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正>1945年7月的一天,我从重庆坐飞机到了昆明,去“中国哲学会西洋哲学名著编译委员”(以下简称“哲学编译”或“编译”)工作。这哲学编译,在近代中国哲学界的历史发展中,有它独特的地位。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也可能是仅有的一个以有组织、有计划地翻译、介绍西方哲学名著为宗旨的学术机构,它不仅主编和组织翻译出版了不少介绍西方哲学的好书,也培

  • 标签: 贺麟 北大 西方哲学史 译员 汪子 杂记
  • 简介:<正>近年来,我厂在县经委的直接领导下,正确地执行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工业生产要“稳得住、上得去,走外向,求发展”的指示精神,围绕一要稳定,二要鼓劲,切实加强经济工作的领导;党政工和全厂上下志力于以开发新产品求生存,求发展,抓好技术改造,积极开拓市场,使我厂生产经营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值、销售、税利实现同步增长。

  • 标签: 技术改造 同步增长 开发新产品 求发展 新产品开发 求生存
  • 简介:<正>广东省顺德县桂洲风扇厂是一个乡镇企业,它的产品闯进了国际商品市场,而且站稳脚跟并不断扩大销路,给企业和国家创收了大量外汇。这个厂对国家作出贡献的实践,有力地说明乡镇企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又证明了中共中央“七五”计划《建议》提出的“发

  • 标签: 国际市场 产品 技术力量 乡镇企业 劳动生产率 质量管理工作
  • 简介:<正>1994年9月下旬,广东省精神文明学会与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管理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社会主义新人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一、“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与会者首先探讨了“社会主义新人”的内涵。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新人”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新人”的质的规定性,“四有”是“社会主义新人”的基本特征。一些同志还认为,“四有”不如提“德、智、体、美”较为全面,因为“四有”的规定面窄了些,只反映了“德”和“智”的要求,没有反映“体”和“美”的要求。还

  • 标签: 社会主义新人 思想道德教育 理论研讨会 述要 道德建设 当代青少年
  • 简介:2006年3月20日-22日,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当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罗莎·卢森堡思想及其对当代哲学、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贡献。讨论的专题有:1.罗莎·卢森堡的《资本积累论》及其当代研究;2.罗莎·卢森堡与马克思、列宁;3.罗莎·卢森堡与当代社会主义、帝国主义理论;4.罗莎·卢森堡论世界历史进程;5.罗莎·卢森堡与西方马克思主义;6.罗莎·卢森堡与中国;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当代哲学 卢森堡 研讨会综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 西方马克思主义
  • 简介:<正>1994年9月18日至22日,国家教委在中山大学召开了全国教育系统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现将研讨讨论邓小平教育思想的有关观点略述如下:关于培养目标问题:有的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培养目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培养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另一方面,要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类人才。有的同志认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构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 标签: 教育系统 学习邓小平理论 研讨会 建设者 邓小平同志 接班人
  • 简介:<正>广东社会学学会和中共汕尾市市委、市政府于1994年10月25日至28日在汕尾市主办了“广东社会保障与文明发展”理论研讨。现将研讨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内容相当广

  • 标签: 广东社会 理论研讨会 社会文明 文明发展 汕尾市 社会保障
  • 简介:<正>当前,机械工业还继续面临着严重的困难,有的人对它逐渐失去了信心和兴趣甚至怀疑机械工业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是不是属于“夕阳工业”。前段时间,社会上也有一种倾向,认为机械工业本大、利微、投资回收期长,所以对机械工业的投入不够重

  • 标签: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质量 机械工业 社会效益 现代化
  • 简介:<正>今年七月,有机会应邀参加湖南哲学界发起的在张家界举行的《当代中国哲学》学术讨论,深受启发。时隔数日,还留下深刻的印象,颇多联想。去年十二月,原教育部假广州中山大学,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哲学专业教学改革座谈。座谈会上,代表畅谈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哲学教育和研究工作取得的

  • 标签: 当代中国哲学 学术讨论会 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建设 哲学概括
  • 简介: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国际马克思大会组织者雅克·比岱教授应邀于11月1-5日访问了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并做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论战》、《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自由问题》的学术报告,徐俊忠教授和叶汝贤教授分别主持了会议。在报告中,比岱从分析自己的一般理论(generaltheory)入手,介绍了目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正在讨论的问题。他认为,从马克思对自由主义的批判这个意义上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自由主义 雅克·比岱 教授 学术报告会
  • 简介:为了总结、探讨中国(以至东亚)法兰克福学派研究的成就、问题和需要继续推进的空间,检思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以至东亚)的影响,关注法兰克福学派新近的发展,法兰克福歌德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于2008年9月25—28日在德国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市举办了“批判一理论一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的影响”学术研讨,来自中国(包括台湾)、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4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的德方主办单位是:法兰克福歌德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汉学系、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中方的举办单位是广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本刊将分期刊登数篇论文,以飨读者。

  • 标签: 法兰克福学派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山大学 致辞
  • 简介:2008年5月29日上午,广东哲学学会、广东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研究、《学术杂志社》在省社科联联合举行“纪念实践标准大讨论30周年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专家学者座谈,会议由广东哲学学会会长叶汝贤教授主持。会议开始前,与会者全体起立,向四川汶川地震中的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

  • 标签: 思想大解放 座谈会 解放思想 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 标准
  • 简介:2006年6月10—11日,由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暨庆贺李锦全教授从事教学科研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北京、天津、武汉、南京、成都、石家庄、长沙、合肥、杭州、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20多个省市知名高校、学术机构的学者。会议主题为:以“李锦全先生思想研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承传和创新。现将讨论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中国 传统文化 学术研讨会 教学科研 李锦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