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3 个结果
  • 简介:随着润滑油规格的发展,对润滑油的配方技术提出了挑战,其中尤其对抗磨添加剂技术的发展有了新的要求。本文对氯系、硫系、磷系、含氮、硼类、稀土和纳米抗磨添加剂的最新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抗磨添加剂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抗磨 添加剂 研究 应用 极压抗磨添加剂 研究和应用
  • 简介:成品润滑油组成中使用的添加主要是含硫的有机化合物,如磺酸盐和/或硫化物,在100℃运动粘度为2~35mm^2/s、最好为3~35℃mm^2/s的润滑油中,有机硫化物的添加量一般为0.01%~10wt%,含有硫化物作的润滑油用在车辆传动、齿轮和转动轴承中时,具有优异的抗摩擦-抗磨损和性能。

  • 标签: 极压添加剂 磺酸盐 内燃发动机 有机硫化物 抗磨损 成品
  • 简介:众所周知,合成和半合成液中的细菌繁殖不如溶剂油那样敏感。尤其是在工况下的润滑性能也不会太好。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全溶于水的含硫添加特性,结合油性和抗磨剂,能表现出大范围的综合润滑特性来满足多效润滑油的要求,比如:磷酸酯和硫代烷基酸。结果表明,含有这种添加的合成或半合成润滑液能用于苛刻金属的加工过程。

  • 标签: 环境友好液 水溶极压添加剂 润滑 环境 润滑剂 金属加工
  • 简介:本文针对目前抗磨剂作用机理研究的诸多缺陷,提出了新的作用机理-填坑増承推想。现代设备的润滑状态基本处于斯氏润滑曲线的混合润滑区,润滑油主要使润滑状态沿混合润滑曲线下移,就能全面降低摩擦磨损,而负荷是影响各项摩擦磨损的主要因素。由此得出高性能载荷添加的研发思路是提高金属表面吸附力,加大2个表面间的真实接触面积,从而降低承点的真实负荷,来提高承载能力。按此思路研制成功了性能良好的新型添加,并证明了机理的合理性和思路的可行性。

  • 标签: 填坑增承推想 抛锚效应 极压抗磨剂
  • 简介:本文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添加的种类及其相应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描述,对纳米微粒的制备方法以及表面修饰进行了概括归纳,对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添加的抗磨减摩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同时对纳米润滑添加进行了评述。

  • 标签: 纳米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表面修饰 抗磨减摩机理
  • 简介:为了防止汽车用钢板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锈蚀,轧钢厂一般要涂一层防锈油后才出厂。日前,开发了一种具有优良润滑性能的防锈油,即所谓“高级润滑防锈油”。涂了这种油的薄钢板可以直接进行冲压加工,而不需要再涂布其他专用油或固体润滑。作者介绍了

  • 标签: 添加剂 润滑防锈油 水溶性切削油 表面活性剂 切削液 固体润滑剂
  • 简介:铝及铝合金冷轧用油含80~95%(wt.)基础油和5~20%(wt.)的≥1油。该基础油含≥1聚丙烯、聚异丁烯、聚丁烯(摩尔重量为200~330)。油则选自于(a)通式为R2COO(CmH2mO)nR1的烷氧基烷基酯,这里m=2~4的整数,n=1~3的整数,R1=C1-6烷基,

  • 标签: 添加剂 基础油 浸油离合器 铝及铝合金 磷化合物 油品
  • 简介:采用D函数理论计算对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发动机油抗磨添加剂可能参与的一系列异构化反应和降解反应进行了研究。这些反应的产物包括一些可能导致形成聚(硫)磷酸酯膜的化学成分,而这层聚硫磷酸酯膜通常被认为是ZDDP之所以能提供抗磨保护的原因。考察的特定反应包括ZDDP分子内的烷基转移或从分子中消除烯烃官能团的反应。

  • 标签: 抗磨添加剂 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 ZDDP 发动机油 烯烃 产物
  • 简介:使用柴油添加可降低柴油中硫化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提升燃油燃烧效率,节省燃油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介绍了各类柴油添加的作用机理及研究现状,指出了柴油添加的发展方向。

  • 标签: 柴油 降凝剂 十六烷值改进剂 稳定剂 清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