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PBTK)对小鼠静脉注射农药氰戊菊酯后,氰戊菊酯在体内分布转化代谢过程进行模拟,为评价农药暴露风险提供依据。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PBTK模型构建分为5个房室:肝脏、肺、肾脏、充分灌注室和不充分灌注室,各房室内氰戊菊酯浓度变化率由质量守恒微分方程表示。根据欧拉数值计算方法,对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后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进行模拟。结果模拟预测了小鼠静脉注射0.5mg·kg-1、2.5mg·kg-1、10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浓度变化曲线。为验证该模型准确性,对小鼠静脉注射0.77mg·kg-1氰戊菊酯后血液、肝脏和肺中氰戊菊酯浓度值变化模拟值与前人实验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验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利用该方法可以估测小鼠静脉注射氰戊菊酯毒物代谢动力学数据,为评估农药暴露体内剂量数据提供了便利途径。

  • 标签: 氰戊菊酯 生理毒物代谢动力学模型 小鼠 欧拉数值法 静脉注射
  • 简介:水体重金属污染较难处理,且会对水生物造成严重影响。为探讨水体中重金属对藻类毒性影响,以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和铬(Cr^3+)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Cr^3+对普通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影响,检测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小球藻最优生长温度为31℃。此条件下,Cr^3+浓度为3mg·L^-1时,小球藻生物量最大。Cr^3+浓度低于3mg·L^-1时,Cr^3+能促进小球藻生长,且藻细胞中光合色素、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也逐渐增加。当各胁迫组Cr^3+浓度超过3mg·L^-1时,随着Cr^3+浓度提高,C.vulgaris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藻细胞光合色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MDA含量持续增加,SOD和脯氨酸则表现出先持续增高后降低(Cr^3+浓度为7mg·L^-1时)趋势。证明不同浓度Cr^3+对小球藻生理生化特性有不同程度毒性效应。

  • 标签: 铬(Ⅲ)胁迫 普通小球藻 生长抑制 氧化损伤
  • 简介:以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作为受试生物,分析不同暴露浓度、不同暴露时间三苯基锡(TPT)、五氯酚(PCP)对斑马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0,1.05,2.09,4.18,6.27,8.36μg.L-1TPT和0,5.01,10.02,20.04,40.08,80.16μg.L-1PCP暴露下,反应时间分别为1d和7d,分别对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影响,初步探讨了TPT和PCP对斑马鱼毒性作用,以期及时发现并排除TPT和PCP污染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斑马鱼体内酶活性受暴露浓度和暴露时间影响,TPT和PCP分别对SOD、CAT、AChE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差异显著(暴露组与对照组均显著差异,p〈0.05)。SOD、CAT和AChE活性变化可以成为TPT、PCP污染胁迫敏感指标。

  • 标签: 斑马鱼 三苯基锡 五氯酚 SOD CAT ACHE
  • 简介:为百两金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百两金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两金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10:00,次高峰出现在16:00,有明显"午休"现象,气孔因素是导致午休主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百两金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子为胞间CO2浓度和空气相对湿度.百两金叶片光能利用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增强而降低,说明百两金弱光利用能力较强.

  • 标签: 百两金 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因子 日变化
  • 简介:采用盆栽植株和外源Cd胁迫方法,分别对不同生长期蒌蒿植株根、叶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及MDA含量进行测定,以揭示蒌蒿在Cd胁迫下抗氧化机理和耐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对上述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20mg·kg^-1Cd处理可使幼苗期植株器官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16.5%~19.1%,100mg·kg^-1Cd含量水平则导致其含量减少近30%,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与植株生物量积累关系密切;3种酶活性在0~10mg·kg^-1Cd处理下未显示出明显变化,幼苗期植株CAT、POD活性在10~80mg·kg^-1Cd胁迫下增加明显,高于此浓度范围则使酶蛋白受到破坏而失活,中等含量水平(≤40mg·kg^-1)Cd处理经过长时间作用可使植株逐渐适应胁迫环境,胁迫强度较大Cd处理可显著提高SOD酶活性;Cd胁迫过程中植株MDA积累量不断增加。3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在蒌蒿植株耐受Cd胁迫方面能起到较好防御作用。

  • 标签: 蒌蒿 CD胁迫 抗氧化酶 耐受机理
  • 简介:采用开顶式气室模拟研究外源喷施亚精胺(Spd)和EDU对O3胁迫下小麦生理指标变化影响,测定生理指标包括丙二醛含量(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过氧化物酶活性(POD)、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GSH)、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GR)、抗坏血酸含量(ASA)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APX)。结果表明,外源喷施Spd和EDU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叶片SOD、POD、CAT、APX和GR活性,降低MDA和ASA含量,提高GSH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当Spd浓度为0.25、0.50和0.75mmol·L-1时,小麦叶片POD活性比对照处理提高90.0%~226.7%,CAT活性提高21.4%~40.6%,APX活性提高164.2%~191.0%,MDA含量降低9.7%~42.5%。喷施300mg·L-1EDU可导致小麦叶片POD、CAT和APX活性分别比对照处理提高76.8%、27.4%和128.1%,MDA和ASA含量降低,GSH含量提高25.6%。以上结果说明Spd和EDU是2种比较有效缓解小麦O3胁迫抗氧化剂,可用来防护O3对小麦毒害。

  • 标签: 臭氧 亚精胺 EDU 小麦 抗氧化系统
  • 简介:在衡阳地区对7个西葫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7个品种在早熟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其中湘葫一号和金船46号西葫芦比对照增产10%以上,2个品种产量均高达为6800kg·(667m2)-1;世龙翡翠、玉菇39号西葫芦、优玉西葫芦比对照增产在5%~10%之间.湘葫一号、湘葫二号、玉菇39号、美国如意西葫芦比对照品种植株发生病毒病和白粉病少,属于高抗病性品种.该7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 标签: 衡阳地区 西葫芦 品种 比较试验
  • 简介:为了筛选出适合衡阳地区种植密本南瓜新品种,2018年我们以衡阳密本南瓜为对照,引进4个百蜜系列南瓜新品种,在湖南耀泓仁爱、永升两个蔬菜基地开展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4个百蜜南瓜系列品种综合农艺性状、熟性、丰产性、抗性、品质等方面表现都优于对照品种,可在进一步熟悉品种性状前提下加大示范推广种植面积.

  • 标签: 衡阳地区 百蜜系列南瓜品种 比较试验
  • 简介:人类生产和生活使用各种人工合成化学品,种类和数量急剧增长,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亟需采用高效方法对数量巨大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对生理毒代动力学(PBTK)模型建立过程及其在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中应用进行了综述。PBTK模型,又称生理药代动力学(PBPK)模型,是利用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原理,将生物体简化为用血流连接肝、肾和脂肪等各组织器官房室,模拟化合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模型参数包括生理参数和生化参数2个部分,可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模拟。模型已应用于数百余种有机污染物在鱼体等水生生物体毒代动力学模拟。已有模拟结果能够预测化合物在生物体内有效剂量,对化合物毒性进行评估,并可用于不同物种、不同剂量和不同暴露途径间外推,有力推进了污染物生态毒理研究工作开展。

  • 标签: 有机污染物 水生生物 生理毒代动力学模型 生态毒理
  • 简介:为了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对水生生物毒性效应,将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暴露DBP5个浓度组中96h急性染毒,测得其半致死浓度(96h—LC50)为8.51mg·L^-1,从而得出其安全浓度为0.85mg·L^-1.在此基础上,等对数浓度差设置4个质量浓度0.38、0.85、1.90、4.25mg·L^-1进行20d慢性染毒,期间每5d测定斑马鱼体重、肝重和鳃重,同时测定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结果表明,斑马鱼比肝重总体随DBP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而升高(P〈0.01),而比鳃重总体变化不大.随DBP浓度增大和暴露时间延长,斑马鱼肝脏、鳃中SOD酶和ATPase活性均显著受到抑制(P〈0.01).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毒性 斑马鱼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腺三磷酸酶(ATPase)
  • 简介:观叶植物是居室绿化重要材料.为了合理进行居室植物设计,采用3种常见室内观叶植物豆瓣绿、吊兰、铁线蕨为试材,分别将其置于居室东、南和西面,再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这3种植物光合特性.结果表明:3种植物光补偿点分别为25.7、29.6和13.0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约为1300、1400、1200μmol·m-2·s-1.由此可见,铁线蕨对光适应性较强,是一种荫性植物,而吊兰和豆瓣绿则是半荫性植物,这为观叶植物室内布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图6,表2,参10.

  • 标签: 观叶植物 净光合速率 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
  • 简介:褐喉食蜜鸟2009年才正式被记录为中国鸟类大家庭一员;橙胸咬鹃犹如一个大芒果一般停歇在树冠层,这个"大芒果"在国内可不太容易见到;灰岩鹪鹛则是植物园绿石林特色鸟类,是喀斯特地貌环境中孕育出来物种;紫金鹃以其迷人色彩深深吸引着观鸟爱好者眼球,其紫罗兰梦幻色泽在阳光下会更加夺目。本文讲述了作者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观鸟节上观察四种明星鸟及它们生活环境、邻居故事。

  • 标签: 观鸟 橙胸咬鹃 紫金鹃 金花蛇 鸟节 石林
  • 简介: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对四种绣球属植物柔毛绣球、腊莲绣球、圆锥绣球和八仙花叶表面特征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为:四种绣球属植物气孔密度和性状均不相同,圆锥绣球、腊莲绣球和八仙花气孔为长椭圆形,而柔毛绣球气孔为卵圆形;柔毛绣球气孔密度最大,达到819.43个/mm2,圆锥绣球气孔密度最小,仅为286.05个/mm2;表皮毛长度、宽度、密度、形状和附属部件特征也各不相同,腊莲绣球表皮毛为线状,表面有许多丘状突起,柔毛绣球表皮毛呈薄片状,表面密布乳突状突起,圆锥绣球圆锥状表皮毛上有很多星状附件,八仙花没有明显表皮毛,但是其表面有颗粒状附属物.由以上四种绣球属植物表皮微观形态比较结果可知,表皮特征可作为植物分类一个依据.

  • 标签: 绣球属 扫描电镜 气孔 表皮毛
  • 简介:农药在环境中降解行为是评估农药环境安全性基础,农药降解动力学通常以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现有的环境暴露模型也均需要输入一级动力学模型农药在土壤中50%消失时间(DT50)。但有时一级动力学模型不适用于描述农药在环境中,特别是土壤中降解。因此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使用非一级动力学模型计算DT50导则。介绍了欧美降解动力学评估方法,并用多组降解数据比较了2种评估方法区别。

  • 标签: 农药 降解动力学 非一级动力学模型 评估方法
  • 简介:为考察多环芳烃芴对斑马鱼毒性效应,将斑马鱼成鱼以及0hpf(孵化后0h)和10hpf(孵化后10h)斑马鱼胚胎分别暴露不同浓度芴溶液中,观察各时间段半数致死浓度(LC50)及各毒理学终点半数效应浓度(EC50)。结果表明,成鱼、0hpf胚胎、10hpf胚胎48h-LC50分别为4.013、6.074、28980mg·L-1,三者对芴致死敏感性为成鱼〉0hpf胚胎〉10hpf胚胎。芴毒性作用主要发生在胚胎分节期(10h)之前,0hpf胚胎各项指标敏感性依次为:36h心率异常〉48h心包囊肿〉24h无主动运动〉48h卵黄囊水肿〉24h发育阻滞。斑马鱼对芴染毒最敏感指标为36h心率异常,0hpf胚胎心率值随染毒浓度增大而减小,并在8mg·L-1达到抑制峰值,心率最大抑制率为41.3%。芴主要作用于斑马鱼胚胎心脏器官组织。

  • 标签: 多环芳烃 斑马鱼 发育 毒性比较
  • 简介:为了揭示不同浓度苯并芘(BaP)及滴滴涕(DDT)对海洋贝类胚胎生态毒理效应,将翡翠贻贝(Pernaviridis)胚胎分别暴露不同浓度BaP及DDT中,检测暴露24h和48h后,BaP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影响,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并利用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IBR)指数对苯并芘及DDT对翡翠贻贝胚胎综合毒理效应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aP和DDT胁迫显著影响翡翠贻贝胚胎抗氧化酶(SOD、GPx)和非特异性免疫酶(ACP、AKP)活性。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暴露浓度升高,胚胎SOD、AKP活性呈现先抑制后诱导趋势。DDT和BaP对ACP酶活性影响不同,其中BaP对ACP活性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后恢复,而DDT对翡翠贻贝胚胎ACP活性影响不显著。IBR分析表明,在胁迫早期随着污染物浓度升高,RIB值逐渐增大,随着染毒时间延长,处理组RIB值均减小,总体来说,DDTRIB值比BaPRIB值大,表明DDT胚胎毒性较强。通过探究翡翠贻贝胚胎重要酶应答BaP和DDT胁迫毒理生化响应,评价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海洋贝类毒理效应,为敏感生物标志物筛选打下一定基础,且为海洋环境污染早期预警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苯并芘 滴滴涕 翡翠贻贝 胚胎毒性 酶活性 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IBR)
  • 简介:以湖南省南部某废弃砷冶炼厂区内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比较了碳酸钙(CaCO3)、硫酸亚铁(FeSO4)和磷酸二氢钾(KH2PO4)三种无机稳定剂对土壤中As、Zn、Cd、Pb重金属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在土壤pH方面,CaCO3使土壤pH显著提高,KH2PO4和FeSO4使土壤pH降低;在土壤重金属形态方面,FeSO4使As残渣态大幅度提升,KH2PO4提高了Pb可氧化态和残渣态,使重金属形态向稳定形态转变;在稳定效率方面,3种无机稳定剂稳定效率大小顺序为CaCO3>FeSO4>KH2PO4;在复合修复方面,可选用FeSO4+CaCO3复合修复治理以As、Cd为主要污染因子复合污染土壤.

  • 标签: 重金属污染 稳定剂 重金属形态 稳定效率
  • 简介:比较硫化镉量子点(CdSquantumdots,CdSQDs)与常规硫化镉(CdS)对小鼠遗传毒性作用,将30只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dSQDs组和常规CdS组,通过经口灌胃法进行染毒,其中CdSQDs组和常规CdS组染毒剂量为100mg·kg^-1,对照组为等体积生理盐水.染毒35d后将小鼠处死,通过单细胞凝胶电泳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取小鼠一侧附睾观察精子畸形率,并取双侧肾脏做组织病理学检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比较,CdSQDs组和常规CdS组小鼠DNA损伤和精子畸形率均显著升高(p〈0.05);CdSQDs组小鼠DNA损伤程度及精子畸形率均显著低于常规CdS组(p〈0.05);组织病理切片观察显示,两种材料均可引起小鼠肾脏病变,但CdSQDs组小鼠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常规CdS组.以上结果提示,CdSQDs和常规CdS均会对小鼠产生一定程度遗传毒性作用,但CdSQDs毒性低于相同剂量常规CdS.

  • 标签: CDS量子点 常规CdS DNA损伤 精子畸形
  • 简介:一些基于重金属形态生物毒性机理模型被广泛应用于水体和陆生生态系统,例如:自由离子活度模型(FIAM)、生物配体模型(BLM)和生物膜电势斯特恩双电层模型(GCSM),但不同模型应用效果之间还缺乏系统比较。本研究选取小麦作为受试生物,采用水培实验进行了镉对小麦根伸长毒性测试,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分别建立了3种模型,并从根毒性、根表面吸附镉和根中富集镉3个方面对3个模型预测能力进行了比较。除此之外,选取苹果酸和柠檬酸2种有机配体,研究了配体对镉生物毒性影响。结果表明,Ca(2+)和H+对Cd根毒性存在竞争效应,而Mg(2+)、K+和Na+未发现竞争效应。由于BLM模型同时考虑了镉自由离子态浓度和竞争离子影响,在预测镉对杨麦13号根毒性和生物体内富集量时效果最好。而FIAM和GCSM模型由于计算中仅考虑了离子活度影响,缺乏对竞争离子保护效应考虑,因此预测效果相对较差;此外,Cd对小麦根毒性主要受扩散过程控制,而非跨膜过程,这可能也是FIAM模型和GCSM模型预测不佳原因之一。同时结果还发现有机配体存在时尽管降低了溶液中镉离子活度,但未显著影响镉毒性,进一步证明了扩散过程对Cd毒性影响。以上结果为评价和预测镉陆生生态毒性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模型依据。

  • 标签: 小麦 根毒性 FIAM TBLM GC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