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言中国佛教史,不能不知禅宗,言禅宗则不能不知六祖慧能,言慧能则不能不知南华禅寺。盖禅宗是使印度佛教彻底中国化之宗派,它融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自慧能后一花五叶,烂漫神州,成为活力最强、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佛教宗派。今日汉地佛寺

  • 标签: 佛教 禅宗 传统文化 南华寺 慧能
  • 简介:生大帝姓吴,名李(音tao滔)也称吴真人、大道公、吴真仙、花轿公及英惠侯。宋代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人,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卒于景祜三年(1036年)。吴李是一位信奉道教的民间草药医生,因攀崖采药时不慎跌落深渊身亡。他治病时无论病人贫富贵贱,皆济世为怀。死后受人怀念崇拜,被称为“健康保护神”。在福建同安和漳州分别建有白礁慈济宫和青礁慈济宫,为闽南第一大民间信仰。

  • 标签: 中国 台湾省 宗教信仰 保生大帝 道教
  • 简介:在近代中国外交史以及基督教传教史上,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华的教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近代中国的历次教案与教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天主教和基督教内部本地化进程的迟缓与教权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教权将教会置于近代西方殖民主义政治的构架之内,因此,中国社会各阶层以及教会内部各类人士对保教权也有过不同的理解和看法。

  • 标签: 基督教 中国 保教权 法国 意大利
  • 简介:在天堂的众圣人中,我最喜爱和热心恭敬圣母玛利亚及大圣若瑟;此外,就是圣女婴孩耶稣德肋撒。圣女小德肋撒以单纯诚挚的爱发明了“神婴小路”,她虽然仅有24岁短暂的生命历程,生活在隐修院中,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灵修方面的佳言懿行,她深受我们的敬爱,她的德表值得

  • 标签: 德肋撒 圣女 圣母玛利亚 隐修院 圣保禄 成圣
  • 简介:吴卒是泉州同安县白礁乡(今漳州龙海市)人,生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自幼家境贫寒,长大后立志学医,慈怀济世,拯救苍生。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所治之疾,不旋踵而去,远近以为神医”“无问贵贱,悉为视疗,人人皆获所欲去”,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后因采药不幸坠崖受伤致死,卒于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享年58岁。家乡父老念其救治民众之功绩,无不“追悼感泣,争肖像而敬事之”,建庙奉祀。

  • 标签: 保生大帝信仰 台湾省 传播过程 中国 家乡神明 医神
  • 简介:克幽禅师为中唐川东名僧,与唐无住禅师、神清禅师等同为无相禅师嗣法弟子。本文对其生平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中的一些疑点进行了辩正。通过考证,本文认为,克幽并不是唐无住。而散见于地方文献中的有关克幽禅师的史料,正可补中唐时期禅宗正史之不足。

  • 标签: 克幽 无住 禅宗史
  • 简介:2015年11月30日,圣安德肋庆日,天主教济南教区辛甸堂区庆祝堂区主瞻礼。

  • 标签: 教区 济南 天主教
  • 简介:2014年4月28日,经江南烟雨洗涤后的南京城被轻柔的云朵笼罩着,明媚的阳光偶尔透过云层,光顾万物。南京紫金山灵谷公园无梁殿前,一改往日的清静,佛音缭绕、钟声悠扬,人声熙攘而又井然有序,

  • 标签: 南京 纪念 紫金山
  • 简介:丁福(1874—1952年)字仲祜,号梅轩,别号畴隐居士,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位奇人。佛教界人士一般都知道他编撰有一部《佛学大辞典》,其实他的治学范畴遍及哲学(包括佛学)、经学、史学、文字学、考古学、医学、钱币学等多方面,且都做出了惊人的成就。

  • 标签: 治学方法 丁福保 求真务实 中国 近代学术史 佛学
  • 简介:Ⅰ.修道团体的共融基础1.圣三奥秘:圣三内,三位相互毫不混淆,却又是一个天主的神圣奥秘启示我们如何在爱的关系中达到完善;2.圣经中爱的诫命,参见《若13:34-35;若一4:21》。Ⅱ.天主由于爱,为了爱而创造万物

  • 标签: 韩国 天主教 大邱保禄会 朴玛利露茜修女 讲稿 修道团体
  • 简介:笔者高中遭逢三年困难时期,体质大亏,大学时乃特别注重体育锻炼,留心养生知识。壮年翻到道藏中的养生资料,就有一种邂逅老朋友的感觉。全国气功热期间,我也曾按图索骥,试着放松、入静,也似乎找到一点气感,以及某种虚化感,但说不上有什么明显的锻炼效果,似不如作作操、打打拳、跑跑步的痛快。最扫兴的是,参加过一些“带功”的报告会,当大师的话音震荡,引得大群虔诚的听众如醉如痴,都承认有异常感觉的时候,我却微澜不兴,甚至有不甘心的气功师把手贴近我的身体反复试探,我也毫无感应,只好自认鲁钝,永作门外汉。其后再研究道教,不免要按照常人理解的科学逻辑,对道教养生作些考究,历年以来,略成条理,因草此篇,号为门外谈,祈得高明教正。一、养生与道教的关系“养生”就是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养生”一词初见于《庄子.养生主》,其中说到文惠君听庖丁讲“解牛”之以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这里所谓“生”,指人的生命体及其生命力。养生本是人类的共同需要,医术就是从人类的养生实践中发展出来的。医术主要是用药治疗已病之身,但也包括未病之先的保健预防;一般养生主要是未病之先的保健预防,但在实践上,养生和治病的过程往往互相交织,而养生的...

  • 标签: 养生术门外 道教养生术 门外谈
  • 简介:道教认为人体各组织器官乃至最微小的机体均有神灵,这就是身神,而每个神灵均有各自不同的姓字、状貌、服色。如能存神于体内则身体安康;若为外物诱引,神灵出游则身体多病;如果身神不存则生命消亡。因此,欲祛除病邪,延年益寿,就要存守身神,使神不外驰;若神外游,则需要存思使之回归于形体;如欲长生成仙,则必须运用许多复杂的存思方法

  • 标签: 道教 存思修炼术 道家思想 《太平经》 神仙信仰
  • 简介:辟谷,又称绝谷、却谷、断谷、却粒。原为道家修炼养生、祛病之,后佛、儒、医诸家都修此道。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献即有“却谷食气”论述,这是我国发现有关辟谷最早的记录。

  • 标签: 道教 辟谷术 养生 自养代谢 “天人合一”思想
  • 简介:存思是道教最具特色的修行法术。本文仔细归纳分析了道教存思的各种类型,并总结了存思的养生价值。

  • 标签: 道教 存思术 养生
  • 简介:应台湾高雄县凤山市镇南宫邀请,以中国道教协会赖荣副会长为团长的一行六人,于5月14日至28日赴台湾参访。此次访问,主要是参加高雄镇南宫"纪念吕洞宾(纯阳帝君)诞辰1212周年和文昌帝君神像安座"等道教活动。5月15日上午,参访团全体成员出席了镇南宫"庚寅年吕祖文化暨永乐宫碑文、北京中国道协道教藏书展开幕典礼暨99年度考生祈福法会"。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副会长 台湾地区 道教宫观 高雄 台北
  • 简介:北宋一统,生产发展,在城市造成一种享乐文化。宋元时期,享乐文化为阴丹提供了土壤,上层社会为阴丹提供了空间,道教的世俗化为阴丹增加了信徒和传播者。陈抟易学给宋元参同阴丹带来了理论推动。宋元时期性禁锢强化的趋势对遏制阴丹的传播,作用很有限。

  • 标签: 宋元社会 阴丹术 享乐文化 陈抟易学
  • 简介:2016年10月12号下午,作为“第十九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宁波大会”的重头项目,“法千秋,一脉相承——东北亚佛教交流的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在宁波泛太平洋酒店成功举办.在研讨会上,中韩日三国佛教代表们深情地缅怀了将三国佛教友好交往生动形象地比喻为“黄金纽带”的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回顾了三国佛教友好交往的历史,并且都一致肯定性地指出,中国佛教作为东北亚佛教的源头,中国佛教对于韩日等国的佛教具有法之恩,韩日等国在古代都先后接受了中国佛教,因而中国佛教在东北亚的佛教友好交流中发挥着非常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 标签: 一脉相承东北亚 东北亚佛教 乳千秋
  • 简介: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造纸和印刷很早便走向世界,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广泛传播到西方,同时西方文化也传入中国。中国的造纸最早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据记载,伍麦叶王朝(661—750)覆灭后,造纸由中国传入。

  • 标签: 中国文化 造纸术 印刷术 《古兰经》 传播 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