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的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各个业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同时,覆盖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利用规划、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多源数据的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基本建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底图和各业务审批数据,将国土资源的各项业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供应、开发利用、土地市场、耕地补充、土地登记、卫片执法、案件线索、案件查处、土地督察等环节,使得各项环节环环相扣,实现“一地一证一号”。

  • 标签: 数据集中 国土资源管理 全过程 土地利用现状 城镇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履行政府职能、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执法中不严格、不规范、不文明、不透明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对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统称“三项制度”)作出了具体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

  • 标签: 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国务院办公厅 记录制度 审核 法制 于全
  • 简介:构建了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Cannaindica)、添加玉米秸秆、玉米芯和木块的人工湿地,通过模拟实验,研究添加不同缓释碳源对人工湿地运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个人工湿地具有很好的脱氮除磷能力,对氨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为94.3%、90.0%、94.8%和87.9%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125.9mg/L时,所有人工湿地都能去除氨氮和硝态氮,去除率分别为87.4%和93.1%以上;当总氮含量进一步提高,为179.2mg/L时,所有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都减小,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能保持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1.6%和92.1%以上。当总氮质量浓度为179.2mg/L时,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小,但添加玉米秸秆的人工湿地的硝态氮去除率还能达到81.1%。以玉米秸秆为缓释碳源、以炉渣为基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适用于治理以硝态氮为主要污染物的污水,可以对该类污水进行高效净化。

  • 标签: 人工湿地 缓释碳源 反硝化 温度
  • 简介:崩岗是中国南方一种常见的土壤侵蚀类型,也是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方式,多分布于低山丘陵区的花岗岩风化壳之上.崩岗的形成和发展是2个不同的阶段,并始终受到水力和重力的作用.2种外力对比关系的不同使崩岗的演变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通过选取适当的指标体现这种规律性,可以对崩岗的发展阶段进一步划分,对崩岗的治理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崩岗侵蚀 演变过程 阶段划分
  • 简介:根据非恒定流运动的圣维南方程组,以及污染物浓度变化的一维带源项对流扩散方程,建立了闽江下游河道一维动态水动力水质模型,率定了糙率、纵向离散系数和污染物降解系数,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计算结果表明,模型下边界定在梅花断面,为研究包括福州段在内的马尾(白岩潭)以上河段的水环境问题提供了适当的条件;河道来水污染负荷总量、流量和浓度条件对南、北港水质影响显著.

  • 标签: 水质模型 参数率定 边界条件 闽江下游
  • 简介:近日,穆棱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开展了土地整治项目巡查工作。根据牡丹江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回头看”工作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穆棱市对2015-2017年度通过验收的土地整治项目道路、渠系、建筑物等运行情况及后期管护情况进行全面巡查,并建立台账,做到不增不减、不重不漏,逐个地块实地核查。

  • 标签: 土地整治 穆棱市 巡查 国土资源局 牡丹江市 管护
  • 简介:为了认知三江平原稻田磷的输出机制,通过不同尺度田间原位实验,研究了稻田磷在侧渗输出过程中的含量、侧渗速率以及田埂截留率的变化规律,量化输出磷负荷量;并进一步通过采样分析,揭示磷在各级排水系统中的迁移过程。结果表明,近沟渠田埂对侧渗液中总磷(TP)和可溶性总磷(DTP)的截留率都较高,平均达到50%~60%左右,且随田埂宽度增加,截留能力增强。现有耕作模式下,TP和DTP的年输出总量分别为0.19t/(km2.a)和0.02t/(km2.a),分别占当年施肥总量的9.85%和1.12%。稻田水排出后,其磷含量在水渠—排干—沼泽性河流—江河系统中逐级递减,说明各级排水系统不但起到疏通河道的作用,还具有较好的磷净化功能。

  • 标签: 侧渗 负荷 非点源污染 稻田 三江平原
  • 简介:Tamarixnabkhaisoneofthemostwidespreadnabkhas,distributinginthearidregionofChina.Basedontheobservationsoutdoorsandthesimulationexperimentsinlaboratories,analysisinthispaperreferstothebiologicalgeomorphologicfeaturesandgrowthprocessofTamarixnabkhasinthemiddleandlowerreachesoftheHotanRiver,Xin-jiang.AndtheresultsindicatethattheecologicaltypeofTamarixinthestudyareaisakindofTugaicsoilhabitatbasedonthedeepsoilofthePopulusDiversifoliaforestsandshrubs.Thistypeofhabitatcanbedividedintothreekindsofsub-habitatswhichdemonstratethefeaturesofecologicalenvironmentofTamarixnabkhasduringthedifferentialdevelopedphases.Meanwhile,theTamarixnabkhacanexertintensifieddisturbancecurrentonwind-sandflowontheground,anditsrootandstemsnotonlyhavestrongpotentialofsproutingbutarecharacteristicofwinderosion-tolerance,resistancetobeburiedbysandandrespectivelytoughrigidofthelignifiedbranches,forithasaratherlongerlife-time.Thus,thewindspeedprofileinfluencedbytheTamarixnabkhaisdifferentfromthePhragmitesnabkhaandAlhaginabkha.Andthestructureofthewindflowisbeneficialtoaeoliansandaccumulatingin/aroundTamarixshrub,whichcancreateuniqueTamarixnabkhaswithhigheraveragegradientandlongerperiodicityoflife.Tamarixnabkhaevolutionintheareaexperiencedthreestages:growthstage,matureandsteadystageandwitheringstage.Ineachstage,morpho-logicalfeaturesandgeomorphicprocessofTamarixnabkhaaredifferentduetothediscrepantinteractionbetweenthenabkhaandaeoliansandflow.

  • 标签: TAMARIX Nabkha BIOLOGICAL GEOMORPHOLOGY development mechanism
  • 简介:以晋江西溪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晋江西溪流域暴雨次洪分布式模型,选择3场不同暴雨强度、雨型分布、历时的暴雨过程,模拟研究区在1988年和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情景下70年代3场次暴雨的洪水过程,分析其在1988—2006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情景下的洪水响应。研究结果为:1988—2006年晋江西溪流域LUCC最明显的特征是林地、耕地减少而园地及建设用地增加;LUCC对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洪量、洪峰流量增加,而对洪峰滞时及汇流时间的影响不显著;相同的LUCC对不同场次暴雨洪水过程的洪峰流量、洪量的影响程度不同,LUCC对流域出口流量过程的影响受暴雨强度、雨型分布、历时等因素的影响。

  • 标签: HEC-HMS模型 LUCC 暴雨过程 洪水响应
  • 简介:近日,省厅驻农垦总局国土资源局项目验收组一行来到新华农场,对已竣工的新华农场向阳、莲花管理区土地整治项目工程进行检查验收。新华农场向阳、莲花管理区土地整治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农田水利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生态环境保持工程等,建设面积达2500公顷,其中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2241公顷,渠道清淤2条,总长4810米,建设渠系建筑物228座,修缮田间道、生产路共29条,修缮3处晒场及农机具停放场。

  • 标签: 土地整治 检查验收 生态环境保持 项目工程 农田防护 国土资源局
  • 简介: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玉盛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仝川、陈兴伟和高人教授等为主要研究骨干的研究队伍于2006年被批准成为福建师范大学创新团队,许获资助金额50万元。该创新团队依托亚热带资源与环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亚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以及退化丘陵地生态恢复与生态水文过程为主要研究方向,重点研究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地上、地下碳过程

  • 标签: 福建师范大学 亚热带山地 生态过程 创新 森林生态系统 重点实验室
  • 简介:湿地沉积过程研究对于揭示区域环境演变与湿地发育过程具有重要作用。2011-2015年,在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引进并利用地表高程测量仪(surfaceelevationtable,SET),对4处沼泽湿地进行年际尺度表层沉积物累积厚度监测,计算表层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5年期间,4处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的累积厚度分别为(7.31±2.87)mm、(7.70±2.55)mm、(5.71±2.36)mm和(6.30±1.69)mm;表层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分别为(1.85±0.89)mm/a、(2.27±0.91)mm/a、(1.63±0.94)mm/a和(1.45±0.77)mm/a,4处沼泽湿地表层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无显著差异。

  • 标签: 表层沉积物 沉积速率 沼泽湿地 地表高程测量仪(SET) 兴凯湖
  • 简介:洪河沼泽湿地地势低平、河道多变,洪水季节性泛滥,缺乏水文监测数据,而模拟的水文数据不确定性较大;而且,用地表径流数据验证生态水文模型的模拟结果,效果并不理想。以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部的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整合数字河网与高精度数字高程数据,改进分布式生态水文模型SWAT的子流域概化方式,构建湿地水文过程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区沼泽湿地水文功能。对于湿地水文过程模型的构建,除了利用径流观测数据进行验证外,还应用不同深度的多点土壤湿度数据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改进的SWAT模型取得了较高的面向沼泽湿地模型精度,模型决定系数R2达到0.7,相对误差小于21%,表明模拟效果良好;2在研究区内的沼泽湿地中,以草甸黑土—沼泽化草甸、草甸黑土—草本沼泽、沼泽土—沼泽化草甸、沼泽土—草本沼泽4种土壤—植被的组合模式为主,土壤湿度较大,湿地的调蓄水功能较强;3季节性和常年的洪泛水文过程与土壤湿度的梯度特征,控制着研究区的沼泽植物的空间格局;随着土壤湿度梯度的变化,植物群落呈现出明显的条带状梯度分布。

  • 标签: 洪河沼泽湿地 水文过程模型 SWAT 土壤湿度 径流量
  • 简介:11月12日,穆棱市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处理及管网项目通过建设用地预审。该项目位于穆棱经济开发区核心区,拟用地面积2.7622公顷,总投资0.47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彻底改变穆棱经济开发区工业污水排放的现状,提高出水水质,解决开发区的水污染治理问题,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建设用地 污水处理项目 穆棱市 预审 经济开发区 工业污水处理
  • 简介:10月16日,柴河林业局柴双公路61—68公里处地质灾害项目迎来终验。由省厅环境处徐建超、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董宏志等组成的验收组,对项目进行验收。在外业验收现场,专家对照图纸测量了拦石墙的长、宽、高以及排水沟深度,询问了主动网、被动网规格、型号、尺寸以及施工过程、施工方式和施工细节,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公路地质灾害 环境监测总站 施工过程 柴河林业局 施工方式 排水沟
  • 简介:湿地土壤NH3挥发及N2O释放过程与氮的气态损失密切相关,其对于氮循环的生态意义重大。综述了湿地土壤NH3挥发、N2O释放过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动态。当前湿地土壤NH3挥发及N2O释放研究主要集中在挥发/释放特征与一般影响因素的探讨上。影响湿地土壤NH3挥发及N2O释放的因素主要包括土壤理化学性质、环境因素、水文过程、生物群落和人类活动等。鉴于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应亟需加强的领域包括:①NH3挥发及N2O释放的驱动机制;②NH3挥发及N2O释放应用模型表征;③全球变暖、降水改变等对NH3挥发及N2O释放过程的影响;④人类活动对NH3挥发及N2O释放过程的作用机制。

  • 标签: NH 挥发 N2O释放 影响因素 湿地 土壤
  • 简介:根据实地调研与张氏族谱资料,发现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变迁特点,可分为村落肇始、龙形村落、双核心村落体系等3个阶段;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口迁移、地缘、血缘与风水等是张谷英村落体系空间结构变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的着力点在于张谷英村落的人地关系,土地的占有与利用是人地关系矛盾的焦点,传统农耕时期的村落活动半径决定张谷英村落必然由集中走向分散,最终形成双核心村落体系.

  • 标签: 张谷英村 村落体系 变迁 双核心 空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