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选取2001年、2003年、2006年、2009年、2012年和2015年4月大冶湖水体总氮、总磷和氨氮含量及高锰酸盐指数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用ArcGIS10.1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各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大冶湖水质总体属于V类水质,大冶湖外围水体水质比湖心水质差,水体总磷和总氮含量超标程度严重,它们是影响大冶湖水质主要因素;水体总磷和总氮含量逐年增加,大冶湖水质进一步恶化。大冶湖外围水体中总氮、总磷、氨氮含量和高锰酸盐指数较高,东西两侧湖区水体中含量最高。

  • 标签: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 大冶湖
  • 简介:论师专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陈炳涛(福州狮范专科地理系)区域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是二年制师范专科学校地理专业一个十分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在国家教委颁布“教学计划”中,安排于第四学期,为时两周。它是师专地理专业学生在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之后进行一次区...

  • 标签: 区域地理 土地类型 土地评价 师专地理专业 综合实习 土地利用现状
  • 简介: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之举,具有显著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可谓一举多得、利国利民。通过深化土地综合整治让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用起来、活起来,在增加耕地面积和增强用地保障同时,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使“小田变大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完善了农村综合基础设施,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增强了农村、农业发展后劲。近年来,随着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土地综合整治在乡村振兴中作用进一步凸显。

  • 标签: 农村土地流转 综合整治 乡村振兴 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发展后劲
  • 简介:长汀竹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初探陈雪梅(长汀县第一中学)竹类资源是山区“红色金库”,它是森林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竹林既是用材林,又是经济林,它还具有涵养水源、美化环境等功能,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长汀县地处闽西,是山区县分,山地面积广大。贫因山...

  • 标签: 竹类资源 开发利用 山区经济 森林资源 生态效益 竹林资源
  • 简介:在分析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基础上,利用2004年和2008年各县市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地区专业化指数和地方专业化指数对福建省7类装备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程度进行分析.同时,采用基尼系数、优指数、SP指数对福建省装备制造业行业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化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与2004年相比,2008年福建省装备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水平有所下降,其地理集中度也呈下降趋势.

  • 标签: 装备制造业 地区专业化 地理集中 福建省
  • 简介:为准确描述重庆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以重庆83处地下水监测样点在2016年7—10月一次采样数据,选取监测项目中超标指标共9项,运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指数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地下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重庆地下水质量主要受锰、铁、氯化物、总硬度、TDS、氨氮和砷等因子决定,单因子评价法显示13.2%,属于Ⅲ类水质,Ⅳ类和Ⅴ类水分别为42.2%和45.6%,综合指数法和单因子法结果基本一致;(2)前2种方法评价结果从不同地理单元显示,重庆地下水质情况由好到劣依次为渝东南、渝东、渝东北和渝西,从不同含水介质来看裂隙水好于岩溶水;(3)主成分分析法结果与前2种方法保持大部分吻合,水质空间单元显示结果也保持一致。通过地下水评价认识到现阶段重庆地下水呈现整体较差态势,工矿业、农业、生活污染和地质环境等因素都是影响重庆地下水环境原因。

  • 标签: 地下水质量 单因子评价 主成分分析 重庆地区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各司局、各派出机构、各直属单位:为加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我局研究制定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标签: 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林业 草原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管理
  • 简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建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美丽国土新格局。

  • 标签: 综合整治 土地 湖州市 浙江省 农村 建设用地
  • 简介:地下水在饮用水、灌溉农田和工业生产供水中占有重要地位,湛江市发展离不开对地下水开发利用.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湛江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污染,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本研究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湛江市市区在2001年和2011年丰水期期间中浅层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探讨了10年间湛江市地下水水质状况变化,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2001年Ⅰ类水仅占13%,Ⅴ类水比重高达67%,2011年接近一半监测点属于Ⅴ类水,超过六成监测点处于Ⅳ、Ⅴ类水.对比2001年和2011年可以看出,2001-2011年期间湛江市市区中浅层地下水水质状况未有明显变化,地下水受污染程度严重,主要污染物为NH4+,NO2-和Fe.

  • 标签: 模糊综合评判法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湛江市
  • 简介:随着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立,国土资源管理各个业务工作信息化建设速度逐渐加快。同时,覆盖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基本农田、土地利用规划、基础地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多源数据国土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基本建成。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一张图”底图和各业务审批数据,将国土资源各项业务: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建设用地审批、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供应、开发利用、土地市场、耕地补充、土地登记、卫片执法、案件线索、案件查处、土地督察等环节,使得各项环节环环相扣,实现“一地一证一号”。

  • 标签: 数据集中 国土资源管理 全过程 土地利用现状 城镇建设用地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 简介:于2013年9月,在小兴凯湖湖区入湖口、农田排水渠、湖心、主要景观区和人口密集区布设14个采样点,选取10项水质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水质指标进行空间分析及插值,以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新开流、857农场抽排干和兴凯湖农场31队采样点水质最差,新开口和东北泡子采样点水质最好;水体污染水平空间变异特征明显。人类活动是影响小兴凯湖水质空间变异主要因素,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和居民生活废物输入湖中氮、磷和有机物是主要污染源,旅游业对该湖水质影响强度逐渐加大。

  • 标签: 水质 污染 空间异质性 小兴凯湖
  • 简介:基于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基本理论框架,以吉林省中部地区为例,运用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地区间专业化指数和区位基尼系数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各城市工业与第三产业地区专业化和地理集聚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与第三产业相对专业化指数有所下降,表明吉林省中部地区工业结构与第三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2)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地方专业化程度高产业仍是老工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而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3)2004—2010年吉林省中部地区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产业区位基尼系数下降,表明这些行业在空间内呈现快速扩散状态,木材加工等部分行业区位基尼系数上升,呈现出进一步集聚态势。第三产业中各行业集聚水平较低。最后,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相关对策。

  • 标签: 地区专业化 地理集中 吉林省中部地区
  • 简介:在Rs和GIS技术支持下,以2007年LandsatTM遥感影像图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规划主岛发展指引图为基础数据,对未来平潭综合实验区主岛海坛岛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规划实施后,人类活动对景观干扰强度越来越大,将导致建设用地面积大量增加,区域景观类型趋向单一,平均斑块面积增大,斑块数量减少,景观多样与均匀度降低.景观格局变化主要驱动力因素是政府政策影响和人口变化等.

  • 标签: 海坛岛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RS GIS
  • 简介:从人工湿地组成——基质、植物、水流方式,阐述人工湿地去污机理,并综合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方法,对其关键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人工湿地结构组成因素选择及确定方法。综述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出现和发展为净化污水提供了一种生态思路,是未来水处理领域发展一种趋势,但目前人工湿地设计理论尚不完善,存在较大改进空间。如何进一步改进人工湿地结构组成成分、优化设计方案依然是未来人工湿地设计需要解决问题。

  • 标签: 人工湿地设计 基质 植物 水流方式
  • 简介:我国西部荒漠地区约有自然和人工湿地96180km2,这些湿地按成因分为断层陷落积水成湿地,冰川湖湿地,地下水浅出湿地,灌溉退水湿地和人工湿地.栖息着《湿地公约》规定水禽142种,占我国水禽种数54.8%,其中繁殖种类74种,占52.1%.列入国家野生动物重点保护名录26种,占18.3%,占我国列入保护名录水禽种数50.0%.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2种,占8.4%;列入《中日候鸟及其栖息环境保护协定》84种,占59.2%.荒漠地区湿地对水禽迁徙、繁殖、越冬有着特殊重要作用.自然环境改变,尤其气候变干旱和人类活动严重影响着荒漠地区湿地存在,对水禽物种多样和种群数量产生了强烈影响.应加强荒漠地区湿地保护.

  • 标签: 人工湿地 水禽 湿地保护 野生动植物 人类活动 公约
  • 简介:反馈型教学设计在地理课中运用李文(福州市第二中学)反馈型教学设计是按照系统教学观点,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由教师、学科内容、教学媒体和学生等要素组成相互联系开放系统;并以系统方法分析教学中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步骤,选择相应教学...

  • 标签: 教学设计 反馈型 反气旋 教学过程 地理课 天气特点
  • 简介:试论福建省降水量不均匀谢皎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前提福建省东临面积最大海域──太平洋,西靠面积最大陆域──欧亚大陆。境内地形多样,降水量在在空上呈现出明显不均匀。由于地形对降水再分配、在全省范围内可划出潮湿、湿润、半湿润、半干燥...

  • 标签: 降水量分布 不均匀性 境内地形 欧亚大陆 水分条件 农业气候资源
  • 简介:依据红树林生物海岸资源和生态特点,通过分析近岸围填海对红树林生态影响主要因子和生态服务功能影响,构建红树林生物海岸围填海适宜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红树林资源、环境、生态和经济为分层指标,确定分层指标的权重以及各项指标的标准和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分级围填海适宜为IHI〈0.75为Ⅰ级,可以实施围填;IHI=0.75~1.2为Ⅱ级,限制围填,IHI〉1.2为Ⅲ级,严禁围填.并就红树林海岸围填海适宜分级提出红树林资源限制指标以及评估方法应用.

  • 标签: 红树林 围填海评估 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