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潮河流域是北京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受环境变化影响,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供水安全。利用水文气象长系列数据(1961-2014年)分析了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近50年来在降雨波动且微弱下降趋势下,其径流呈现出较大幅度变化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年以后;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9年、1998年。1979年以后径流系数显著减少,其中1979-1998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占主导地位,其影响贡献率为-109.75%,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影响贡献率为9.75%;1999-2014年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影响贡献率为-88.97%,气候变化影响贡献率为-11.03%。

  • 标签: 潮河流域 降雨-径流 趋势变化 突变点 影响因素
  • 简介:现行水工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大坝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在静态弹性模量基础上提高30%,对岩体动态变形模量的取值并无规定,现行工程实践中岩体动态变形模量通常在静态变形模量基础上提高30%。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修编中的新规范拟规定:大坝混凝土动态弹性模量在静态弹性模量基础上提高50%,岩体动态变形模量取为静态变形模量。本文针对新规范的这一变化,结合不同高度的拱坝,从大坝白振特性、动位移、动应力及静动综合应力诸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论证混凝土两种动弹性模量以及基岩两种动变形模量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动弹模从30%提高到50%以及基岩动变模是否提高30%对坝体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影响不大。

  • 标签: 拱坝 混凝土动弹性模量 基岩动变形模量 动力特性 地震反应
  • 简介:以汉江上游为例,基于弹性系数法和水文模拟法定量估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径流的影响,探讨了变化环境下流域径流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61年-2013年汉江上游流域径流呈明显下降趋势,并在198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降水及潜在蒸散发在同时期内也逐渐降低,但变化趋势不显著。气候变化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4218%~4315%,人类活动对径流变化的贡献率为5615%~5712%,相比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的影响稍大,且其对径流变化的影响呈现增长的趋势。

  • 标签: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定量研究 水文模型 弹性系数 汉江上游流域
  • 简介:1沁河流域概况及水资源利用现状沁河是黄河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较大的一条支流。发源于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霍山南麓二郎神沟,由北向南流经山西省的沁源、安泽、沁水、恶城、阳城和河南省的沁阳、武陟等县(市),于武陟县南贾村汇入黄河。流域面积1.35万km~2,干流全长485km,其中山西境内长363km,河南境内长122km。全流域总人口273万人,耕地面积26.7万hm~2,有效灌溉面积7.73万hm~2,粮食产量80万t。

  • 标签: 沁河 水资源 变化趋势 开发利用
  • 简介:为适应环境和市场的压力,意大利的坝工建设行业对自身进行了反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国际大坝委员会第65次执委会议前夕,意大利大坝委员会(ITCOLD)主席莫兰多·多尔塞塔·凯皮尤佐博士发表了如何使意大利的水电部门开创一个光明的远景的观点。

  • 标签: 市场 部门 建设行业 意大利 水电 主席
  • 简介:1碳交易碳交易是建立在《KyotoProtocol京都议定书》基础上的一种温室气体减排交易。《京都议定书》首先确定了温室气体的种类: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以CO2为标准,其它五种温室气体折算成CO2当量进行交易。《京都议定书》为附件1国家制定了一个温室气体减排的量化标准,要求这些国家在2008-2012年之间必须完成规定的减排量,未完成的国家将受到联合国的惩罚。他们可以通过多种被联合国认可的方式完成规定的减排量,清洁发展机制是被采用最多的一种,几个主要附件1国家的减排标准如下: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气候变化 《京都议定书》 温室气体减排 碳交易 二氧化碳
  • 简介:正1CDM项目开发本期继续为大家介绍CDM项目开发的八个阶段中的第三、第四阶段:参与国的批准和项目审定。参与国的批准所谓批准是指参与项目的各缔约方批准该项目作为CDM项目,而非一般意义上的项目批准。根据规定,一个CDM项目要进行注册,必须由参加该项目的每个缔约方的国家清洁发展机制主管机构出具该缔约方自愿

  • 标签: 清洁发展机制 气候变化 项目开发 缔约方 减排 方法学
  • 简介:利用桐庐县6个雨量代表站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了桐庐县降水量的变化特征、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同时对不同短系列年降水量丰、枯年型出现频率做出了分析.为桐庐县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防汛防旱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 标签: 年降雨量 梅雨量 年际变化 代表性 变化趋势 桐庐县
  • 简介: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计算朱庄水库水体各月综合污染指数,并计算其多年平均值,然后绘制水质年内综合污染指数过程线,用综合污染指数反映水质变化。通过分析,朱庄水库年内4,6,8月综合污染指数偏高,而在2,10,12月综合污染指数较低。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水质年内变化,可从微观上反映出水质年内变化规律,是评价水质变化幅度不大时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水质评价 综合污染指数 年内变化规律 水体自净作用 朱庄水库
  • 简介:本文对水力发电在防止火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方面产生的效益作了定量分析。本文建议公用事业和投资机构在电力规划中考虑与CO2排放有关的社会成本,还建议工业化国家应考虑改变它们的资金利用,并对发展中国家的水电建设给予更多的信贷,以避免建造和运用火力发电厂。

  • 标签: 投资机构 公用事业 水力发电 工业化国家 电力规划 社会成本
  • 简介:以黄台桥水文站为出口断面的小清河流域作为研究区,根据流域内5个雨量站1977-2014年日降水资料,首先采用非参数Mann-Kendall法对流域内各站多年汛期降水变化进行趋势分析,并用Morlet小波分析流域汛期降水的周期变化;其次使用Mann-Kendall检验法并结合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法及Yamamoto法进行突变检验;最后使用Hurst指数法对流域各站点降水未来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流域内各站点汛期多年降水变化呈现增加趋势,但变化趋势并不显著;流域汛期降水变化存在22a左右的主周期;突变分析表明汛期各站点降水的突变年份并不完全相同,而预计汛期降水量的未来变化将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

  • 标签: 小清河流域 汛期降水 趋势变化 非参数检验 HURST指数 MORLET小波
  • 简介:通过对沧州市用水结构和用水量变化趋势分析,为水资源规划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沧州市2001-2013年用水量资料,采用统计法和趋势法分别对用水结构和用水量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沧州市不同用水行业用水量结构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7.9%,工业用水占12.6%,生活用水占8.7%,林牧渔业用水占8.3%,城市公共用水占1.5%,生态用水占1.0%。各用水行业变化趋势为:农业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减少0.1127亿m^3。工业用水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水平,但年际变化较大。居民生活用水呈增加趋势。城镇公共用水量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水平,年际变化幅度不大。林牧渔畜用水量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0402亿m^3。生态环境用水量呈递增趋势,增加幅度较大,平均每年增加0.0224亿m^3。行业用水量的变化,与行业发展及行业结构调整关系密切。

  • 标签: 行业用水量 用水结构分析 数理统计法 用水量变化趋势 沧州市
  • 简介:通过水槽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了水动力条件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发现水流流速是影响水体自净作用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同断面及水深条件下水体自净作用的差别不是特别明显。分别采用生化需氧量-溶解氧耦合模型和化学一级反应拟合并预测了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水流流速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体复氧能力,增强了水体的自净作用。当流速超过一个临界值使得底泥再悬浮发生时,水体自净作用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在引水工程中,合理控制和设计水力参数(流速流量、取水周期及间隔、增加消能水工建筑物)是控制水体水质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水动力 自净作用 流速 底泥再悬浮 引水工程
  • 简介:本文通过田间多年连续试验,探讨了2种灌水方式及4种灌溉制度下免耕地在玉米一冬小麦轮种条件下土壤容重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灌溉制度和灌水方式在3年内对土壤各层容重的变化影响不显著;从各土层容重3年内变异程度的角度分析,地面灌充分灌对上层土壤(0—30cm)容重变化的影响要大于非充分灌,地表滴灌灌水方式对25—70cm土层容重变化产生的影响大于其它土层;此外,充分灌条件下,地表滴灌较地面灌水方式对土壤容重波动产生的影响更大,但地面灌灌水方式提高了表层土壤(0-10cm)的紧实度;非充分灌时,灌水方式对表层土壤及深层土壤(85cm以下)容重的影响较其它土层更小。

  • 标签: 滴灌 灌水方式 灌溉制度 免耕 容重
  • 简介:对尹府水库进行野外取样和室内实验,运用综合营养指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季营养程度略高于丰水季,全年处于中营养状态,接近轻度富营养。进行水质分析显示:在时间变化上,枯水季节营养物含量明显高于丰水季节,枯水季总氮含量是丰水季的3.5倍,氨氮含量是丰水季的2.3倍,总磷含量也比丰水季高,而溶解氧的季节变化不大;在空间变化上,水体总氮和氨氮呈现水库入口大于出口大于库中的变化规律,水体磷含量的空间差异不大,出口和库中磷含量略微高些,入口磷含量略低。

  • 标签: 尹府水库 水质 时空变化
  • 简介:利用辽西北地区14个气象站与水文站1971年-2010年的基础数据,得到降水量距平值、连续无雨日数、河道来水量距平值和相对湿润度,并以这四项指标为基础,利用可变模糊评价法得到辽西北地区综合干旱级别特征值,再结合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2Kendall趋势检验与反距离权重法对辽西北地区的气象、水文综合干旱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西北整体旱情呈显著加重趋势,1971年-198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旱情较严重的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后,1981年-1990年干旱程度最为严重,1980年-2010年是重度干旱高发期,但特大干旱少有发生;辽西北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旱情较为严重,且随时间变化呈现出加重趋势,而中部地区干旱较轻,因此抗旱减灾的重点应集中在该区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

  • 标签: 辽西北 综合干旱 可变模糊 时空变化 级别特征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