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TDJ减速顶自1977年通过部级技术鉴定,1979年正式在铁路编组场上投入运用以来,至今已十年多了。十年来,在我国铁路编组场和路外厂矿得到广泛应用,有60多个编组场采用TDJ减速顶,约安装了16万台,并打入国际市场,而且“TDJ”在国内外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但是,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不可避免地由它自身带来一定新的矛盾和问题,这是事物

  • 标签: TDJ减速顶 轮缘磨耗 铁路编组场 机车车轮
  • 简介:介绍钢轨磨耗对减速顶本身及调车作业安全带来的危害,同时指出要加强对安装在线路上的减速顶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对磨耗超标的钢轨要及时通知工务部门处理,确保减速顶的正常运营。

  • 标签: 减速顶 钢轨 磨耗 养护
  • 简介:它由A、B、C、D四个尺组成。A尺是基本尺,B尺可沿A尺上下滑动,C尺在B尺上可左右移动,而D尺分为主尺和副尺,主尺可在副尺内上下移动,副尺固定在B尺上,它不能左右滑动,因此主尺尺尖始终对准距轮箍内侧面73mm的踏面一点上。用A尺和B尺可以测出轮缘顶部实际磨耗深度;用C尺和B尺可以测出轮缘厚度与尖点避开距离;用D尺可测量

  • 标签: 轮缘磨耗 检测方法 检查器 调车机车 轮缘厚度 轮缘高度
  • 简介:在我国驼峰调车场安装减速顶调速系统,还是一个新事物。用减速顶调速对提高车辆安全连挂率,甩掉铁鞋,改善调车人员的工作条件,提高效率已取得一定的效果,有显著的优越性。但由于按目前的安装方法,减速顶是利用冲击辗压机车车辆轮缘部分,吸收车辆动能来减速的,因此对轮缘有磨损,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有关行车安全与轮对运用维修方面值得研

  • 标签: 减速顶 中国铁路 驼峰调车场 调速系统 轮缘磨耗 机车车辆
  • 简介:西安东站调车场自1981年安装使用减速顶以来,对提高调车作业效率、减轻调车人员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造成了调车机车轮缘顶的非正常磨耗,几年来,我们对轮缘顶磨耗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对其与行车安全的危害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 标签: 减速顶 机车车轮 轮缘磨耗 调车场 调车作业 行车安全
  • 简介:本文是哈尔滨铁路局1987年9月向铁道部申请部级鉴定呈报的技术报告,该文阐述了上海、哈尔滨、广州三个铁路局自1980年至1987年八年来对调车机车轮缘磨耗的研究过程和取得的技术成果。主要内容是:调查研究、试验分析、座谈讨论的基本情况,减速顶对调车机车轮缘磨耗的机理,轮缘磨耗后的安全限度、检测方法,轮缘改形的理论分析与运营实践;结论性的意见与建议。

  • 标签: 减速顶 调车机车 轮缘磨耗 研究报告 中国 铁路
  • 简介:1977年我国铁路编组场开始应用减速顶以来,深受运输部门的欢迎。然而减速顶的使用造成了轮缘顶部的明显磨耗。在铁道部科技局、机务局的领导下,哈尔滨、广州和上海三个局的有关单位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试验改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得出如下结论意见:

  • 标签: 减速顶 调车机车 轮缘磨耗 安全性分析 机车车轮 中国铁路编组场
  • 简介:减速顶对调车作业有特殊意义,因此,各方面都积极支持减速顶的普及和推广。上海、哈尔滨、广州局对轮缘磨耗问题进行了攻关,以适应减速顶的应用,工作是大量的,也是有成效的,体现了机务部门对减速顶研究和调车业务的支持。一、就改善轮缘磨耗的思路而言,把重点放在轮轨以及轮顶接触几何学关系上是完全正确的。事实上,TB型锥形车轮只能在短周期内保持标准状态,新轮的磨耗速度是非常迅速的,而且在通过曲线时经常出现不

  • 标签: 调车机车 车轮 轮缘磨耗 安全限度 检测方法 轮缘改型
  • 简介:本文通过对减速顶壳体衬套的受力分析,阐述衬套在减速顶技术运用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结合杭州艮山门站对多种衬套材料所进行的寿命实验情况,对多种衬套的耐磨、抗冲击性能及经济性加以比较,找出理想的衬套材料,对钢背铜套这种新材料及其应用作以简介.

  • 标签: 减速顶 钢背 磨耗 衬套 受力分析 壳体
  • 简介:在驼峰编组场上应用减速顶是一个新生事物,对新生事物应该支持。为了使减速顶能更好地推广应用,它带来的新问题——磨调车机车轮缘——应积极地探讨,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

  • 标签: 驼峰编组场 广州北站 减速顶 调车机车 轮缘磨耗
  • 简介:铁道部科技局:1980年3月23日在广州北站驼峰调车场安装减速顶并正式投入试用,到5月2日即发现在驼峰调车的东风型1794号机车轮缘顶部发生严重的非正常磨耗,第一、六位车轴轮缘磨耗最严重,三、四位次之,二、五位较轻。轮缘顶部冲成与水平约成15°左右(按减速顶的安装角度)向内倾斜的粗略圆周斜平面,原顶部被冲击消灭。经邀请哈尔滨减速顶研究中心来广州共同研究,以广局报师[1980]70号《关于对广州北站减速顶使用中,机车轮缘严重磨

  • 标签: 机车 轮缘 驼峰调车场 减速顶冲击 磨耗变形 安全限度
  • 简介:对减速顶的测试技术进行展望,并指出探索减速顶测试技术的新领域、开发减速顶测试的新设备和研究减速顶测试的新方法等3个未来发展的方向。

  • 标签: 铁路 减速顶 测试技术 展望
  • 简介: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特别是水平转体法施工,因在跨越铁路、公路、航道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交通运输的干扰,故而得到了运营管理部门的青睐,在跨越繁忙交通线路与航道的桥梁施工中得到逐步推广,取得了诸多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桥梁转体法特别是水平转体法的施工技术。武汉铁路局管内自2011年以来,成功实施了武咸城际铁路跨京广高速铁路特大桥转体、武汉市姑嫂树路上跨铁路桥转体、梅家山立交上跨铁路桥转体、大花岭货场下行疏解线特大桥上跨京广线转体、汉西至新墩联络线跨四线桥梁转体、长丰大道立交上跨铁路桥梁转体等六次大型转体施工。其中姑嫂树路上跨铁路立交桥转体为国内转体重量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转体重量17300吨、桥面宽度32米),该桥转体重量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为武汉局组织桥梁转体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标签: 桥梁 转体 施工 技术 研究
  • 简介:1)四方车辆研究所主持研究设计的、适用于内侧减速顶的调车机车DJND型轮缘踏面,1993年4月21日通过了铁道部技术鉴定,其形状和各部尺寸如下图所示:具体作图方法:1.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R500为半径画弧与X=24.2的直线相交得O8点。2.以O8为圆心,R384为半径画弧与X=1.81的直线相交得O7点。3.以O7为圆心,R101为半径画弧;以H点(-37.12)为圆心,R15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得O6点。

  • 标签: 内侧减速顶 调车机车 DJND型轮缘踏面 技术鉴定 运用限度 中国铁路
  • 简介:在各种电加热除雪、融雪剂除雪不能满足铁路道岔除雪要求的情况下,我们总结以往经验,对采用气压喷射道岔除雪技术进行了重点研究。本文从除雪喷嘴和道岔内输气管路的设计及安装,电磁脉冲控制阀的选用以及现地控制机的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气压喷射道岔除雪系统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

  • 标签: 铁路 道岔 除雪 气压喷射
  • 简介:哈尔滨市特多佳调速系统开发中心二十年来技术创新取得多项成果,并将它们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为铁路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国际市场开发中成绩显著,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成为哈尔滨市先进高科技和出口创汇单位。

  • 标签: 高科技企业 编组站 技术创新 出口创汇
  • 简介:本文针对应用于减速顶零件上的新工艺QPQ盐浴复合处理技术的工艺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这项技术在减速顶油缸和活塞杆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QPQ盐浴复合处理 减速顶 油缸 活塞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