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深圳高校278名在读研究为被试,以《石页士研究专业认同问卷》为工具,调查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状况。发现:①硕士研究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②有无工作经历、是否跨专业和年级对其专业认同水平影响显著。提出提高专业认同水平的合理化建议,为促进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习提供指导。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专业认同 调查研究
  • 简介:使用自编的中学生主观幸福量表和刘贤臣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294名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初步探讨了初中生主观幸福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的中学生主观幸福量表经检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2)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水平在中等程度以上,体验到的正性情感较多,对家庭、自我、学习、同伴交往、教师及生活条件各方面比较满意。男女生在总体幸福、家庭满意、自我满意、同伴交往满意生活条件满意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女生得分均高于男生。(3)初中生总体幸福生活事件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不喜欢上学、学习负担重、与老师关系紧张、遭父母打骂这四项生活事件显著负相关。不喜欢上学和与老师关系紧张对初中生总体幸福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初中生 主观幸福感 生活事件
  • 简介:以52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的情感体验维度时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其预测主观幸福生活满意度时无中介效应;(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相对高于在人格特质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 标签: 人格特质 社会支持 自尊 主观幸福感 中介效应
  • 简介:主观幸福,即人们对他们生活的情感性和认知性评价,包括大多数人所谓的幸福、平静、成就和生活满意度。人格特征,特别是外向性和神经质,被认为是影响主观幸福水平的主要因素。虽然人格能解释相当数量的主观幸福的变异,但是人格与主观幸福之间的因果联系还没有取得显著的研究成果。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人格 生活满意度
  • 简介:文章介绍了主观幸福的涵义、内容和特点,总结了主观幸福研究理论,分析了影响主观幸福的多种因素,并探讨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新的课题,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认知评价 积极情感 消极情感 影响因素
  • 简介:以239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主观幸福(SWB)的结构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分析表明,SWB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相关的维度构成,而且它们可以共同负荷于一个高阶因子.外倾和神经质是SWB的重要预测指标,积极情感的主要预测指标是外倾,神经质则是消极情感最有力的预测指标,而外倾和神经质对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有相同的预测力.情感平衡是外倾和神经质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变量.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结构 人格特质
  • 简介:研究探讨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幸福之前的关系。对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幸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价值取向对社会幸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大学生 价值取向 社会幸福感
  • 简介:为了解当前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整体素质,借助《研究专业认同调查问卷》,对H大学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结果表明,该校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认同总体水平不是很高,在性别、考研志愿、是否原专业方面差异显著。因此,该校可从多方面着力改革,以提高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质量。

  • 标签: 教育学 专业认同 问卷调查 硕士研究生
  • 简介:以毕生发展为研究视角,调查了3192位不同年龄群体被试,探讨不同年龄群体大五人格幸福的关系。结果发现:(1)各变量都存在显著的年龄效应,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相关显著;(2)在不同年龄群体里,神经质和开放性都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且预测值随着年龄而增大,而外倾性、尽责性和宜人性对主观幸福的预测存在年龄差异;(3)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的解释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60岁之后其解释率上升;(4)年龄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之间起了显著的调节作用。

  • 标签: 大五人格 主观幸福感 年龄 毕生发展
  • 简介:基于毕生控制理论,方便选取杭州市60~95岁的老年人320名,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老年人控制策略使用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控制了年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数量后,探讨了老年人的乐观、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的关系,以及控制策略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低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更偏好选择初级和补偿初级策略,而高龄老年女性更偏好补偿初级策略;乐观和领悟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还可以通过选择初级策略间接影响主观幸福。初级控制在老年人中依然具有首要性地位,老年人的资源越丰富,越有可能采用积极的控制策略(选择初级),进而提高主观幸福,实现成功老龄化。

  • 标签: 老年人 乐观 领悟社会支持 控制策略 主观幸福感
  • 简介:旨在探讨基于持续幸福理论的感恩、助人和追求目标的主观幸福干预方法在国内工作场所中的有效性。采用随机分组安慰剂控制的方式,将3家企业的140名员工随机分为3个干预组、1个安慰剂控制组和1个空白对照组,进行持续一周的干预,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和干预结束2周后对被试的主观幸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记录感恩能够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助人行为能够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且能降低消极情绪;追求目标能显著提升生活满意度和降低消极情绪。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干预方法能有效提高工作场所人员的主观幸福

  • 标签: 企业员工 主观幸福感 干预 生活满意度.
  • 简介:研究采用自尊量表、情感平衡量表以及总体生活满意度量表,测查了227名农民工。结果如下:1、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负性情感及生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情感平衡呈显著正相关,与正性情感相关不显著;2、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已婚农民工比未婚农民工体验到更多正性.情感。结论: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同时农民工自尊与主观幸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

  • 标签: 自尊 主观幸福感 农民工
  • 简介:东方工商大学是经香港政府注册,于一九九八年九月成立的一所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坚持理论研究与实际技能培养同时并举的新型大学。十五年来,陆续培养了一大批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并取得硕士学历、学位证书的高级人才。

  • 标签: 应用心理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专业学位 心理咨询 毕业 新型大学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了在澳大利亚的144名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社会取向及主观幸福.结果显示,随着文化融入的进程,中国留学生对澳大利亚主流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国文化认同减弱;文化融入进程对个体取向没有显著影响,但通过主族和客族文化认同间接地减弱集体取向;中国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均可直接影响其幸福;文化融入进程可直接影响中国留学生的幸福,并可通过文化认同和社会取向对其幸福产生间接的影响.

  • 标签: 中国留学生 社会取向 主观幸福感 文化认同 融入 中国文化
  • 简介:幸福的探讨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关注的热点,而对于主观幸福研究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中占有重要位置。本文首先阐述了主观幸福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然后重点介绍了近几年我国在主观幸福研究方面的一些现状与进展,主要涉及国内有关主观幸福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较常用测量工具的介绍;最后从研究内容的拓展、研究方法的多样化、研究工具的本土化和研究进程的加快等四个方面,展望了我国有关主观幸福未来的研究趋势。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测量工具
  • 简介:近年来,社会信任问题备受各界关注,民众对家庭幸福的追求也日渐高涨,但尚未发现直接探讨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之间关系的国内研究文献。本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家庭幸福热点问题调查数据,描述并分析了我国民众社会信任状况和特征,探讨了社会信任与家庭幸福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年龄、婚姻状态和健康自评状况群体的社会信任程度存在显著差别;信任他人与被他人信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会信任呈现"差序格局",对制度的社会信任较高;社会信任更高的人拥有更高的家庭幸福,被他人信任的人的家庭幸福也显著更高。本研究能够促进人们对当前中国社会信任问题的理解,启发人们从社会信任角度提升家庭幸福、推进家庭建设的研究思路。

  • 标签: 社会信任 家庭幸福感 家庭建设
  • 简介:主观幸福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吴明霞,2000)。它具有整体性、主观性、稳定性等特点(何瑛,1999)。到目前为此,心理学家对幸福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概念,结构和内容的探讨上,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幸福是一种多层次的、复杂的心理状态,而且文化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维度,所以本文拟对其跨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作一些介绍。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跨文化研究 生活质量 心理指标 心理学家 心理状态
  • 简介:运用情绪智力问卷、主观幸福问卷、获益支持问卷以及情绪劳动策略问卷对400名服务行业员工进行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获益支持及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服务行业员工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员工情绪智力,获益支持、情绪劳动策略及主观幸福之间两两相关;(3)获益支持与情绪劳动策略在员工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之间起中介作用。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获益支持 情绪智力 情绪劳动策略 服务行业员工
  • 简介:社会心理学领域扩展与深化了现代主观幸福研究。本文介绍了国外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主观幸福研究的5个方面的新进展:适应与主观幸福、记忆与主观幸福、消极因素与主观幸福、友好关系与主观幸福、文化与主观幸福,勾画出了幸福的完整风貌,增进了心理学对主观幸福的理解。

  • 标签: 社会心理学 适应 记忆 消极因素 友好关系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