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干细胞来源的伦理争论,提出了如何看待“胚胎道德地位”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有三种观点,它们分别从生物性、理性功能以及人的潜能性来界定胚胎的道德地位。通过对三种观点的分析,本文强调坚持人的尊严原则,是推动新兴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和归宿。

  • 标签: 胚胎 胚胎干细胞 生命伦理
  • 简介:社会舆论往往对教师有较高的道德期待,希望教师有美德,能够为人师表。但教师往往会把自己仅仅看成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把知识和技能教育看作自己当然的职责,而放弃自己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教师在何种意义上承担道德教化的责任,在何种意义上具有道德实践的主体地位?对此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 标签: 道德实践 教师 实践主体 社会舆论 为人师表 技能教育
  • 简介:<正>去年11月2日,我随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去日本东京参加第二次中日实用伦理学讨论会。会后,应日中协会、中国研究所、汤因比市民之会、日中人文社会科学交流协会,日中技术友好会五个团体的邀请,又进行了一周学术交流活动。这次在日本的学术访问使我感触良深。(一)中日第二次实用伦理学讨论会11月2日上午八时,中日双方学者(中方8人、日方18人)进行了简短的开幕式后。随即用一天的时间进行了家庭伦理问题的讨论。首先由我作了题为《对我国当代青年的爱情、婚姻、家庭现状的分析》的发言。我在发言中讲,进入八十年代后,中国青年爱情观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选择对象的标准注意精神生活、注重知识文凭学历、注重以真正

  • 标签: 访问记 日本学 实用伦理学 性道德观 义利观 人文社会科学交流
  • 简介:物种是否具有道德地位以及具有什么样的道德地位与物种是否具有本质以及具有什么样的本质有关。“物种个体论”是不成立的,由此,物种不具有如生物个体那样的道德地位。“物种多元论”否认物种具有“自然类”的本质,因此,物种也就不具有“类”意义上的道德地位。“关系本质主义”不是真正的本质主义,由此也不能给物种道德地位的确立以确实支持。只有“内在生物本质主义”之“理想的‘DNA条形码’”,才能作为物种的“真实本质”,由此也才能使得物种具有内在的、天赋的价值,并据此拥有道德地位。维护物种的道德地位,就是维护这样的本质。鉴于物种的其他概念而伦理地对待物种,不是基于物种自身拥有相应的道德地位,而是基于物种之成员及其环境所拥有的相应的道德地位

  • 标签: 物种 本质 道德 物种歧视 权利
  • 简介:从生物学哲学的角度看,人胚胎具有重要的生命价值和一定的人格性,同时人胚胎也具有工具性和一定的物性,人胚胎的伦理地位具备"人"和"物"的两重性,二者是互补的。人胚胎是世代交替的一个过渡环节,是人类存在的特殊形态,具有发育为人的潜能。胚胎相对于一个物种的整体生存而言,它只是人类种族整体生存的一个环节和部分,只是实现世代交替的一个工具,因此人胚胎具有工具性。可以利用人胚胎开展医疗和科研工作,但应当进行严格的限制和监管。

  • 标签: 人胚胎 生物学哲学 生命价值 伦理地位
  • 简介:主体价值在经济与道德关系中的地位杨一民,杜建国一有些人在对经济与道德关系的审视中,总是难以走出“二律背反”的两难处境,似乎经济与道德的一方发展必以限制对方的发展为条件。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究竟是以经济为主而使道德屈从于经济的发展呢还是相反?从形式上看,...

  • 标签: 经济与道德 主体价值 价值主体 伦理观 市场经济体制 实践活动
  • 简介:<正>全国首次健康道德学术讨论会于今年3月7日至10日在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1990年重点学术活动之一。会议由该学会学术交流委员会主持,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会长杜治政教授出席了会议,并作了学术演讲。大会专题发言和报告之后,与会代表着重就健康道德的概念和原则,健康道德与社会、环境和人群保健,健康道德与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

  • 标签: 健康道德 学术讨论会 医学伦理学 医学道德 中华医学会 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 简介:201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吉首大学哲学研究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差异.慈善.和谐"全国经济伦理文化学术论坛在湖南吉首大学举行。来自湖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吉首大学的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论坛,与会人数30余人。

  • 标签: 经济伦理研究 学术论坛 伦理文化 和谐 慈善 上海师范大学
  • 简介:<正>去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五日,由中国伦理学会、陕西伦理学会、宝鸡师范学院和宝鸡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发起,在宝鸡师院召开的“中国传统道德的分析与评阶”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化关系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关于中国传统道德的界定问题

  • 标签: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 分析与评价 学术研讨会 雅文化 俗文化 和谐精神
  • 简介:2007年9月22日-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举行,来自全国伦理学界、经济学界、企业界以及政界等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34篇,围绕“企业伦理与和谐社会”这一主题展开了极富成效的热烈讨论。

  • 标签: 全国学术研讨会 和谐社会 企业伦理 研讨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
  • 简介:虽然真理不仅在于方法,但探讨一种达致真理的方法仍然是哲学头等重要的事情。什么是伦理学研究最为合宜的方法?怀着此一问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近三十位学者于2017年12月25日共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参加了由中国现象学学会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现象学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现象学 伦理学 上海 大学哲学 理学研究
  • 简介:2013年全国哲学伦理学博士后学术论坛于6月26-27日在湖南师范大学举行。该论坛由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伦理学研究》杂志社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8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了论坛。

  • 标签: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哲学伦理学 学术论坛 湖南师范大学 博士后研究人员 综述
  • 简介:本体论上的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价值论上的人则是一种超越存在高于存在的应当之物。归依存在是人的根性,归依人是“我”的根性。“我”是通过看、思、做来跨越“我们”、“你”、“他”等站点而成为人的。“我”面临的根本问题是“作为人我应当做什么”和“对于人什么是有价值的”。这也是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 标签: 伦理学 存在 “我” 接触方式 价值
  • 简介:2001年9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韩国研究中心和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中韩日家庭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这是中韩日三国学者在家庭伦理领域的又一次交流与合作.会议就经济全球化对东亚传统家庭伦理道德观的挑战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 传统家庭 交流与合作 主办 家庭伦理 回顾与展望
  • 简介: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是在中国封建道德已经解体,资本主义道德无力解救中国近代以来所发生的深刻的道德危机,而中国人民又迫切需要一种既能反帝又能反封建的伦理思想武器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开始的.在20世纪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出现了三次大的理论飞跃,产生了三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伦理思想、邓小平伦理思想和江泽民伦理思想.这三大伦理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实现了中国化的伟大转化和中国伦理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化.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生发展,既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中国化的新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更开创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将中国伦理文化发展到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发展阶段.

  • 标签: 20世纪 中国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 理论成果 历史地位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伦理学创新与发展”学术交流研讨会议于2008年7月22日-24日在山东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培训中心举行,会议由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机构挂靠山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和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此次会议得到了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许多省、市级党校的众多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共有70余人参会,并收到了大量高质量的学术论文。

  • 标签: 改革开放 学术交流 伦理学 研讨会综述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湖南师范大学
  • 简介:“改革开放三十年伦理学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7月22目至24日在山东威海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会议由山东省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机构挂靠山东省委党校哲学部)和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和部分省市党校的专家学者7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伦理学各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和某些前沿、热点、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体现了会议主题和伦理学工作者的责任取向。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改革开放 伦理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湖南师范大学 精神文明建设
  • 简介:2011年4月15日至17日,"经济伦理与社会发展——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韩国和全国各地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100余篇。上海师范大学校长李进,中国伦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韩国伦理学会会长、韩国全南大学金荣泰教授出席开幕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上海师范大学 经济伦理学 中韩 社会发展 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