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葛梯尔问题产生实质传统知识三元定义中条件:真、确证、信念之间,尤其确证与真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独立性。针对葛梯尔问题实质,丹尼尔(DanielHoward-Snyder)等人从"可错主义"角度对葛梯尔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而弗洛里迪(LucianoFloridi)则从"协作攻击"角度对葛梯尔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回答。但是,丹尼尔对葛梯尔问题分析与解答所依据逻辑命题漏洞,而弗洛里迪分析与解答则不能解释可错经验知识合理性。葛梯尔问题提示我们,确证不等同于真。信念真与理由之间要有适当关联,但与信念真相比,知识论研究关键在于为信念寻找理由。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信念与真之间总存在时间间距,我们相信信念并不是因为它是真的,更多是因为理由。正是理由基础,主体相信命题真的。

  • 标签: 葛梯尔问题 可错主义 协作
  • 简介:对于逻辑是什么,种相互冲突立场:当代哲学中流行看法逻辑纯形式,逻辑命题没有事实内容;而在弗雷格哥德尔那里,逻辑有关客观概念世界科学。这种观点都需要哲学立场支撑,前者需要经验论物理主义立场,后者则预设了实在论柏拉图主义。所以,流行观点并不是哲学中立,因此也不是更自然不可避免。相反,弗雷格为数学奠定逻辑基础努力,哥德尔成就逻辑学伟大成果以及当代逻辑学家对连续统问题研究都表明,实在论立场总是能更好地解释逻辑学研究实践。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把逻辑视为纯形式观点,虽然看似自然而然,但在某种程度上哲学史逻辑史上误解。

  • 标签: 逻辑观 形式 哥德尔 弗雷格 概念论 休谟原则
  • 简介:我所提倡统合效用主义究竟要统合些什么以及如何统合应详细讨论问题。先建议以统合效用主义之六奥义特色检验伦理学有无被统合之可能,然后将伦理学依人本化程度之大小分为可能及无可能大类。

  • 标签: 效用主义 统合效用主义 道义论 规则效用主义 人本化
  • 简介:越是遥不可及终极问题似乎更吸引人,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假如人生千岁,生活许多问题就会有很大变化,比如说,教育、工作和时间观念会有所变化;假如人生万岁,所有问题恐怕会有实质变化,人们道德、

  • 标签: 终极问题 时间观念 人生 生活
  • 简介:知觉内容如何概念?这是当代认识论中所关注关键问题.麦克道威尔概念论认为,只有概念性东西参与进辩护活动中,因此知觉内容必然包含概念.他概念论可以总结为点:C1,知觉内容概念;C2,概念来自后天语言学习.特拉维斯对麦克道威尔观点展开了批判,指出了麦克道威尔概念论种存在问题表征理论,同时指出作为概念论基础“似真之看”不可能,从而使C1被证明不成立.麦克道威尔承认特拉维斯批判并进行修改,他分别提出M1(直观能力种概念能力)M2(知觉内容中仍然存在某些概念)措施进行修改.但是本文将指出这两个修改非但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反而使修改后C1与C2相冲突.从而证明概念论主张,麦克道威尔依旧无法说明知觉内容如何具有概念.

  • 标签: 知觉内容 概念性 直观 特拉维斯与麦克道威尔争论
  • 简介:2014年12月7日—8日,由中山大学现象学所、学术研究杂志社《广西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办"人是什么?——现象学与文化哲学视角"哲学工作坊中山大学哲学系举办。2014年适逢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ErnstCassirer)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140周年诞辰,而"人是什么"这在这位哲学家毕生思索中直占有显著位置。

  • 标签: 文化哲学 恩斯特·卡西尔 舍勒 哲社版 大哲 学术研究
  • 简介:从考察文本与认知之间基本关系着手,首先分析中国先秦时期形成经典文本基本特征,内容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结构呈现出离散性、模块性动态性,以及功能表现为实用性。接着,深入地探究形成这些特征认知基础,认为经典文本是自然认知产物,而自然认知中汉语表征特殊性基于经验与实用认知推理偏向,能够合理地阐释经典文本这些特征。基于对文本特征认知阐释,并以古希腊文化作为参照,得出:先秦时期中国思想家中,那种超验纯思能力并未获得培养发展;而这对于日后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中国经典文本传承机制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当下学习传统文化启示。

  • 标签: 文本 认知 文化 诠释 传承
  • 简介:兵教授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作出了特殊贡献。他不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做了许多个案研究,而且对如何推动这领域研究提出了新分析框架。其基本观点: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1968年阿多诺《否定辩证法》出版后已经终结.其主要原因本真的马克思主义诉求和资本主义批判这大原则已经被放弃;在此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派生出后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三种思潮。这观点虽然启发性。但有片面性。根据理论逻辑社会现实变化,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整个发展可以区别为四种类型,“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马克思主义”、“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在这里.区分基础不是抽象意义本真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这两个前提。也不是总体性思维方式。而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现代性辩证法理论坐标。

  • 标签: 张一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瑟伯恩 后马克思主义 现代性辩证法
  • 简介:海德格尔关于being讨论.从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们关于这个概念看法出发。这些讨论既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相关论述.也有助于我们把握being这个概念意义历史。但是,由于中译文把它翻译为“存在”,结果使我们字面上就有许多无法理解地方。经过把它修正为“”.则可以消除这些问题。翻译问题,归根结底理解问题。与being相关,对照种不同理解,我们可以获得对海德格尔思想些新认识。以此为例,我们可以认识到:应该把being翻译为“”,而不应该翻译为“存在”;“翻译理解,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不定就是逻辑理解;关于“理解认识,尽管可能会与逻辑相关,却主要而且首先是从语言方面得到,即从being这个词日常用法通常使用方式得到

  • 标签: 系词 存在
  • 简介:马克思将其辩证法特质标示为“批判革命”,但后人在对马克思辩证法阐释中,却将之肤浅化了,批判性被理解为种外在运用。孙正聿教授将哲学任务理解为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本身追问,对于各类理论思维“不自觉无条件前提”批判,并由此将辩证法理解为种突破形式逻辑之排斥内容内涵逻辑,因而对于理论思维前提批判,便首先是对于形式逻辑前提批判。正是通过对辨证法之对形式逻辑之形式成立前提内涵前提方面批判考察,孙正聿教授构建了辩证法批判整体理论框架。这是对于康德、马克思批判性思想之弘扬与阐发.对辩证法研究极富创新性理论贡献.

  • 标签: 辩证法 批判性 内涵逻辑
  • 简介:马克思将其辩证法特质标示为"批判革命",但后人在对马克思辩证法阐释中,却将之肤浅化了,批判性被理解为种外在运用。孙正聿教授将哲学任务理解为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本身追问,对于各类理论思维"不自觉无条件前提"批判,并由此将辩证法理解为种突破形式逻辑之排斥内容内涵逻辑,因而对于理论思维前提批判,便首先是对于形式逻辑前提批判。正是通过对辩证法之对形式逻辑之形式成立前提内涵前提方面批判考察,孙正聿教授构建了辩证法批判整体理论框架。这是对于康德、马克思批判性思想之弘扬与阐发,对辩证法研究极富创新性理论贡献。

  • 标签: 辩证法 批判性 内涵逻辑
  • 简介:从传统认识论科学哲学角度来看,讨论外行(新手)应该如何评价专家证言.以及如何在更多相对立专家中确定位专家证言最可信迫切现实问题。新手根据下列五类证据作出判断:(1)支持观点批评另方观点专家所提供论证;(2)某方得到了其他般认定专家认同;(3)对专家们专长“元专家”评价(包括由专家们获得正式证书反映出评价);(4)专家们关于所讨论问题利益偏见证据;(5)专家们过去“记录”证据。关于这些问题讨论,对“应用”社会认识论提出了实际挑战。例如,什么类型教育能实质性地提高新手评价专家能力:什么类型互动调节有助于使新手专家关系成为比盲目信任更能得到辩护信任之

  • 标签: 新手/专家问题 专家/专家问题 专长 证据 认识论
  • 简介:瓦雷拉"神经现象学"应对意识"难问题"中最为系统且最具影响力研究方案之。他思想在当代意识自然化查尔默斯提出意识"难问题影响下提出来。这思想提出有其涉身动力学科学基础"中道认识论"哲学基础。它以意识体验不可还原性为出发点,把胡塞尔现象学认知科学统,采取了对意识人称数据第三人称数据之间互惠关联和约束方法论解决意识"难问题"。瓦雷拉思想具有积极理论意义,也存在着现有的问题

  • 标签: 弗朗西斯科·瓦雷拉 意识经验 意识难题 神经现象学 方法论
  • 简介:人权侵犯涉及到人权不实现人类行动者与这种不实现之间特定、主动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可能互动性;但当行动者联合设计施加些制度安排,以此造成人权可预见可避免不实现时,这种因果关系也可能制度性。现有证据表明:、大约世界人口,其基本社会经济人权尚未得到实现;、较穷半的人类正在遭受全球家庭收入份额迅速下降(目前份额低于3%),就其原因而言,超国家层面的制度安排承担重要责任。因此,充分理由可以说,像我样的人--有影响力国家富裕公民--联合起来大规模侵犯了全球穷人的人权。我们多数人觉得这个结论显然错误,但这并不能抹杀这个结论,因为他们既没有调查人权不实现制度性原因,也没有研究相关制度改革可能性。

  • 标签: 经济不平等(或经济两极分化) 人权短缺 人权的侵犯 制度性分析 消极义务和积极义务 超国家的制度体系
  • 简介:借助索萨(Sosa)关于信念实施模型,我们提供法律情形中优异判断模型。提供模型过程中,当代认识论文献对法律,尤其对法律情形中优异判断相关性值得关注审判取决于证据合适处理,还是实体判决如何构成,不同。分别由法官陪审团做出适切判决之不同也需要讨论。

  • 标签: 法律 认识论 优异判断
  • 简介:根据种实践规则观,功利原则不能用于辩护特定制度之下具体行动。将功利原则直接应用于制度本身,提供种看起来更为合理功利主义版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免于批判性考察。制度功利主义幅面孔,制度选择决策程序,另评价制度是否正义标准。相应地,它有种证明方式,分别是诉诸个人理性选择类比诉诸道德平等论证。通过梳理罗尔斯和金里卡等人讨论,可以看出这种证明都存在问题

  • 标签: 制度功利主义 决策方式 正义标准
  • 简介:作为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既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问题,也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问题,而是把"思维和存在关系"作为"问题"而予以批判地"反思"。哲学"反思",并非般意义"对思想思想",而是揭示隐匿于思想之中并强制性地规范人思想活动"不自觉无条件前提",这就是"思想前提批判"。哲学基本问题与思想前提批判相互规定:反思"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构成"思想前提批判";"思想前提批判"就是反思"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 标签: 哲学 反思 前提批判
  • 简介:、争辩背景与阵势任何发展都无疑是运动中态势,而哲学活动又总是疑虑思辨状态下完成。既然哲学发展动态思辨过程,那么这样思辨必然包涵着裹携着激烈批评尖锐争锋.因此我们可以确认,哲学发展往往体现在或者说依赖于哲坛批评与争辩。可喜,近年来中国哲坛批评争辩风气正逐渐兴起。

  • 标签: 哲学发展 争辩 中国 问题域 哲学活动 思辨
  • 简介:代际责任问题当代应用伦理学热点话题之,如何应对涉及未来世代确定性,又是代际责任问题重点。有些道德哲学家建议借助经济学方法,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但是,单纯应用"成本—收益分析",不但令道德哲学家们怀疑这个方法预设了功利主义前提,实际计算中也无法应对不确定性难题。成本与收益计算中使用"贴现率",实际暗含着某种对未来世界描绘,而这种描绘本应是不确定。另种建立代际责任尝试人权原则。人们常常怀疑人权不能应用到有关尚不存在未来世代讨论中。通过将未来人的人权与当代儿童的人权进行类比,人们似乎有理由采纳种包括未来人的人权观念。如果这种人权观念成立,那么人权原则可以以最小理论代价应对不确定难题。

  • 标签: 代际责任 不确定性 成本收益分析 人权
  • 简介:在当代英美道德哲学领域,"友谊"各大流派哲学家都关注问题。当代学界普遍认同真正友谊是以对方自身为目的,因对方自身之故爱对方。既然友谊本质利他,人为何要在他人而非自己身上投入呢?这在当代英美哲学界被表达为友谊"正当性"问题。当代主流学界试图以"价值"回应该问题,但是却陷入无法自圆其说悖论当中,价值论根本问题在于其哲学预设本身。以托马斯·阿奎那友谊理论为依据,托马斯主义以友谊活动本身道德性为友谊正名,在理论实践方面比"价值论"更有说服力。由此,在当下重温阿奎那友谊理论,对当代学界探讨友谊"正当性"具有不容忽视意义。

  • 标签: 友谊 正当性 价值论 阿奎那 托马斯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