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邓小平看来,科学总结共和国的历史经验,对于理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战略意义。邓小平在关于国史研究的主题、主线和主流,关于国史的历史分期,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两个发展趋向,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基本评价,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问题,关于中苏论战,关于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战略等问题上做出的科学评述,为国史研究提供了指导和参照。

  • 标签: 邓小平 国史 国史研究
  • 简介:为了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李达撰写了《中国现代经济史之序幕》、《中国现代经济史概观》及《中国产业革命概观》等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的论著,分别从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的侵略、传统经济的崩溃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三个维度解剖了中国近代经济史。这些论著不仅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界在中国近代经济史领域的拓荒性研究成果,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崭新范式,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社会的性质、探索革命的道路做了重要理论准备。

  • 标签: 李达 近代经济史 社会性质论战
  • 简介:高尚斌,1956年12月29日(农历11月28日)生,汉族,陕西延川人。享受圜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高校重点学科(中共党史)带头人,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院长、中共党史研究院院长,延安大学教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延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延安大学职称评定委员会政治经济组组长、学术评定委员会分委会主任,中田现代史学会理事,陕西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陕甘宁根据地史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

  • 标签: 中共党史研究 高尚 专家 学术委员会 中共党史学会 延安大学
  • 简介: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85载的光辉历程,这八十多年的峥嵘岁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则是其开端,述评国外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借“它山之石”,搞好我国自己的中共创建史研究,在彼此交流中相得益彰,而且可以对国外研究中一些失之偏颇的地方进行探讨。本文拟对国外中共创建史的研究状况进行厘清和梳理,以期对国内中共创建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国外研究 述评 光辉历程 中国社会 相得益彰
  • 简介:历史问题是改善中日关系的长期性障碍。安倍首相来华访问后,中日双方决定“年内启动中日学术界共同历史研究”。笔者认为,应将中日共同研究历史与改善教科书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实两国共同研究历史的活动。但二者的结合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艰巨性与快捷性并存,困难与机遇同在。克服艰巨性、抓住快捷性的关键在于,为中日共同研究历史活动制订双向改善教科书原则。即通过共同研究改善中日两国的教科书。此活动具有促进战争受害国与战争加害国之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 标签: 共同历史研究 中日历史和解 教科书问题 历史认识
  • 简介:在开拓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新境界、谱写强军事业新辉煌的伟大时代,学习领会邓小平军事战略智慧,可以更加自觉地贯彻党在新时期的强军思想,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把强军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主席是学习运用、继承发展邓小平军事战略智慧推进强军事业的光辉典范,主要表现为登高望远、总揽全局的宏阔战略视野;目标牵引、强军兴军的鲜明战略导向;主权至上、敢于亮剑的最高战略原则;积极防御、主动进取的军事战略统揽;固若磐石、刚毅沉稳的笃定战略定力;辩证谋划、综合施策的系统战略运筹;面向未来、科技兴军的敏锐战略前瞻;革弊鼎新、重塑军队的伟大战略气魄。

  • 标签: 邓小平 习近平 军事战略 强军事业
  • 简介: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高级干部提出了许多研究党史的方法和原则,这不仅推动了当时的党史研究,而且对今天的党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这些方法和原则包括:

  • 标签: 中共党史研究 延安整风 高级干部 毛泽东 周恩来
  • 简介: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的路径之一,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主题,即深层次地发掘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题。这个发掘可以从以下三个向度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理论和范畴体系向度、超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基础理论向度、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现象向度。发掘与建构是同一个过程。理论研究的主题既是实践建构的结果,又是理论建构的结果。一些看似纯粹理论性的主题其实都有历史内涵,都应该被放到历史中去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每一个命题、结论和原理的认识都应如此。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研究主题 深度发掘
  • 简介:<正>英国学者迈克尔·爱略特·巴特曼曾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毛泽东是掌握打开我们这个时代军事奥秘之锁的全套钥匙的一个时代人物。”(《揭开我们时代军事奥秘的人》)。人们不禁要进一步问道,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呢?毫无疑问,它是中国革命战争中积累起来的极其丰富的独创性军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此外,是否还有其他思想渊源?80年代初以来,随着文化热(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学者们开始探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民族文化渊源,并取得一批成果,初步揭示了二者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研究领域的开辟,并不是违反了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是突破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法则的狭隘理解,使人们得以从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这个更广阔的视野下把握这一根本规律。

  • 标签: 毛泽东军事思想 中国革命战争 中国传统文化 中西文化观 思想渊源 孙子兵法
  • 简介: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如一地高度重视军事教育,其军事教育思想深刻反映了军事教育实践中的客观规律,在理论与实践上推进了我军军事教育思想的发展。邓小平的军事教育思想中,把军事教育训练放在战略位置上是核心内容,"三个面向"是灵魂,科学性、创造性、时代性是其本质特征。邓小平军事教育思想对于当前深化我国军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军事教育,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实现我军跨越式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军事教育思想
  • 简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第一个特色,是以独创性的理论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军队。具体表现为:(一)创建了举世无双的革命军队;(二)创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重要原则;(三)创造性地开展强有力的政治工作。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第二个特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辩证法,研究和指导战争,正确反映了战争的规律性。任何战争都具有一般战争规律和特殊战争规律。敌我攻防、行退、胜败等相互联结又相互斗争的矛盾现象,存在于一切战争中。这些共同矛盾运动发展的规律,就是战争规律的普遍性。毛泽东把它称之谓'一般战争规律'。毛泽东军事

  • 标签: 战争规律 毛泽东军事思想 革命军队 中国特色 战争中 矛盾运动
  • 简介: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第二部分发表的《资本论》第二册手稿为主要文献基础,研究马克思'资本的流通过程'理论从萌芽到《资本论》第二册结构、阐述基本形成的过程,重点介绍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二册创作的各份手稿的简要情况和理论成就,指出以往《资本论》第二册创作史研究中若干不确切之处。马克思创作《资本论》第二册的过程反映出,马克思终生都在创作《资本论》;《资本论》创作史是研究过程和叙述过程的交织,《资本论》是开放的体系;《资本论》第二册传世材料在三册中更为丰富和典型;今后需要在三个方面继续推进《资本论》第二册创作史的研究

  • 标签: 《资本论》第二册 创作史 手稿 MEGA~2
  • 简介:战略思维是关于实践活动的全局性思维,是系统地、创造性地思考、规划全局性问题时的思维活动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军队建设在邓小平领导下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文革”给军队造成的严重内伤,面对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面对国家改革开放的战略大局,面对现代军事发展新趋势,如何适应国防和军队建设所处的新环境,开创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新局面,是军队建设必须解决的紧迫任务和战略课题。

  • 标签: 军事战略思维 邓小平 国防和军队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思维活动过程 社会主义建设
  • 简介:中国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和新中国军事斗争的辉煌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价值。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战争形态不断演变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灿烂光辉并没有丝毫暗淡,依然是我们创新发展军事理论的坚实基础,是研究和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武器,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科学指南。

  • 标签: 毛泽东 军事思想 科学价值
  • 简介:<正>从抗战爆发到共产国际解散,共产国际和苏联领导人曾就中共抗战的方针政策问题,作过不少指示和建议。对此,毛泽东均根据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独立自主地进行了鉴别和取舍,坚持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抗战指导方针。本文仅就毛泽东的抗日军事战略和共产国际的若干歧见作一初步探讨。

  • 标签: 军事战略 苏联 毛泽东选集 共产国际 军事行动 军事文选
  • 简介:本次讲座从分析《资本论》的3卷4册结构的形成过程出发,首先介绍了《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的创作过程和背景,指出了这个版本在篇章结构上的独特之处以及恩格斯的批评意见,由此引出从德文第1版到德文第2版等版本的发展。作者认为马克思运用崭新的辩证法,将《资本论》三大手稿中的基本经济范畴加以整合,创造出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理论结构,并对这个理论结构进行了具体评价;讲座重点对劳动价值理论(特别是劳动二重性学说)、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积累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强调了资本积累过程带来的是工人阶级生活的恶化,从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起源的原始积累可以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然灭亡的结论;在讲座的最后,作者利用相当的篇幅分析了《资本论》在语言上的成就,指出这部伟大的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艺术作品,而且包含了丰富的实证材料。

  • 标签: 《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 篇章结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劳动价值理论
  • 简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对军事辩证法的研究十分活跃。据统计,从1979年到1986年已出版了有关论著十多本,报刊上也发表了数百篇有关文章。新近出版的几本论著在内容和体系上都比以前更为丰富、充实和系统。但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仍存在不同看法。现将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综述如下。

  • 标签: 军事辩证法 毛泽东军事思想 问题综述 十一届三中全会 辩证关系 哲学概括
  • 简介: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战争和建设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所创立的军事理论和中国古代传统军事思想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形成的一套完整的具有中国革命战争和建设特点的军事思想体系,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军事科学和中国传统军事思想.深入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两大来源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

  • 标签: 毛泽东军事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 斯大林 马克思主义 创立 丰富
  • 简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史。张静如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无疑是贯串在中共历史上的一根醒目红线,反过来也可以说,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进程基本能体验到中共历史的大致脉络。'[1]对于中国共产党这一'与时代共进互动、思想理论不断创新

  • 标签: 中共历史 中国化 先生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