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2 个结果
  • 简介:根据世尊之正法、律,一切诸法的性质是本来如此的,它具有稳定性(法住)、不变性(法定)、普遍性(法界)、同一性(法如)、自然性(法尔)。换一句话说:“法”即是真理、真如实相。“法”是宇宙人生所固有的普遍真理与自然法则,“法”并非为任何有情(包括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天与人)所创造,不为任何有情所控制,也不随任何有情的意志所转变,人们只能通过智慧去发现它、认识它、觉悟它。

  • 标签: 佛法 真理 实相 真如 普遍 根据
  • 简介:我认为,对我们而言,培养对他人的慈悲心是完全必要的。毋庸置疑。慈悲心是菩提心的精髓,是菩萨的态度。这是最平坦的道路,最惬意的禅修。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哲学上、科学上,也没有心理学上的反对意见。只要具足菩提心,东西方就不会再有冲突和纷争。这条路最平坦、完美无缺,绝对简单可行,没有任何把人引入极端的危险。没有菩提心,一切都不会正常运转。首先,你的禅修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你也就绝不可能觉悟。

  • 标签: 菩提心 佛法 圆满 反对意见 正常运转 慈悲心
  • 简介:<正>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印度,于两汉之际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东汉、三国、西晋时期是佛教初传我国内地并逐渐扎根发展的重要时期。

  • 标签: 佛教 西晋时期 佛经翻译 印度 儒家思想
  • 简介:什么叫应所住而生其心?【原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牛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标签: 量子 人生 佛法 菩提 菩萨
  • 简介:佛法近来似乎有渐呈萎缩的现象,每一个法师及有心的居士都想如何可以振兴佛法。海外的法师和居士们,都很希望将佛法转移到新大陆的美国来发扬。这是非常艰巨的工作,但是应当怎样着手呢?佛法是一种宗教,宗教须适应社会。佛法的好处甚深,

  • 标签: 佛法 宗教经验 居士 应当 是非 法师
  • 简介:“从尘世到佛门,佛法对我影响很大,不止是信仰,我觉得佛法就是我的生活,它就像是从我的心里走出来的一样,一步一步地跟我拉近距离。与其说佛教是一种宗教,不如它就是佛陀的教育,让我们从外在世俗化、物质化的东西回归到自己的内心,这或许就是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所说的‘努力会是,守本真心’吧。”

  • 标签: 佛法 生活 近距离 世俗化 物质化 宗教
  • 简介:佛教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其实践性的功能——以方便智慧度众生,它是在传法的过程中,以“心灵对话”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在浩瀚的佛教经典中,均有一个典型的表现特征——心灵对话,那是为众生答疑解惑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也是佛教独有的特色之一。

  • 标签: 心灵对话 艺术 佛法 佛教经典 表现特征 平等对话
  • 简介:“不好意思了,这几天太忙了,胡子都没有刮。”47岁的明舒法师捋了捋自己略微有些花白的胡子,不断地向记者抱歉。近两年来,这位来自重庆的出家人几乎每天都忙于寺院的修缮工作。而他身后的寺院——宝鸡金顶寺,也正如寺院名字所呈现的那样,逐渐重现出自己的光芒。

  • 标签: 高考状元 佛法 修缮工作 寺院 法师
  • 简介:太虚大师是中国近代佛教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最受人们尊敬和怀念的一位划时代的佛教领袖。他是集佛教思想家、改革家、教育家、传教家,高僧和诗人于一体的杰出僧人。他一生致力于复兴佛教、整顿僧伽、提倡佛教三大革新,倡导“人生佛教”。在传统佛教根深蒂固下,虽重重阻力,但他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坚持真理,以大无畏的精神,一生不屈不挠,不折不扣的为佛教舍身奋斗,

  • 标签: 太虚大师 境界 内证 佛法 中国近代 坚持真理
  • 简介:在五台山台怀镇东北2公里处,有一座被苍松翠柏掩映着的宏丽古刹,它就是名列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的碧山寺。碧山寺亦名普济寺、北山寺、广济茅蓬,创建于北魏,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重建成一大丛林。今天,碧山寺仍以建筑宏伟、古迹颇丰、香火旺盛和高僧辈出而著称于五台山。碧山寺之所以能有今日之盛况,皆得力于心系佛法的有为高僧因修和尚的勉力撑持。

  • 标签: 五台山 法师 佛教文化 佛法 高僧 土地改革运动
  • 简介:佛法讲心身不二,“心恼故众生恼”,心理上的烦恼,能引起身心失调,导致疾病。《佛说医经》列举十种病因,其中忧愁、嗔恚二种为不良情绪,纯属心理原因,淫佚(纵欲)也与心理有关。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证明,过度的紧张、压抑、抑郁、悲痛、焦急、孤独、恐惧等心理反应,

  • 标签: 忧愁 心病 现代医学 心理反应 紧张 抑郁
  • 简介: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经历了多少次历史性的考验,光照千秋,历久弥新。但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科技日益昌明,社会不断进步,佛教这一古老的文明是否仍有其普遍适应的价值和独特的功用呢?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一个关系到佛教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如何契理契机地拓展弘法层面的大问题。我们觉得,在这时代大潮的冲激下,每个佛弟子一方面应作佛法理论上的探究,树立般若正见;一方面应在行持上为现代人提供活泼鲜明的菩萨行榜样,将佛陀应世的本怀昭明于世,让菩萨精神的雨露洒满人间。

  • 标签: 佛弟子 超常心理 弘法 现代文明 宗教与科学 禅定
  • 简介:佛法的总纲是戒、定、慧三学。修学佛法的次第是持戒修定,开发智慧。所以,又叫此三学为三增上学。所谓戒,是戒律,防非止恶叫做戒;所谓定,是禅定,静虑澄心叫做定;所谓慧,是智慧,研真断惑叫做慧。戒定慧三学应以先修习戒学为基础,所谓由戒资定,依定发慧。戒为定慧之基,定生后,戒即与之相应而成为定共戒;慧发后,戒即与慧相应而成为道共戒。三学之中,戒学为首,可以知道戒律在佛教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故《华严经》上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学佛的目的,就在于求解脱、了生死,证得无上菩提,所以无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部必须以戒为师,以严持戒律为根本;如舍此求定慧,无异舍本逐末。

  • 标签: 佛教协会 戒律 中国佛教 佛法 五台山研究 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