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采用水热法制备氢氧化镍纳米材料的方法;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比表面积测试等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β-Ni(OH)2呈类球形,直径约50~80nm。通过循环伏安和恒流充放电测试研究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样品以0.2C放电,最高比容量达191mAh/g。

  • 标签: MH-NI电池 Β-NI(OH)2 纳米材料 水热合成 电化学性能
  • 简介:分别采用乳化沥青和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了硅碳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对材料进行了XRD、SEM表征,以及进行了循环伏安法等测试。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为类球状,形貌规整,首次容量为522mAh/g,效率达88.8%,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6mAh/g。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为无规则形状,首次容量为480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87.9%,循环10次后平均每周容量衰减1.9mAh/g。使用乳化沥青为包覆剂整体性能要好于使用固体粉末沥青为包覆剂制备的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 标签: 硅碳复合负极材料 乳化沥青 固体粉末沥青 锂离子电池 包覆
  • 简介:根据物理化学特性电化学性能检测结果,对所收集的国内外镉镍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氧化镉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各样品品质的差别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理想的氧化镉材料应该是化学组成单一、物相结构为面心立方、微观形貌为立方六面体、粒径较细且粒级分布集中的微细粉体。

  • 标签: 镉镍电池 材料 氧化镉
  • 简介:通过机械活化、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XRD、粒度分布和SEM表明:材料为纯相的橄榄石型,碳包覆使材料的二次颗粒尺寸有所减小。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碳包覆能有效降低材料的电化学极化。在2.6~4.5V的充放电范围内,LiFePO4/C以0.2C放电的首次可逆容量为135.41mAh/g。

  • 标签: LIFEPO4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 简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分析主要包括正极材料的粒度、形貌、比表面积、振实密度、结构、成分等理化性能分析和电化学性能分析。准确分析这些性能参数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些性能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为广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性能分析
  • 简介:LiNi0.5Mn1.5O4正极材料具有接近5V的电压平台,从而具有高的功率密度。综述了近年来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合成及其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重点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并对LiNi0.5Mn1.5O4正极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Ni0.5Mn1.5O4合成 物理化学性能
  • 简介: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高比容量MnO2电容材料,考察了高锰酸钾与乙酸锰配比对样品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RD、BET等方法对材料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循环伏安、交流阻抗、恒电流充放电等方法分别研究了MnO2电极和超级电容器在6mol/LKOH水系电解液中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原料中高锰酸钾含量越多,产物比表面积越大,表现出弱结晶性;当原料物质的量配比为1:1时,所得样品为385m^2/g的无定型MnO2,其电极最大放电容量达到了536F/g。

  • 标签: 二氧化锰 超级电容器 机械化学法 原料配比
  • 简介:以国产材料膜电极燃料电池单电池为研究对象,改变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层的厚度,比较三个单电池的极化曲线和内阻变化。进一步对碳纸表面纤维结构扫描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一个合理的密封层厚度,为组装大面积的国产材料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密封层 接触电阻
  • 简介:材料是铅蓄电池负极板重要的添加剂之一,优化其性能和添加量可有效改善电池综合性能。研究不同种类炭添加剂(乙炔黑、炭黑、活性炭)和添加比例(0.2%~0.8%)对铅蓄电池性能的影响。通过充电接受能力、-15℃低温容量、高倍率放电容量等表征电池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炭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趋势不同,相同添加量时,添加活性炭电池的充电接受能力最好。

  • 标签: 铅蓄电池 添加剂 炭材料
  • 简介:材料中存在着异质、异常组织、异类、异形结构(“四异一微”)对钢材造成的性能影响程度,也就意味着企业在应用钢材时承担风险的程度。降低材料应用风险就是要在零件加工过程中,采用科学的工艺组合来保障材料的最终质量。

  • 标签: 金属材料 材料质量 钢材 显微镜 金属夹杂物 风险
  • 简介:防爆电动机的故障查找与处理对制造厂来说非常重要,笔者通过多年在车间处理电机故障售后服务经验,总结了一些常见电动机故障(主要是电动机本身问题)。

  • 标签: 制造工艺 材料性能 故障原因
  • 简介:电池的活性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结构,对于电池的能量和电力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说明了消费者电池的活性材料选择上的标准.所讨论的内容,涉及在新型或改良之电池活性材料开发上,两种同样有效但概念上非常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采用"实验设计"来断定合成具有所需属性之材料的最佳程序;而另一种则是借助对于材料之化学与结构的彻底科学认识,来设计和修改材料,并提供了实例来说明这两种方式.

  • 标签: 材料科学 电池技术 EMD 锂化EMD
  • 简介:采用亲核取代方法制备了正极材料三聚磷腈复合硫,并以金属锂为负极组装成扣式模拟电池。红外吸收光谱XRD实验表明:材料为聚磷腈与硫的混合物,聚磷腈主要以无定形态存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测试表明:复合材料中溶入到电解液中的多硫离子的氧化还原过程是电化学迟缓过程,复合材料吸附驻留了部分电解液,对"飞梭效应"有抑制作用;交流阻抗谱测试表明,复合材料中硫已经在聚磷腈基质中得到高度分散。

  • 标签: 锂硫电池 正极材料 三聚磷腈复合硫 飞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