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将介绍新研制的一种用于人造金刚石合成的触媒合金JX-1,其合成效果明显优于Ni70Mn25Co5,且金刚石的颜色呈金黄色,金刚石的TI、TTI值较高,磁化率较低。

  • 标签: 触媒合金 组织结构 TI TTI 磁化率 微量元素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在PowerMILL创建刀具路径之前所需要的初始设置:定义毛坯、定义切削刀具、设置进给率等。

  • 标签: POWERMILL 初始设置
  • 简介:Saint-GobainCeramicsandPlastics公司的一个生产厂家Warren/AmplexSuperabrasives借助其在工程和仪表领域中的有效资源来测量亚微米级,即0.02~0.125μm粒径范围内的金刚石粒度分布。

  • 标签: 粒度分析仪 金刚石微粉 粒径 亚微米级 粒度分布
  • 简介:GoSCAN白光扫描仪DMC2014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模具技术和设备展览会将于06月0413至0713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模具工程》杂志也将全程参加并采访此次展会,以下是这次参展的名企或新品

  • 标签: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中国 展位 模具技术 设备展览会
  • 简介:通过实验考察了B2O3、Y2O3、CeO2组分对Li2O—ZnO—SiO2(LZS)系晶玻璃结合剂对金刚石/高纯石墨的润湿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高纯石墨不能替代金刚石用于结合剂组份润湿性的考察;随着温度的升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角变小,由625℃时的113.78°降到770℃时的43.82°;不同结合剂组分对金刚石润湿性的变化规律不同,B2O3组份能较好地提高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能力,700℃时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角由76.71°下降到30.97°,稀土氧化物的添加不能有效改善结合剂对金刚石的润湿,但添加Y203的结合剂样品对金刚石的润湿性稍好于添加CeO2的结合剂样品。

  • 标签: 微晶玻璃结合剂 组分 润湿角 金刚石
  • 简介: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装药直径和在同一直径下不同装药量对超金刚石(UFD)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药柱直径对UFD收得率影响较大,在一定的爆轰条件下装药存在一个最佳直径;在同一直径下,随着药量的增加收得率基本不变。

  • 标签: 爆轰 超微金刚石 装药直径 炸药 UFD
  • 简介:以真空蒸发镀覆技术为核心,围绕各类高性能超硬材料工具的不断开发应用,目前已经形成了超硬磨料镀覆金属化系列产品。包括镀覆单一金属的超硬磨料,如镀钛、镀钨的金刚石;镀覆合金的超硬磨料,如镀钛-铬合金的金刚石;真空蒸发镀覆之后再经电镀形成的多层复合镀超硬磨料,如复合镀Ti-Ni具质量、降低制造成本和新产品开发有显著作用。

  • 标签: 金刚石 真空微蒸发镀钛 超硬材料 金属化
  • 简介: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2月20日报道,日本科学家近日成功合成了世界上最坚硬的金刚石,其直径超过1厘米,与其合作的公司称力争最快明年投产。

  • 标签: 日本科学家 金刚石 直径 合成
  • 简介:前言3D打印技术,又称增材制造技术,以前称快速成型“快速成形”技术,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世界上(包括国内)的第一次研究开发热度期,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03年左右。2003年至2012年出现了研究开发的低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自从2012年开始,该技术的研究开发及应用又有了新的转机,其原因众所周知,因此,自2012年以来,3D打印技术出现了新一轮的研究开发热度期,并且,其热度远远大于第一次的热度。

  • 标签: 打印技术 3D 研究开发 连载 制造技术 快速成形
  • 简介: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金刚石膜生产设备由雷地科技集团自行研发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生产设备制造方面,最近取得三项世界首创:常温下生产金刚石膜材料;金刚石膜面积达1平方米的生产设备;光学级金刚石膜产品。目前,雷地科技集团拥有的1平方米金刚石膜生产设备是迄今国际上生产金刚石膜材料的最大型设备。

  • 标签: 雷地科技集团 光学级金刚石膜 生产设备 性能
  • 简介: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金刚石膜生产设备由雷地科技集团自行研发制造、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生产设备制造方面,最近取得三项世界首创:常温下生产金刚石膜材料;金刚石膜面积达1平方米的生产设备;光学级金刚石膜产品。目前,雷地科技集团拥有的1平方米金刚石膜生产设备是迄今国际上生产金刚石膜材料的最大型设备。

  • 标签: 生产设备 金刚石膜 问世 膜材料 工业化生产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