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身在茅台,读诗阅文,自觉不自觉地便关注起诗文中的茅台。特别是阅读地方文人的诗文,不经意便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资料。

  • 标签: 茅台 祭祀地 先人 不自觉 诗文
  • 简介:满族的家族祖先祭祀活动仍然保留很多传统习俗。续谱针对父系血缘关系,家神祭祀针对家族神灵系统,作为满族穆昆(家族)文化的一个范式,二者储存、传承的是族人与两套祖先关系的知识、人神之间与人们之间关系的秩序、群体性质、群体生活规则、个人道德约束等等信息。关于满族家祭祖先的理解应该是一种当地人的本土思维和民族志学者解释的产物,通过仪式类型的分析、叙述,或许可以传达出满族祖先信仰的某种真相。满族家族祭祀活动已经与其古老的传统有了差别。

  • 标签: 满族 穆昆 续谱 家祭 萨满
  • 简介:本文对神岳中岳庙承担的国家祭祀进行系统梳理,就中特别探讨道教在中岳庙的国家祭祀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由道教渗入中岳庙的国家祭祀仪典一事,可以看出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涉个体宗教信仰,而且也体现在国家政治文化等礼制层面。

  • 标签: 中岳庙 全真教 国家祭祀
  • 简介:@延参法师:关于活取胆,问题不在于用什么方法,或者舒服不舒服,关键在于人类对动物的态度,竭泽而渔的疯狂利用,面对自然的狂妄白大,那些口口声声说提高了狗熊生命价值的人,人心怎能比狗熊苦胆还苦,都老大不小的人了,说出每一句话来,实在要掂量掂量。

  • 标签: 生命价值 狗熊 法师 疯狂 人心
  • 简介:原始宗教祭祀舞蹈是红水河流域壮民族舞蹈及信仰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原始舞蹈文化的遗存,是舞蹈的历史积淀。文章阐述了红水河流域壮族具有特色的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在祭祀仪式中,巫师有形的身体动作与无形的神灵世界相沟通。原始宗教祭祀舞蹈具有民俗性、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和传承性等特征以及健身娱乐价值。这些舞蹈与传统体育结合发展,在壮族传统舞蹈中占据主导地位,对人类社会生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有着深刻的影响。

  • 标签: 红水河流域 原始宗教 祭祀舞蹈
  • 简介:祭祀仪式中祭品是人与鬼神沟通的重要媒介。祭品作为供奉神灵的"物"具有神圣性,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物"具有世俗性。从神圣性的向度来看,祭品通过祭祀仪式赋予的象征和祭词实现了向鬼神的供奉。从世俗性的向度来看,祭品供奉以后表达了人们现实中的诉求,进行了人与鬼神的交易互惠,实现了实际生产生活中"物"的目的。祭品体现了神圣与世俗的互构。针对不同的鬼神供奉不同祭品,赋予不一样的象征意义,陈述不同的祭词,其本质是人认识自然和认识社会规律的集中反映。

  • 标签: 祭祀仪式 祭品 供奉 倮倮颇
  • 简介:彝族先民在生存斗争中构筑了人神共处的信仰世界,其宗教信仰反映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本文考察了反映的云南撒尼支系彝人的原始信仰,分析了其宗教祭祀活动的特征,讨论了古代撒尼人对神灵依赖与超脱的矛盾情结.

  • 标签: 《普兹楠兹——彝族祭祀词》 宗教信仰 云南 撒尼人 祭祀活动
  • 简介:在田野调查基础上,以广东新兴县梭榔七乡六祖轮斋习俗为例,探讨习俗仪式背后的信仰共同体的形塑与村庄联结过程。民间社会以禅宗六祖慧能作为信奉对象,形成特定的祭祀活动与供奉规则,构成相对独立的祭祀范围。随着六祖信仰的传播,不断有村庄借助历史记忆建构人神之间的契约关系,合法加入供奉慧能的轮斋圈。为了满足民间祭祀需要,出现了"坐坛"与"巡游"的神像分工,并延展出相应的内外祭祀圈层。轮斋圈层的建立联结了不同的村寨人群,促成新的地域共同体的整合。

  • 标签: 六祖轮斋 慧能信仰 社会联结 祭祀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