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采用母亲报告法,对4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考察完整家庭中父母婚姻质量对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以及儿童努力控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父母婚姻质量对学前儿童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即时的负向预测作用;(2)儿童的努力控制对其当前、后期的外显和内隐行为问题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第一年儿童的努力控制对父母婚姻质量与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成立。

  • 标签: 学前儿童 父母婚姻质量 努力控制 行为问题 追踪研究
  • 简介: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也是个体社会发展的开端和组成部分。依恋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安全的依恋关系不仅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化的顺利进行,而且直接影响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探讨亲子依恋质量的影响因素,一直是依恋研究的核心之一。结合已有研究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论述了影响亲子依恋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抚养者的抚养质量、人格特点、婚恋依恋风格,儿童的自身特征,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一些建立安全型亲子依恋的生活启示。

  • 标签: 亲子依恋 主要抚养者 人格特点 婚恋依恋风格
  • 简介:美国《赫芬顿邮报》3月15日载文,告诉大家要想拥有好睡眠,不妨记牢以下几个时间点。喝咖啡、看电视、玩手机等,一旦过了这些时间,就会干扰睡眠。6点55分后别赖床。很多人闹钟响后依旧赖在床上,想多睡5分钟,其实多睡5分钟无法解决睡眠的根本问题,最好的方法是作息规律,早睡早起。16点30分后别喝咖啡。下午喝咖啡能够提神醒脑,有助于精神饱满地完成剩下的工作。然而,由于人体处理咖啡因需要8~10个小时,下午4点半后喝咖啡对睡眠而言弊大于利。

  • 标签: 时间点 生命 质量 咖啡因 睡眠 看电视
  • 简介:为探讨主动社交网站使用、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与青少年友谊质量的关系。采用主动社交网站使用问卷、社交网站积极反馈问卷、人际不确定性问卷以及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对937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主动社交网站使用与社交网站积极反馈和友谊质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积极反馈与人际不确定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友谊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人际不确定性与友谊质量呈显著负相关:(2)主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且能够通过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以及人际不确定性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交网站积极反馈人际不确定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产生影响。研究结果揭示了主动社交网站使用对青少年友谊质量的作用机制,对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社交网站发展良好的友谊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 标签: 社交网站 积极反馈 人际不确定性 友谊质量 青少年
  • 简介: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教育协作组(CCCRE)编制的访谈问卷,采用结构化访谈方式,通过跨文化教育研究协作对9个国家513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本文着重探讨了教改的种类、起因和角色特征对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教改类型对教师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显著影响2)教改起因对教师的时间利用和职业发展有显著影响,并在时间利用上显示出文化上的差异.3)我国教改在起因上表现出与总体趋同态势,但它们对教师的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的变化有更积极的影响.4)执行者是教师在教改中的主要角色,但这种角色对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教学改革 教师工作 生活质量 跨文化比较 人际关系 职业发展
  • 简介: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的关系近年来是婚姻研究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承诺是保持婚姻的意愿,会导致婚姻中牺牲行为的产生。然而,承诺和牺牲对婚姻质量的影响至今并没有得到一致结论。那么,承诺对婚姻质量影响的不一致是否是因为牺牲所起作用的不一致导致?以往研究并没有得到探讨。为此,从北京选取389对夫妻,采用夫妻独立作答的方式,对他们的婚姻承诺,牺牲行为和婚姻质量进行测查,以探讨婚姻承诺、牺牲与婚姻质量的关系,以及牺牲在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关系间的作用。结果发现:(1)丈夫对婚姻承诺和婚姻质量的感知显著高于妻子;并且丈夫比妻子报告有更多的“行动服务”上的牺牲行为。(2)夫妻的婚姻承诺对自身牺牲频率和婚姻质量均有显著预测作用,同时妻子的婚姻承诺还对丈夫的婚姻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3)丈夫的牺牲频率在丈夫婚姻承诺对自身婚姻质量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同时,丈夫的牺牲频率也能显著预测妻子感知到的婚姻质量,而妻子的牺牲频率在本身对双方的婚姻质量均无直接或间接的预测作用。说明丈夫的牺牲行为对婚姻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婚姻承诺 牺牲行为 婚姻质量 夫妻
  • 简介:姻亲关系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但研究却较少涉及。本研究以选自四川及重庆城市和乡镇的341对夫妻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姻亲关系与夫妻婚姻质量间的关系,并检验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夫妻的姻亲关系普遍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妻子的姻亲关系问题显著多于丈夫,但受到的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显著少于丈夫;丈夫和妻子报告的姻亲关系均能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婚姻质量,丈夫报告的姻亲关系还能显著正向预测妻子婚姻质量;妻子受到的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在妻子报告的姻亲关系与其婚姻质量间起调节作用,高伴侣支持可以减缓姻亲关系对婚姻质量的消极影响。

  • 标签: 夫妻关系 姻亲关系 伴侣支持 婚姻质量
  • 简介:选取北京389对夫妻,采用婚姻压力、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问卷,探讨了婚姻压力和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现状,以及承诺和支持在压力对婚姻质量影响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丈夫的婚姻质量、婚姻承诺及提供信息支持的水平显著高于妻子。(2)婚姻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夫妻各自的婚姻质量,但只有妻子感知的婚姻压力能显著负向预测丈夫的婚姻质量。(3)婚姻承诺和夫妻支持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即自身和配偶的承诺和支持水平,只能在妻子的婚姻压力对自身婚姻质量的预测中起到调节作用,而丈夫身上并未发现这一效应。

  • 标签: 婚姻承诺 牺牲行为 婚姻质量 夫妻
  • 简介:采用观察法对106对新婚夫妻在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任务中的行为进行录像,并采用在中国被试中经过修订的IFIRS进行编码;以即时互动满意度和夫妻报告的婚姻质量分别作为即时效应和状态效应的预测指标,检验夫妻互动行为两种效应的不同。结果发现:(1)妻子在4个互动中的消极行为均显著高于丈夫;妻子在自己的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话题中的积极卷入显著高于丈夫,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社会支持互动中显著高于丈夫。(2)就即时效应而言,妻子的消极行为在丈夫问题解决和自己的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丈夫的消极行为和积极情绪分别在自己的社会支持和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和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分别具有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3)就状态效应而言,丈夫的积极卷入在丈夫问题解决和妻子社会支持情境中均具有主客体效应,在妻子问题解决和丈夫社会支持中均具有主体效应;妻子的积极情绪在丈夫问题解决情境中具有主体效应,丈夫的积极情绪和消极行为在妻子问题解决情境中均具有客体效应。

  • 标签: 夫妻互动 即时效应 状态效应 观察研究
  • 简介:本文采用文献法和访谈法,从心理学视角探讨膜拜团体实施感觉剥夺的主要程序、膜拜成员心理变异特征和心身损害后果,揭示膜拜团体人为制造感觉剥夺的本质就是精神控制。消除膜拜成员感觉剥夺主要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互助式、替代式信息激励方法。

  • 标签: 破坏性膜拜团体 膜拜成员 感觉剥夺 信息激励
  • 简介:本文在国内外有关学校组织气氛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校组织管理气氛的结构因素进行了理论建构,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因素分析,发现学校组织管理气氛由民主作风、制度健全、管理系统、关心体贴、领导威信及人际领导6个因素构成。

  • 标签: 学校 组织管理 气氛结构 验证性因素 研究方法
  • 简介:以160个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为被试.采用问卷法.由父亲和母亲分别报告自己感知的婚姻质量、教养能力感、青少年的亲社会和问题行为,以探讨父母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并检验教养能力满意度和效能感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亲和母亲报告的婚姻质量越好,青少年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越多,问题行为越少;(2)父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父亲报告的婚姻质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母亲的教养能力效能感在母亲婚姻质量对青少年亲社会、问题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另外.母亲的教养能力满意度在母亲婚姻质量和青少年问题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为边缘显著。

  • 标签: 婚姻质量 教养能力感 亲社会行为 问题行为 青少年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问卷、内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控制感的内控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呈显著负相关(r=-0.202,r=-0.216,p〈0.01)。结论:大学生的控制源对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闲暇生活 自我管理 心理控制源
  • 简介:在构像理论中,用来证明决策分为筛选和选择两个独立阶段的证据存在于:筛选阶段的信息在选择阶段不再被使用。本研究以构像理论为基础,设计实验室模拟实验,以实验情境中越来越苛刻的限制条件,迫使决策者在选择决策阶段不利用筛选信息,以此来检验决策者在选择决策阶段是否利用筛选信息,以及利用的程度和条件。实验情境的设计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从信息最容易获得,记忆负荷最小的决策情境,过渡到信息最难以获得,记忆负荷最大的决策情境。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筛选信息在大部分决策者进行选择决策的时候得到了利用,用以选择最终的备择项;(2)随着选择决策过程中对于筛选信息的记忆负荷,以及认知负荷的增加,筛选信息在选择阶段被利用的可能有所减少。

  • 标签: 构像理论 筛选 选择 定向收拢
  • 简介:哥哥打电话给我,说舅舅的二儿子服毒自尽了,叫我立刻回去,又特别叮嘱道:“先不要告诉母亲,免得她伤心过度。妈这么大年纪了,我怕她哭昏过去。”

  • 标签: 人际关系 社会礼仪 家庭 亲情
  • 简介:警察是心理危机的高发人群,本文试图从心理危机的产生因素、危机干预的界定入手,结合国内公安行业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建立警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 标签: 警察 心理危机 干预机制
  • 简介:本文尝试概括认知行为疗法中自我控制疗法的基本特征,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理论模型(自我效能模型、自我指导模型、反馈环模型)及其应用,并与认知——行为疗法中其他类型的治疗方法作了比较分析,提出其问题所在。

  • 标签: 自我控制 述评 行为疗法 基本特征 效能模型 理论模型
  • 简介:以216名大学生为被试,使用关系复杂变化的三种虚拟外星生物实验材料,创设个人功能预测的关系类别的间接学习条件和参照性交流功能预测的关系类别的间接学习条件,探讨关系复杂对关系类别间接学习的影响。结果发现:关系类别的功能预测间接学习过程中,关系复杂和学习条件的交互作用极其显著,具体来讲,关系复杂对关系类别间接学习的影响仅显著地表现在参照性交流关系类别间接学习过程中;当学习材料为4特征复杂关系时,参照条件下被试功能预测成绩极其显著高于个人条件,当学习材料为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同功能简单关系时,两种学习条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当学习材料为6特征复杂关系加二阶异功能简单关系时,个人条件极其显著高于参照条件。

  • 标签: 关系复杂性 关系类别 间接性学习 参照性交流 参照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