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8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等同采用美国ASTMD4870-94标准测定燃料油中沉渣含量所采用的仪器、试剂和材料。对一系列样品进行沉渣含量测定,其重复性和再现性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 标签: 燃料油 过滤 总沉渣物 测定
  • 简介:本文应用FTIR法测定汽油苯含量,采用经典最小二乘法(CLS)与带有线性背景的洛仑兹带形的函数拟合,建立校正模型,从吸收光谱中计算出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的优点,可以成为日前标准方法的有效补充。

  • 标签: FTIR法 苯含量 汽油 测定 经典最小二乘法 函数拟合
  • 简介:通过对原油盐含量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最佳实验条件为:试样量1.0g、注样量10~50μL、溶剂二甲苯1.5mL、醇水抽提液2mL、预热2次、离心一次、水浴温度70~80℃。其中标准盐含量是影响测定和校验仪器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它对醇-水抽提液、二甲苯、水浴、离心分离等都有较大的影响,注样量在10~50μL之间未有明显影响。

  • 标签: 原油 盐含量 分析
  • 简介:结合目前石化公司加工的原油性质及生产需要,我们对采用原方法测定的原油中氯盐含量的检测范围进行了分类并拓展,寻找出适用于测定原油中高氯盐含量的条件和方法,以适应现在装置生产的需要。

  • 标签: 原油 氯盐含量 测定
  • 简介:本文建立了以气相色谱法测定烃中环丁砜含最的方法。用水将非芳烃和芳烃中微量的环丁砜萃取出来,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的环丁砜含量,再根据不同组分的萃取系数计算出烃样中的环丁砜含量。色谱柱为DB-FFAP(硝基苯二甲酸改良聚乙二醇)极性柱(10m×0.53mm×1.0μm),分流比5:1,FID检测器,外标法定量。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建立了环丁砜质量浓度与平均峰面积的标准曲线。试验确定的水与试样的萃取比为1:8,非芳烃、苯、甲苯的平均萃取因子分别为1.00、3.00、2.13。给出了萃取系数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苯和甲苯的萃取效应不存在正相关、负相关或其他偏导关系。本方法简便可行,可以满足苯抽提装置生产过程中环丁砜含量检测的需要。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环丁砜 非芳烃 测定 FID检测器 苯二甲酸
  • 简介:采用快速水分测定测定了锂基润滑脂的水含量,通过考察在不同试验温度、不同试验时间下采用快速水分测定测定的润滑脂水含量结果,并与蒸馏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优选出与蒸馏法等效的锂基润滑脂快速水分测定法试验参数,以适应锂基润滑脂工业生产的质量监控需要。

  • 标签: 锂基润滑脂 测定法 水含量 水分 应用 试验温度
  • 简介:本文首先对烷基水杨酸钙进行了酸化处理,液相色谱仪对烷基水杨酸进行分离制备得到单十六烷基水杨酸。再利用核磁共振测定了3-甲基水杨酸、4-甲基水杨酸、5-甲基水杨酸及单十六烷基水杨酸的氢谱,根据不同取代位水杨酸的化学位移对单十六烷基水杨酸羧基氢进行了归属,判断出了水杨酸与端烯合成过程中所生成的单烷基水杨酸的取代异构体,并确定了各种取代异构体的相对含量

  • 标签: 核磁共振氢谱 单烷基水杨酸 取代异构 金属清净剂
  • 简介:通过实验研究探索用积分球光电浊度仪测定工业用苯乙烯中的聚合物含量的方法。用积分球光电浊度仪测定苯乙烯中的PS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可靠,特别是与现行的分光光度法相比,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不受苯乙烯色度的影响,因而是值得推荐的测定方法。

  • 标签: 苯乙烯 浊度仪 聚合物 含量 光电 测定结果
  • 简介:参照美国雪菲龙公司CRTC企业标准,通过分析条件的选择,润滑油加氢进料中湿蜡含量测定的研究和试验方法的精密度考察等工作,建立了《润滑油加氢进料中湿蜡含量测定法》。

  • 标签: 润滑油 进料 加氢 蜡含量 含量测定法 企业标准
  • 简介:研究了测定水中氮时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处理水样的过程中水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出,过硫酸钾在消解时分解出的原子态氧是氧化氮元素的氧化剂,碱性条件可促进反应的进行;假设水体中无机氮的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有机氮的氧化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则可以得到水体中氮的氧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对初始条件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浓度进行设定后,可以得到水体中氮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方程,并可求解出某一时刻五种形态的氮的浓度。根据动力学分析和数学模型绘制了各种形态氮含量的大致变化曲线,曲线描绘了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变化规律。

  • 标签: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 反应机理 动力学
  • 简介:考察了汽油中常见的添加剂或氧化物对汽油硫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测试发现,含氧化合物或金属添加剂对采用SH/T0253、ASTMD4294-03方法测定的硫含量结果没有明显影响,但MMT和二茂铁的存在会造成采用GB/T380方法测定的硫含量结果偏小。

  • 标签: 金属添加剂 测定结果 硫含量 氧化物 汽油 含氧化合物
  • 简介:“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对电力行业投入稳步增长,对远距离、大容量超局压及特局压输电的需求日益增加,出口国外变压器销量的不断扩增和技术的更新换代等,对变压器油提出了更高的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1]。变压器油中常常因含有腐蚀性硫引发的变压器绝缘击穿事故,金属钝化剂能抑制腐蚀性硫和铜发生反应而被广泛应用。苯三唑衍生物为润滑油中主要金属钝化剂品种[2],种类有BTA(苯并三氮唑)、TAA(5-甲基苯并三氮唑)、TTAA[N-2(2-乙基已基)-氨甲基-甲基苯并三氮唑]等。TTAA是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变压器油常用的金属钝化剂,如Irgamet39[2],它是2种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在实际应用中,添加少量甚至微量的金属钝化剂能改善变压器油的抗硫腐蚀性能。

  • 标签: 金属钝化剂 变压器油 高效液相色谱 甲基苯并三氮唑 低含量 测定
  • 简介:在汽、柴油硫含量日益降低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硫含量测试方法极为重要。选择了几种常用的硫含量试验方法,对标准样品以及市售汽、柴油进行了检测,比较了几种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并考察了仲裁方法与其他方法的一致性,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测定结果 测试方法 硫含量 一致性 试验方法 标准样品
  • 简介:随着GB/T25199—2010《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的实施以及GB19147—2009《车用柴油》标准过渡期的结束,GB/T23801—2009《中间馏分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测定红外光谱法》标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GB/T23801—2009标准填补了我国车用柴油产品中测定生物柴油项目的空白,对车用柴油及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技术保障作用。

  • 标签: 红外光谱法 中间馏分油 酯含量 脂肪酸 测定 《车用柴油》
  • 简介:介绍了用Tenax.TA吸附管采集挥发性有机物。并以GC—FID进行测定的方法,对该方法标准曲线,精密度和回收率的试验研究,方法适合测定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 标签: 热解析 挥发性有机物 研究
  • 简介:本文参照ASTMD4291-04(09)《用过发动机润滑油中微量乙二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建立了气相色谱法-FID检测法测定在用发动机油中乙二醇含量的方法。将在用发动机油样品用正乙烷稀释后用水萃取,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的选择为:填充柱长1.2m,外径6.4mm玻璃柱;键合聚乙二醇熔融石英毛细管柱长15m,内径0.53mm,夜膜厚度2.0μm。对ASTMD4291-04(09)标准推荐的色谱条件进行了修正,在选定色谱条件下,建立了乙二醇质量浓度与平均峰面积的标准曲线,R2达0.9999(填充柱法)和0.9980(毛细管柱法)。对不同在用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及自配样品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建方法的重复性、再现性均满足ASTMD4291-04(09)标准要求,适用于乙二醇质量浓度在6.6~195mg/kg范围内在用发动机油样品的定量检测,可满足在用发动机油中乙二醇含量监测的需要.

  • 标签: 气相色谱法 发动机油 测定结果 醇含量 聚乙二醇 ASTM
  • 简介:发动机在正常工作时,可能会有少量汽油稀释到汽油机油中。对汽油机油中的稀释汽油含量进行检测,有助于监控发动机的运行工况。目前,测定在用汽油机油中的稀释汽油含量的方法主要依据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T0474—2000《用过汽油机油中稀释汽油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填充柱进行色谱分离,柱效低。

  • 标签: 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 汽油机油 油含量 测定法 稀释 化工行业标准
  • 简介:生物柴油是由过量甲醇和动植物油脂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的脂肪酸甲酯的混合物。生物柴油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按一定比例与石油基柴油调和后使用。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替代燃料,其研究开发在我国逐步得到重视。

  • 标签: 脂肪酸甲酯 甲醇含量 气相色谱法 生物柴油 应用 测定
  • 简介:生产低硫汽油是汽油清洁化的必然发展趋势.结合国内外催化汽油脱硫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情况,介绍了7种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吸附、烷基化、膜分离、抽提及氧化抽提等几种非加氢脱硫技术.

  • 标签: 汽油 脱硫 加氢 硫含量 低硫汽油 技术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