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依托广东省大潮高速公路韩江大桥钢栈桥,根据实际地质资料采用线弹性地基反应法模拟桩-土受力情况,设计参数按照有关规定取值,分别考虑栈桥每排4根桩基和每排3根桩基2种工况下的荷载基本组合和偶然组合,考察2种工况下栈桥桩基在淹没状态水流力等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承载能力。通过相关分析,增设辅助桩可明显改善栈桥桩基受力性能,为后续类似淹没式栈桥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大潮高速公路 淹没式栈桥 水流力 承载能力
  • 简介:为了研究循环荷载历史对饱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φ150×300mm的圆柱体试件,对饱和混凝土试件在不同荷载循环次数(0次、25次、50次、100次)与不同应变速率(10^-5/s、10^-4/s、10^-3/s、10^-2/s)作用下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荷载循环次数以及应变速率对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经历循环荷载历史后的饱和混凝土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随荷载循环次数的增加,饱和混凝土的峰值应变先增大后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总体呈增大的趋势;随应变速率的增加,饱和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整体上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 标签: 循环荷载 饱和混凝土 应变速率 动态性能 峰值应力 峰值应变
  • 简介:飞燕式系杆拱桥由于受力合理,造型优美,已成为应用广泛的桥型之一。吊杆作为拱桥桥面与拱肋之间的重要传力构件,极易发生疲劳破坏。以某飞燕式钢箱系杆拱桥为例,探究拱桥吊杆设计参数对吊杆疲劳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吊杆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幅均会随着吊杆间距减小而降低,边吊杆距拱脚距离的减小和吊杆截面积的增大会明显改善边吊杆的疲劳受力特性,这一结论可供提高飞燕式钢箱系杆拱桥吊杆疲劳性能的设计参考。

  • 标签: 系杆拱桥 吊杆 疲劳性能 影响因素
  • 简介:以某一8度区软土场地大跨连续梁为背景,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结合结构重要性等相关因素采用减隔震设计方案。通过计算对比发现,采用双曲球面摩擦摆支座对结构的抗震响应改善明显,但主梁位移较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原结构主墩设置粘滞阻尼器,并对阻尼器的阻尼指数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通过对比发现,阻尼指数越小,对位移的改善效果明显,而主墩的内力增幅较小,能够较好的满足结构抗震性能目标。

  • 标签: 高烈度区软土场地 大跨连续梁 减隔震设计 粘滞阻尼器
  • 简介:针对广东地区在高温重载条件下的沥青路面易出现车辙、推移拥包等早期损坏,尤其是长大陡坡段的路面车辙等病害,在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ZW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70号普通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研究表明,CZW抗车辙剂沥青混合料相比70号普通沥青混合料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更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CZW抗车辙剂可大幅提高70号普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在高温重载条件下,CZW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是70号普通沥青混合料的13倍;是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1.3倍。CZW抗车辙剂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良好,尤其适用于高温多雨、重载交通等特殊地区,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沥青混合料 抗车辙剂 水稳定性能 高温稳定性能
  • 简介:结合仁博高速公路工程应用,首先对上面层SMA-13级配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及最佳油石比进行设计,然后对其高温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抗水损坏性能进行评价,同时通过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肯德堡飞散试验对沥青混合料合理的沥青用量进行评价,最后总结了SMA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控制要点。结果表明,该配合比设计合理,油石比控制适宜,沥青混合料性能优良,为SMA-13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沥青混凝土 高温性能 谢伦堡沥青析漏试验 肯德堡飞散试验 施工技术
  • 简介:为研究现场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新沥青混合料的掺配比例,对比分析了0%、5%、15%和25%新沥青混合料掺量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新沥青混合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逐渐下降;低温性能在新沥青混合料加入5%时大幅上升,然后随着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改变不明显。冻融劈裂强度比随着新沥青混合料掺配比例增加而增大,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和新沥青混合料掺量的关联性较小。以5%新沥青混合料掺量在广惠高速公路进行了试验段摊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 标签: 新沥青混合料 再生 路用性能 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