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国外医学伦理学题李尧一、手术刀别切掉病人权利二次大战后,医学界仍然存留着重视群体甚于个人的倾向,即医师处理病情、病理之余,常忽略个人。世界医师协会总会于1964年宣布,施于人类的一切临床实验必须获得当事人“自发性的同意”。此理念后来延伸到一般医疗行...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安乐死 绝症病人 医生与病人关系 隐瞒实情 人工呼吸器
  • 简介:<正>中华医学会伦理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全国医学伦理学第五次讨论会于去年10月14日至18日在西安召开,全国共有400位代表参加,收到论文170篇。中国伦理学会会长罗国杰、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王树奇参加了这次会议,应邀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以日本医学哲学伦理学会会长杉田勇教授为首的代表团、加拿大安大略的林奇教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的郭罗夫·潘斯教授等国际友人。大会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医德原则、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医学道德、医疗卫生承包责任制与医学道德、卫生资源分配中的医学道德、各种特殊人群(老年、儿童、残疾人、干部)卫生保健中的道德、“安乐死”死亡标准、“尸体解剖”、“人工受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医学伦理学 医学道德 医德原则 医务人员 商品经济
  • 简介:转化医学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在向生物医学研究众多领域迈进,它既给人类带来治疗疾病的希望,也引发了许多备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伦理问题。本文围绕转化医学研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知情同意、分配公正、群已关系、利益冲突等问题进行了伦理分析和论证,以期使转化医学在其运用领域能够不断取得成功并造福人类。

  • 标签: 转化医学研究 伦理问题 生物医学
  • 简介:<正>一、谈及医学伦理思想的中医医籍我国的传统医学非常重视医生的道德修养,历史上有很多医籍中都谈及医生道德问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有《疏五过论》和《征四失论》篇,通过讲述医生临床治疗中容易犯的过失,指出医生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

  • 标签: 中医学伦理 医生 古代医家 吴瑭 太医 孙思邈
  • 简介:<正>医学伦理学作为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在美国学术界颇受重视,蒂洛的《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一书对此有专章论述。本文拟根据该书提供的线索,扼要介绍美国学者关于医学道德的主要观点(本文引语,均出自该书),以窥美国医学伦理学之研究概貌,以供国内研究医学道德时批判借鉴之用。(一)研究范围和一般原则蒂洛认为,医学道德实质上与这一问题有关,即如何确立和保持病员、病危者与健康人、医务人员之间的人命攸关的道德关系;以医学道德为研究对象的医学伦理学,不但要研究选择“治疗”手段的道德方式,而且要研究在交往关系中应如何“对待”病人。蒂洛具体列举了医学伦理学的研究所应包括的问题,对无可救药的垂死病人的治疗,停止治疗、听任病人死去(“听任死亡”),征得病人同意杀死病人(“仁慈赐死”),未得病人同意而杀死病人(“仁慈杀死”);对病人的行为控制,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人体实验 行为控制 道德关系 主要观点 学术界
  • 简介:佩莱格里诺在反思当代医学伦理学的社会建构主义路径和后现代程序伦理建构路径的基础上,立足医学哲学对医学本质、医学目的的确认和医学基本概念的澄清,建构其医学伦理学理论。佩莱格里诺基于医学哲学建构的医学伦理学是充满内容的内在于医学的伦理学,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 标签: 佩莱格里诺 医学哲学 医学伦理学 医学本质 医学目的
  • 简介:从教育学意义上理解,“医患冲突”现象的发生关乎医患关系主体行为养成的教育环境,其形成是医学伦理教育在育人与形塑社会教育功能上双重阙失的直接后果。“医患冲突”现象折射出当下医学伦理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尴尬”的教育定位与关系“错置”、教育“知识化”倾向与能力教育的偏废、理论课程设计不合理与实践课程流于形式、教育方法单一与教学关系的失衡等。以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为目标,通过医学伦理教育的再定位、教育模式的转换、课程设计的合理化以及教育方法的创新,可以提升医学伦理教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医患冲突”。

  • 标签: 医患冲突 医学伦理教育 问题 改进
  • 简介: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导致其公正观有所差异,但中西公正观都与当代医学公正伦理的基本精神相一致,都是处理当代医学公正问题的理论基础。当然,中西公正观是分别蕴含在以各自特有的概念系统构筑成的整个伦理体系之中的,两者的基本特征是有差异的。中国文化的公正诉求是以美德为中心的个人正义,以仁、义、礼、智、信为主体架构。西方公正观则强调德性和制度,完美的德性赋予人以善和正直,因而人人都拥有公正之完美德性,分配行为和交往行为都互利互惠,如此必然形成公正的社会秩序,使公正得以真正实现。讨论中西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公正观在医疗资源分配上的表现,在当下应该聚焦于这样一个基本视角:医学公正是一个社会最基本、最低限度的道德,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医学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是卫生保健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医疗秩序的最低标准和必要条件。合理安排医学公正制度,有利于消弭社会群体之间的隔阂,减少医疗纠纷,增进社会和谐。

  • 标签: 美德 德性 公正观 医学公正
  • 简介:自由主义强调私人的自主权利,主张通过公民选举精英的民主模式来治理国家。在对个人自由的看护上,它寄希望于精英们的德性。相反,共和主义把民主视为一种整合社会的政治性组织,这种组织以全体公民的道德和伦理自觉为基础。哈贝马斯指出,自由主义赋予民主的规范性意义太弱,而共和主义赋予民主的规范性意义则太强,不具有事实上的生命力。据此,他提出了商谈民主概念。商谈民主是一种中立性的民主,它既对自由主义的私人自主权利保持开放,同时也积极吸纳共和主义的公民道德和伦理主张。这种中立的德性姿态,使商谈民主有效地调和了存在于自由主义、共和主义民主中的事实性与规范性之间的张力。

  • 标签: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商谈民主
  • 简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全球化潮流、全球发展风险、国际新秩序构建等视角提出的新理念,也是走向世界过程中中国话语和中国声音的典型体现,不仅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还具有深邃的伦理意蕴。它体现了资本逻辑全球化过程中对发展正义的追寻,凸显了多元文明场域中共同价值的守护,彰显了构建国际新秩序中中国的责任和道义担当。从伦理视角透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有助于展现其价值理性和实践诉求。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伦理维度 共生共存
  • 简介: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即开始了社会公共生活,经过千万年的衍生和发展,各社会群体均形成了自我特定的公共秩序规范体系,表现人类特有的德性与理性之美,维系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之际,社会现代化的飞速发展,社会流动的急剧变化,新旧秩序的交融与裂变,迫切需要新的社会公共秩序规约人们的行为,使社会公共生活保持在秩序之中。本文从分析传统到现代,从公共秩序是人类德性之美、人类理性之、社会和谐之基、人类文明之要几个方面揭示了加强社会公共秩序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主要途径,希望引起人们对公共秩序的高度关注,养成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习惯,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标签: 和谐社会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制度理性
  • 简介:在儿童非治疗性医学试验中,充斥着知情同意不完全。尊重儿童作为潜在人类尊严的道德律令要求允许儿童参与试验的同意决定。与此同时,由于儿童自身不具备完全行事能力,基于“最佳利益”将代理权让渡其父母或监护人。而为了确保代理同意和试验的公正性与合理性,需伦理机构介入审核,以起到维护“公共健康”的作用。由此构造出“知情同意’’的条件及其判定的“儿童一代理人一伦理审查机构”的权力角关系。

  • 标签: 儿童非治疗性医学试验 知情同意 最佳利益 公共健康 权力三角
  • 简介:中专卫校教材一本值得推荐的《医学伦理学》金刚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固然是十分重要的,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品德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在当前,一些医生和医疗单位职业道德下滑的情况下,人们更深感建设医德医风的重要性。作为以培养...

  • 标签: 《医学伦理学》 中专卫校 医务工作者 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 生命伦理学
  • 简介:佛教伦理的佛性论为中国人的伦理自觉,即成就人格完善的人、平等与泛爱万物、利他与舍己等奠定了基础。善恶与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造业,个人受报,保证了中国人在伦理道德上将自觉、自重和自愿相结合。成佛的伦理修持则成就了中国人在道德上的自觉、觉他与觉行圆满,它将佛教引向主体,完善人格,并成就了中国人的佛性。这是佛教伦理同中华传统的儒家、道家伦理所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基础的根本方面。

  • 标签: 佛教伦理 因果报应 伦理修持
  • 简介:通常来说,提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或者给出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的范畴,目的是解释或解决社会关系某一方面的某一矛盾,正义问题或者说正义范畴的提出必定也是如此。对于"正义"范畴所蕴含的矛盾,很多思想家、学者早有提示。他们认为,权利和义务构成了正义的两种基本性质,也是我们考察正义概念的两个基本维度。

  • 标签: 权利正义论 人文社会科学 二维 传统 西方 社会关系
  • 简介:传统美德教育谈任洁当前,传统美德教育正在一些中小学、幼儿园乃至一些大专学校中开展起来。让广大青少年一代从中华五千年美德中,得到如何做人,如何处书,如何完善自我、报效国家的启示,无疑是宣传教育工作中一件带有根本性的任务。广而言之,在全社会将传统美德教...

  • 标签: 传统美德教育 道德传统 传统道德 旧道德 青少年犯罪 民族优秀文化
  • 简介:<正>不以私害公皇甫文备和徐有功在一起处理案件,诬告徐有功偏袒坏人,进奏而构成他的罪名。后来皇甫文备被人控告,徐有功以宽大态度审理了这个案子。有人对徐有功说:“过去他陷害您,要置您于死地,现在您反而要开脱他,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说的是个人的怨忿,我遵循的是国家的法令。怎么能用个人的事妨碍国家的事呢?

  • 标签: 有功 文备 处理案件 皇甫 罪名 个人
  • 简介:马基雅利从现实的政治生活出发,深刻洞察到政治事件中的主客分殊、政治情境的生成流变、政治行动的复杂多变,描述了政治行动中善性与恶行的对立统一、相互转化和运动发展,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本文试图通过具体考察马基雅利的政治德性条目,并以仁慈与残酷这一对具体德性范畴为例,揭示马基雅利善恶观的德性效果论实质,并对其善恶观进行评析。

  • 标签: 马基雅维利 善恶辩证法 德性 仁慈 残酷
  • 简介:<正>甘居旧庐王文正作丞相时,宋太宗对他说:“听说你住的房子太简陋,我已经下令为你出资派人建房,建成什么样子都行,你看着办吧!”王文正跪拜后道:“我住的房子,乃先父的旧居,当时修建只考虑能躲避风雨就行了,我现在用茅草盖屋已比先父住的房子强多了,每当

  • 标签: 北宋 王文正 宋太宗 丞相 官职 草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