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通过在一个幼儿园中班开展为期一年社会戏剧性游戏实验研究,发现不论用间接故事法,还是用情境观察法测定,实验班幼儿分享、谦让、合作和互助等亲社会行为发展都优于控制班,表明社会戏剧性游戏能够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

  • 标签: 社会戏剧性游戏 分享 谦让 合作 互助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转型期中国入社会性格调查分析,发现:中国人社会性格结构由八个维度构成,它们分别是忠信感、进取性、保守性、顺从性、疏远性、开放性、适应性和独立性。个体性别、年龄和教育程度对社会性格特点具有影响作用。常态被试可被进一步分为进取开放型、保守顺从型和中间型三类。创造条件促进人格向趋于现代化方向发展是社会发展结果,亦是实现社会发展必要前提。

  • 标签: 社会性格 社会转型时期 分类研究 社会发展 性格结构 影响作用
  • 简介:<正>一、问题儿童正常与异常社会行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感兴趣一个重要课题。很多研究表明,早期社会行为特征,尤其是典型外显与内隐行为问题,如攻击和社会性孤癖(Achendach,1982)可以预示青少年期与成人期生活适应问题,如犯罪(Robins,1966),精神疾病(Frazee,1953)。近年来,受社会佳态学理论(Bronfenb-renner,1979)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家庭、同伴、学校、社会、文化等对儿童社会行为发展影响,而且,很多研究已经揭示出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与家庭、学校等社会因素关系,迄今为止,关于儿童社会行为研究几乎完全局限于西欧与北美地区。因而,对其

  • 标签: 中国儿童 社会行为特征 社会性 外显 评价量表 学习成绩
  • 简介:采用最后通牒博弈范式,探讨不同情绪背景对社会经济决策中社会预期效应影响。以90名大学生为被试,利用不同效价电影片段(正性、负性和中性)诱发相应目标情绪。通过操作社会规范性信息启动被试对分配方案公平性不同预期。结果发现:在负性和中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不公平分配。在正性情绪背景下,高预期组和低预期组面对不公平提议时接受率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正性情绪背景使社会预期效应发生改变,回应者对分配方案高预期不再对决策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预期 情绪背景 最后通牒博弈 决策
  • 简介:为研究社会地位在消费不平等与社会信任水平关系中中介作用,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数据分析后发现,居民个人和家庭社会地位中介效应显著,消费差距通过降低社会地位进而影响社会信任水平。在消费差距大地区,居民普遍认为自己社会地位较低,消费差距显著降低了家庭社会地位水平;高社会地位的人有着更高社会信任水平,低社会地位的人有着较低社会信任水平,从而降低了社会整体社会信任水平。

  • 标签: 消费差距 社会信任 社会地位 中国家庭追踪调查
  • 简介:在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雷诺提出社会测量法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社会网络分析(SocialNetworkAnalysis)作为当今吸引诸多学科注意、运用日益成熟一种研究方法,为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些新术语、思路和方法。本文首先探讨了社会网络分析形成与发展;继而在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基本研究思路基础之上,比较了两种不同取向网络分析方法——整体网络分析与自我中心网络分析,以及相关软件,并且介绍了社会网络调查表——SNI技术。最后,针对当今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某些问题以及计算机网络支持社会网络(Computer-SupportedSocialNet-WOrk。,简称为CSSN)兴起事实,强调了社会网络分析对当前社会心理学研究意义,并介绍了我们对于计算机网络支持社会网络研究设想和初步研究进展。

  • 标签: 社会网络分析 社会心理学 研究方法 计算机网络 历史发展 网络分析软件
  • 简介:本研究归纳了小学儿童(一至五年级)在家庭和学校日常环境中经常出现7个方面的向社会行为,编制了家庭和教师儿童日常行为报告问卷。7个方面包括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安慰行为,规则和权威遵从。合作行为,观点采择和侵犯行为。问卷按照该行为在家庭和学校、班级出现频率分为没有一偶尔一有时一经常一总是五个等级,由家长和教师分别打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同时抽取了大城市、县城、农村三类地区小学生被试。结果显示:①儿童社会行为诸方面之间有较强相关关系;②随着儿童年龄增长,儿童帮助行为、分享行为、规则和权威遵从行为有显著增强;③儿童向社会行为评价得分有性别差异;④儿童向社会行为评价得分存在地区差异。

  • 标签: 社会行为 小学儿童 观点采择能力 分享行为 帮助行为 性别差异
  • 简介: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2个小、中、大班共435名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幼儿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内部不同行为间发展具有一致性与差异性;在幼儿不同类型社会行为发展中,自然因素与环境教育因素在儿童发展不同阶段起着不同作用.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 标签: 幼儿 社会行为 发展特点 积极行为 消极行为 环境教育
  • 简介:自我内隐社会认知研究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又有严格实证研究方法,可以促进自我理论深入发展.目前,内隐社会认知自我研究已经成为自我研究新生力量.文章最后对该取向意义和趋势作了展望.

  • 标签: 内隐社会认知 自我
  • 简介:德裔社会学家诺贝特.爱理雅斯文明化进程》是礼仪研究领域名著。本文介绍了它基本观点,指出了它不足之处,并在三种新社会理论视角下,重新审视了该理论和礼仪研究。爱理雅斯认为,西欧社会在中世纪末以后经历了一个”文明化”过程,即人们更能够克制自我,言行举止更为谦恭有礼,其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对暴力垄断,二是社会相互依赖性增强。这一理论在文明化进程一般性、历史起源及真实性等三个方面都存在着缺陷。礼仪研究和三种新社会理论可以在如下条件下相互增益:福柯式权力重新获得主体,公民社会有必要关注非政治动机,而自我认同则可以突现其历史性和日常性一面。

  • 标签: 礼仪文明 权力 公民社会 自我认同
  • 简介:<正>研究社会知觉心理学家至少都倾向于赞同这样一个观点,"知觉"出现在"社会"或"人"这样字眼之后是很不确切。有时,用社会知觉表示一个有关简单现象(例如,看一张照片,由此识别其情绪),或用它表示某个更复杂现象和"认知"过程(例如,从另一个人有限行为线索中推断他总人格)。社会知觉一词和对物体或事

  • 标签: 社会知觉 知觉对象 知觉者 知觉恒常性 准确度 心理学家
  • 简介:信任之于个人生活与社会存在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已有研究似乎并未能使我们更真切地理解信任本身。通过批判性反思以往经验研究概念化信任不同进路及其弊端,本文发现信任绝不只是一种基于结果预测、利益计算或理性选择认知判断现象,而是一种有其认知、情感与行动维度社会事实,它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情感。与此相对应,所谓信任危机实质也绝不只是人们从理性计算或认知判断而来普遍彼此互不放心,而是一种充斥于全社会存在性焦虑或恐惧。这种焦虑或恐惧根源,在于不恰当社会结构安排、不合理社会制度设计和不友善社会生存氛围。因此,信任危机治理,面对不只是一种"社会病态",更是一个"病态社会"。

  • 标签: 信任 信任危机 社会情感 存在性焦虑 结构性处境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技能量表构成、施测和计分方法及常模。还简要介绍了该量表信度与效度研究。社会技能量表是一份可以广泛应用于咨询与治疗、婚姻研究、管理与领导训练、人事选拔、健康心理学等领域有效工具。

  • 标签: 社会技能 表达性 敏感性 控制性
  • 简介:中国社科院日前在京发布2013年《社会心态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社会心态总体是积极,但出现了一些新特点,负向情绪“引爆点”降低和一些本该愤恨却钦佩、本该谴责却赞美的“社会情绪反向”现象,值得关注。

  • 标签: 中国社科院 社会情绪 社会心态 蓝皮书 赞美
  • 简介:社会融合心理建构对促进社会融合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社会融合心理建构通常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体对群体或社会认同,另一方面是群体或社会对个体接纳。因此,社会融合心理建构主要围绕认同和接纳展开。从这个意义上说,理想社会融合应该是个体积极主动地认同群体或社会,而群体或社会以更具包容性姿态接纳个体。

  • 标签: 自我认同 社会认同 社会接纳 和谐社会 社会融合
  • 简介:<正>儿童社会化过程即获得保证其在社会中成功地生存所必需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过程。社会性发展涉及到儿童学习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学会分享、助人和合作等社会性技能,学会自己解决人与人之间问题,学习如何控制自己冲动、愿望和行为。掌握这些社会性技能需要儿童具有理解别人思想和情感,从他人角度看问题能力。一、社会对游戏影响

  • 标签: 儿童游戏 成人 角色游戏 儿童学 同伴 社会性行为
  • 简介:本文利用图画辅助程序和posthoc方法研究了社会性愿望对焦虑强度评定影响。结果发现:(1)负荷形容词影响焦虑强度评定;(2)这种影响与焦虑内容、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3)分离焦虑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死亡焦虑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社会性愿望 焦虑评定 分离焦虑 死亡焦虑 图画辅助实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