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0 个结果
  • 简介:一部完整佛典的建构包含诸多要素,其中角色的设计乃是一大重心。佛教经典之中的角色众多,不同角色配合本经不同的结构易于表征某些特殊的经本意蕴。在《楞严经》中,文殊菩萨相较于其他主要角色的设定显得较为“隐性”。通过深入发掘文殊菩萨在《楞严经》中的结构性设计及其相关论述,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文殊菩萨这一角色在《楞严经》中的重要性及其相关的深层意蕴。

  • 标签: 佛教 楞严经 文殊菩萨
  • 简介:德清(1546——1623),字澄印,号憨山,与云栖祩宏、紫柏真可、灵峰智旭共称明代佛教四大家。德清一生弘法,曾二上五台山,其人“不但于此山有大关系,实于佛法世道有大关系”。(《清凉山志·重修流通序》)。他融汇诸宗,博通内外,著述甚丰,遐迩闻名,在思想上主张内而诸宗融合,外而三教同渊。在佛教日益衰微的明

  • 标签: 清凉山志 澄印 禅教 智旭 紫柏 弘法
  • 简介:关于神秀禅师,在五代以后的禅宗文献中,他一直是充当突出南宗慧能禅师的配角。无论是他的作偈题壁也好,还是他派志诚到曹溪去窃法也好,都只是为了突出曹溪的禅法高于北宗。这些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部分,经过始于一代学者胡适博士的考证之后,学界已经将这部分历史的基本事实澄清了。其实,在赞宁《宋高僧传》卷八的《神秀传》中,也未必如后世南宗文献那般评价神秀。

  • 标签: 神秀禅师 禅宗文献 南宗慧能禅师
  • 简介:弥勒是佛教中影响广泛、地位重要的佛菩萨。弥勒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慈氏。他与释尊是同时代人,随释尊出家修习,释尊曾预言弥勒将来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先于释尊入灭,上生到兜率天宫与诸天演说佛法,直到释尊灭度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时,才从兜率天宫下生到人间,将在华林园龙华树下三次说法,继续弘扬佛法和普度众生,终究成佛。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下生经》云:

  • 标签: 弥勒 传播 造像 未来佛 竺法护 佛法
  • 简介:基督教是一个歌唱的宗教,是一个音乐的宗教。教会音乐一直被人尊称为圣乐,以区别于世俗音乐。基督教圣乐史源远流长,若将犹太教的圣歌计算在内,当不下三千年。纵观欧洲音乐史,我们可以看到圣乐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欧洲的早期音乐就是教会音乐。第四世纪的米兰主教安布罗斯

  • 标签: 亨德尔 音乐艺术 基督教 咏叹调 巴罗克音乐 音乐史
  • 简介:居士及其居士佛教曾在中国佛教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胜任过极其重要的角色,具有相当特殊的地位。本文先就“居士”、“居士佛教”概念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定义,并指出它们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内涵。认为居士佛教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佛教时期,但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潮流,则出现于大乘佛教时期。居士佛教曾在印度佛教发展过程中作出重要贡献,但它的全面繁荣则在中国。大乘居士佛教可归结为菩萨、菩萨精神、菩萨修行三个方面,体现更高意义上的平等观念,从而有可能将佛陀的理想化为民众的自觉实践。中国古代的社会特点和人文背景提供了大乘居士佛教繁荣的基本条件,而各类居士的护法活动、物质供施、参禅求道、学术参与等构成了中国居士佛教的主要内容。

  • 标签: 居士佛教 中国佛教 大乘佛教 婆罗门 部派佛教 竹林精舍
  • 简介:先知的神学,一直代表着以色列的社会正义和良心。先知总是极其关心以色列当时的国家和民族命运,他们的神学从来都是把以色列的现实生活当作最重要的目标。他们是爱上帝、爱国的典范。以色列对先知的崇敬,甚至超过了对祭司、律法和行政长官的崇敬。

  • 标签: 先知 以色列 宗教神学 圣经观 基督教 宗教思想
  • 简介:社庄庙位于浦东新区金桥乡的一个小村庄上,庙里主供着本地人十分爱戴的三老爷。过年,每年三月初十、十月十五日是社庄庙庙会,这是农民每年在播种之前和收割之后,也就是农民在休闲的日子里举行的当地规模较大的活动,前来进香的不仅是本区域的信徒,有的从几十里外赶来的信徒。那几天,人群结队而来,在他们眼中,认为这是最隆重、最热闹的,场面异常壮观!

  • 标签: 信徒 庙会 休闲 活动 过年 村庄
  • 简介:“神魔小说”作家在布局安排小说情节时,大都采用了天—地—天结构形式,即小说情节以“天界”神仙活动或神仙“创生”神话为起首,以主人公“尘世”活动为主体,以主人公功成圆满,回归“天界”为结局。这种结构方式被众多作家普遍采用并非偶然。通过天—地—天结构,小说作者可以借用神仙的“预知性”来统筹安排材料,使小说情节时空跨度极大却始终有理有序。同时,天—地—天结构也使作者得以利用活跃其间的神仙群来推动故事发展,并丰富小说情节。而天—地—天结构的使用,又是与道教神仙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诸种特性密不可分

  • 标签: 神魔小说 小说主人公 小说情节 《西游记》 《封神演义》 道教
  • 简介:壮族麽教是以布麽为其神职人员、以司麽为其主要经典、以古麽为其主要宗教活动的壮族原生性民族民间宗教.当前壮族麽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壮族 麽教 现状
  • 简介: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译不下三十余种。净土思想,早已发生。东晋时代道安(312-385)的弟子慧远(334-416)在江西庐山,与刘遗民、周续之等123人,在般若台精舍阿弥陀佛像前,建斋立誓,结社念佛,共期往生西方。东魏昙鸾(476-542)修习净土法门,昼夜专诵《观无量寿经》,并作《往生论注》二卷,阐明净土教义,奠定了后世净土宗的基础。念佛一法,普摄群机,全收利钝。古德称念佛法门:“城径中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圆顿中最极圆顿。”明代蕅益大师赞扬《大乘无量寿经》说:“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华严》奥藏、《法华》秘髓,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皆不出于此矣。”印光大师亦说:“九界众生离此法,上

  • 标签: 圆融 往生 圆顿 大乘无量寿经 念佛法门 慧远
  • 简介:印光法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颇有作为的一位高僧.他以爱国爱教的精神,对儒教与佛教的关系、宗与教的关系,特别是对净土宗的思想理论和修行实践都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作出了不朽的贡献,故被后世尊为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

  • 标签: 印光法师 生平行履 思想特色 五台因缘
  • 简介:圆瑛法师(1878—1953年),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俗姓吴,名亨春,出生于福建吉田县端上村。5岁时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圆瑛自幼聪颖过人,稍长渐感身世孤零。17岁时欲出家,为叔父所劝阻。19岁患大病,愈后投鼓山涌泉寺出家,次年依鼓山妙莲和尚受具足戒。此后潜心习禅,历参东南诸尊宿,派承二家,既是临济宗第40世,又为曹洞宗第46世。晚年则禅净双修,号三求堂老人。法师1911年在上海被推选为“中国佛教总会”参议长,1917年当选宁波佛教会会长,1929年在上海被选为中国佛教会会长,此后连任主席、会长7届。

  • 标签: 圆瑛法师 佛教 对联 宗教研究 宗教文化
  • 简介:苏轼(1037—1101)宋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嘉祐进士,曾因反王安石新法,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儋,卒后谥文忠,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崇佛禅,为著名居士。

  • 标签: 居士 东坡 “唐宋八大家” 家人 翰林学士 王安石
  • 简介: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中国大陆佛教的发展过程,介绍了赵朴初提出人间佛教理论的时代背景,然后,从赵朴初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内涵、主要贡献及其特点等方面,探讨了他对人间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及其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 标签: 赵朴初 人间佛教思想 1978年 新中国成立 继承与发展 发展过程
  • 简介:元世祖忽必烈在即位前,即邀请西藏地区的名僧帕思巴东来,他即位后,即奉之为帝师,命掌理全国佛教,兼统领藏族地区的政教。在种族等级森严的元代社会,喇嘛僧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元代佛教管理机构宣政院的长官也主要由喇嘛教的国师来担任。作为南方的汉地僧人,在当时社会僧人群体中的地位最低,主要在南方弘布的禅宗之境况自然可以想见一斑了。加之后来产生了佛道之争,

  • 标签: 禅学思想 佛教 中国 宗教信仰 高峰原妙禅师
  • 简介:黄檗希运(?-855年),闽人,是南宗禅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一位禅学宗师。他的以《传心法要》、《宛陵录》为代表的禅学思想,是继《肇论》、《大乘起信论》之后佛教中国化的又一座理论丰碑,对中国禅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禅学思想 《大乘起信论》 佛教中国化 智慧 黄檗希运 《肇论》
  • 简介:圣神降临后,宗徒们开始奉行他们的使命,出外宣讲耶稣的生平、言论、训诲、和他因奉献牺牲所带来的救赎讯息。他们同时为耶稣作证,收纳皈依者,组织并努力发扬这初生的教会。他们所宣讲的内容,便是所谓“口授的福音”,或“口头传授”。

  • 标签: 宗徒 圣保禄 玛窦福音 皈依者 马尔谷福音 若望福音
  • 简介:一、引言,天主教有七大圣礼,而基督教新教只有两大圣礼,即洗礼和圣餐礼。改教先导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主张圣礼包含两件事:上帝话语的应许和圣礼的媒介,而媒介本身,如洗礼中的水和圣餐礼中的饼和酒本身不是圣礼。圣礼必须是经由上帝设立,再加上他的应许之礼仪。应许是指领受圣礼的人必须藉着信心领受罪得赦免,得着上帝所赐的应许。约翰.力口尔文(JohnCalvin,1509—1564)则认为圣礼是上帝给人的表记,以证实他的应许是可靠的。

  • 标签: 基督教 圣餐礼 神学意义 上帝
  • 简介:比利时王国位于欧洲西部,隔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人口总数为9,857,721人(1985年1月1日),其中93.2%为天主教徒,是个以天主教为主要信仰的国家。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佛教开始在比利时传播。其时,比利时就已拥有一个佛教会,成员数十人,每月集会弘法,而且时常举行佛教教义讨沦会。这个佛教会有一个佛教图书馆,并由会员基勒居士(MrMauriceKiere)发行会刊。到1967年日本曹洞宗传入比利时。1971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又成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在欧洲的传播、活动基地和研究宁玛

  • 标签: 日本曹洞宗 宁玛派 比利时人 佛教会 佛教教义 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