时策。

  • 标签: 高职生 就业问题 对策
  • 简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对长江经济带9省2市的污染排放对自身及相邻区域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污染排放不仅对本地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还对邻近区域的产业发展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一方面通过各地产业发展过程中接收的污染排放的正负效应体现,另一方面通过污染排放对各地产业发展发出的正负效应体现。此外,这种影响还可以通过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接收、发出的交互效应来体现。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污染排放 产业发展 SDM模型 空间效应
  • 简介: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使用1993-2016年的数据测算了教育财政投入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我国教育财政投入确实促进了教育公平程度的提高;第二,1993-2016年间,教育财政投入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在0.0329至0.0690这个区间内波动,而且最近几年呈现趋缓的趋势。未来教育财政投入的方向应从追求数量公平逐渐转向追求质量公平。

  • 标签: 教育财政投入 教育公平 状态空间模型
  • 简介:虽然关于行业维度的研究大都认为FDI在发展中国家产生了显著技术溢出效应,但却忽略了FDI在空间维度所产生的溢出效应。因此,引入样本截面区位信息,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FDI对中国Malmquist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FDI在区域内产生了正向溢出、在区域间产生了负向溢出,FDI空间溢出总效应弱化了全要素生产率;FDI溢出的空间辐射能力有限,仅对距离非常近的一阶邻域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全要素生产率 FDI 空间Durbin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边际空间溢出效应
  • 简介:基于2012年与2015年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运用三阶段DEA对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进行了测度,并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对其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管理无效率、随机误差、环境变量等因素的影响后,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得到了提高,使用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项对原始投入值进行调整具有合理性;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纯技术效率下降是造成贵州省县域减贫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县域减贫综合技术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特征,HH型和LL型的县域单元具有明显的聚集特征,研究期内空间范围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县域综合减贫效率呈现出黔东北、黔西南高,黔中、黔西南低的空间格局。从综合减贫效率的冷、热点格局变化来看,黔东北、黔西、黔中的减贫效率在下降,而黔东南的减贫效率在提高。

  • 标签: 三阶段DEA 效率 减贫 空间
  • 简介:空间自回归模型是空间计量经济学中处理空间相关时常用的一类回归模型,本文主要考虑到自变量存在多重共线性时,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参数应该如何估计。在主成分分析以及极大似然估计方法的基础之上,建立了一类针对模型未知参数的有偏估计,从而减少多重共线性对于模型求解的影响。本文引入数值模拟部分,说明了主成分估计方法对于处理多重共线性问题的有效,同时引入波士顿房价数据实例,进一步验证了当多重共线性出现时,有偏估计结果较之极大似然估计更为合理。

  • 标签: 空间自回归模型 多重共线性 极大似然估计 主成分估计
  • 简介:独立同分布是进行股价波动服从随机游走模型的假设条件,同时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分析股市也默认这一假定分布.这些分布中又以正态分布被人们广为采用.然而,我国学者在进行股市有效的统计检验时较为普遍地忽视了这一前提.文章通过检验得出,中国股票市场股价波动不服从正态分布,从而股价波动独立同分布假设得不到满足,对中国股市进行有效检验需要使用诸如非参数方法、过滤检验等不受这一限制的方法.

  • 标签: 股票市场 有效性 独立同分布 正态性检验
  • 简介:以中国油砂资源富集的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PSS和GeoDA软件,对中国区域油砂资源丰度和投资环境的空间差异分析后发现:中国油砂富集区域的资源丰度与投资环境差异较大,资源丰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西部,而投资环境较优的区域则主要集中于东部和中部;资源丰度的全局自相关特征明显,存在着相似值的空间集聚特征;依据油砂资源丰度与区域投资环境组合类型的空间特征,可以规划出中国区域油砂资源的勘探开发序列.

  • 标签: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油砂 资源丰度 投资环境 空间分析
  • 简介: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引入随机前沿分析,构建了基于横截面数据的空间误差自相关随机前沿模型,推导出模型的似然函数以求得参数估计,并给出了各生产单元技术效率的估计。

  • 标签: 横截面数据 随机前沿模型 空间自相关 估计
  • 简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进程中均呈现集聚经济特征,城市化发展中的要素集聚对集聚形态下的产业层次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基于2005—2012年西北地区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要素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同时城市化集聚对相邻城市的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阈值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600km以内时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超出600km之后转为负向空间溢出,同时城市化发展中其他结构因素对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效应,空间效应方向和趋势由于各结构因素的特征而有所差异。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产业升级 空间计量 空间阈值 西北地区
  • 简介:随机波动(SV)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具有隐性波动的时间序列模型。本文在对SV模型进行Cook局部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方法对参数估计精度的稳健,从而评价局部影响分析方法应用在时间序列模型的优劣。

  • 标签: 随机波动(SV)模型 Cook的局部影响分析方法 稳健性 影响点
  • 简介: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公布本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了到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北京提出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上海提出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广州提出控制在1550万人以内,深圳提出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这些城市的人口增长空间还有多大?根据当地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5年末,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常住人口分别为2170.5万人、2415.27万人、1350.11万人、1137.89万人。

  • 标签: 人口控制 人口发展 人口增长 常住人口 数据显示 资本回报率
  • 简介:加入WTO后,国有银行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多年来,国有银行依靠单纯的规模扩张已经给自身带来了结构风险,规模不经济的问题。本文试图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该风险的程度,及提出相应的建议。

  • 标签: 中国 国有银行 扩张性结构风险 管理成本
  • 简介:自本世纪以来,西部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使西部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整个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西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主要采用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多项指标,对西部十二个地区从1996-2005年十年问经济增长的δ-收敛、β-收敛进行了检验。

  • 标签: 西部地区 经济增长 δ-收敛 Β-收敛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放”:“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个标准提法是在三中全会召开过程中才完整形成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 标签: 经济发展空间 三中全会 社会生产力 解放思想 社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