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ENVIEX软件FeatureExtraction平台上,利用LandsatTM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杭州湾南岸地区湿地景观进行遥感影像分类;通过与基于最大似然法、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等传统像元方法相应分类结果进行比较,系统分析了面向对象方法在中低分辨率遥感影像湿地景观生态分类中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①较之单一依据像元光谱值进行分类传统方法,面向对象方法综合考虑了对象光谱、空间、纹理、色彩等多种属性特征,因而对于类型复杂多样、分布界限模糊、光谱混淆与混合像元现象严重沿海滩涂、湖泊、河流等湿地景观具有更好鉴别能力,也因此获得更高分类精度(研究区景观分类总精度88.80%,Kappa系数0.87651;②面向对象方法在分类中提取是由同质性像元组成“对象”,且在合理影像分割下得到对象破碎化程度较低,因而能在较大程度上减小分类结果中“椒盐噪声”干扰;而基于像元方法提取景观类型以离散像元形式组成,难以清晰表征景观边界、形状等信息,所以分类结果中会有明显噪声现象;③影像分割在运用面向对象方法进行遥感影像分类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实验结果表明,60%分割尺度和归并尺度组合较有利于中低分辨率影像遥感分类;④面向对象分类过程中诸如影像分割精度评价、最优分割尺度选取、特征空间优化等问题,则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湿地景观 遥感影像分类 面向对象方法 景观生态学 影像分割 特征提取
  • 简介:乡村旅游发展必然会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产生影响.以2006年9—11月在上海、南京两城市所作700份问卷调查资料基础,利用SPSS和Excel软件,定量分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感知.结果表明: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影响正面感知强于负面感知;可分为中立者(37.3%)、理性支持者(37.8%)和矛盾支持者(24.9%)3类,支持者多于中立者;人口学特征不同,其感知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城市居民 乡村旅游 旅游影响 感知
  • 简介:利用深圳市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与InVEST模型,构建适合快速城市化地区湿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深圳市湿地生态安全。研究结果显示,深圳市湿地破碎化严重;大鹏新区湿地生态安全值0.88,表明该区湿地安全;盐田区湿地生态安全值0.62,表明该区湿地较安全;坪山区、南山区、福田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48、0.44和0.43,表明该区湿地处于低度预警状态;新宝安区、新龙岗区、罗湖区、光明新区、龙华区湿地生态安全值分别为0.39、0.36、0.33、0.28和0.21,表明该区湿地处于中度预警状态。深圳市湿地生态安全受人为胁迫严重,亟待加强对深圳市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

  • 标签: 城市湿地 生态安全 景观格局 InVEST模型 深圳
  • 简介:土地登记制度既是土地管理制度特别是地籍管理制度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物权法重要制度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成熟,权益保护意识提高,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提出,现今土地登记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急需进一步完善。本研究以福州市各类土地登记现状及统一登记相关准备工作情况进行分析,论证了以土地基础统一登记制度优势,根据其存在问题,从统一登记范围、统一法律依据、统一登记机构、数据更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符合本地实际土地统一登记制度设立,并提出了平稳过渡、分阶段实施设想,下一步不动产统一登记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 标签: 土地 登记制度 土地统一登记 福州市
  • 简介:在ArcGIS软件支持下,构建福州交通网络数据库,并结合多种数据和多种分析方法对福州地铁1、2号线路交通进行了可达性评价.首先通过ArcGIS中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建模等手段对地铁沿线道路网分布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地铁1、2号线建成后将大大缩短通行时间,提高了城市外围地区交通可达性.其次,利用网络分析工具计算得出地铁将平均减少市民出行时间8.88min,减少地铁沿线出行时间11.6min,在出行高峰期影响更为显著,可减少将近20min.研究结果可为交通部门提供参考.

  • 标签: 福州地铁 交通可达性 轨道交通
  • 简介:地图信息发布和查询是webGIS最重要功能之一,地图插件和开发平台选用以及地图信息组织,对于满足系统功能要求和提高系统建设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经过对现行WebGIS应用情况分析,进行了系统设计和数据组织;采用B/S结构,利用.NET技术结合MapServer地图插件进行系统研发和功能实现;开发出洞庭湖区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实现了地图发布、查询和显示等功能。该系统兼容性好、数据维护方便。利用.NET技术和MapServer平台开发湿地WebGIS比传统用PHP语言开发WebGIS执行速度更快,代码安全性更高,而且其属性库和图形库分离式设计提高了程序可扩展性和数据库稳定性。MapServer湿地信息系统开发,实现了湿地资源信息共享,满足了系统设计要求,达到预定目标,湿地WebGIS开发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地图信息发布与查询 WEBGIS MAPSERVER 洞庭湖湿地
  • 简介:民间信仰祠神是人们内心精神需求外化,信众群体及相应社会空间与地方祠神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辩证关系,是以祠神标志和纽带地方认同得以培育和维系基础.本研究将宁波地区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6县方志中记载与海洋相关祠神进行统计,分析海神信仰作为宁波沿海地方标志及其与在区域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和人群融合关系.本研究认为,民间祠神“功能”是推动民间祠神传播扩散主要力量之一,并且是连结迁移人群和本土居民共同心理诉求和维系地方认同重要纽带.

  • 标签: 地方祠神 地方认同 迁移人群 融合
  • 简介:湿地具有独特生态服务功能和很高生态效益,因此恢复或重建退化湿地非常重要。针对目前湿地恢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恢复举措等宏观方面,缺乏在整体上考虑湿地之间连通性及其空间结构影响因素等问题,在流域尺度上,对湿地可恢复性进行评价,综合考虑湿地结构、湿地景观特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建设活动干扰下流域下垫面等因素对整个流域内湿地恢复影响,以永定河上游流域,建立一个基于GIS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对湿地可恢复性进行评价。具体研究步骤包括指标信息提取、指标赋值及归一化和多指标综合。首先,选择河流等级、坡面流长、河流水质、饱和指数、水成土、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作为评价指标;然后,针对指标参量对湿地恢复贡献度进行赋值,并做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对结果影响;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指标权重,计算加权值,根据加权值正态分布对流域内湿地可恢复性进行等级划分,并使用优序图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佐证。研究结果表明,永定河上游流域研究区内可恢复湿地面积约979km^2,占流域总面积2.18%;其中,阳原县可恢复湿地面积最大,约为131.6km^2,其次怀来县,129.1km^2;可恢复湿地类型以水库/坝区型湿地和河流为主,分别占可恢复区域总面积11.75%和11.33%。研究成果湿地管理和恢复工程选址合理性提供了科学理论参考,避免了依据单一生态环境要素或局部区域特征进行恢复对象选择片面性。

  • 标签: 湿地恢复 流域尺度 多指标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 永定河上游流域
  • 简介: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价值当量换算法,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博州1992—2013年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22年博州生态服务价值呈先减后增趋势,在空间上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东北部价值高、西部价值低,极低值位于市中心区域,极高值主要位于艾比湖湿地和夏尔希里等自然保护区域;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影响着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服务价值对总生态服务价值贡献,气候因素对生态服务价值影响呈现出显著空间差异,经济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政府政策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服务价值增长,而牧民生产经营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服务价值发展起到负作用。

  • 标签: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变异 驱动力 博州
  • 简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进行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对田水林路村进行全要素综合整治,建成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集约高效美丽国土新格局。

  • 标签: 综合整治 土地 湖州市 浙江省 农村 建设用地
  • 简介:位于青秀山风景区蜡烛湖是南宁市建设"中国水城"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论证蜡烛湖形态及相关设计科学性,根据不同入水口流速、出水口数量、位置和湖泊形态设置了5实验,运用二维流场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蜡烛湖入水口流速对于改善蜡烛湖整体流场影响不大,无法解决蜡烛湖大面积水体"死水"问题;不同出水口位置和数量对蜡烛湖流场和流速影响较大,其中出水口2、出水口4和出水口5对蜡烛湖流场流速影响最大,能够较好解决蜡烛湖整体流场流速;蜡烛湖岸线形状对于整个湖泊流场有较大影响,优化呈祥岛岸线形态能够改善附近区域静水流场,加快蜡烛湖水流流动;在优化了呈祥岛岸线形态基础上,增设出水口4和出水口5,能够有效解决蜡烛湖原有的大面积流场流速过慢问题,促进了蜡烛湖水流循环。

  • 标签: 景观水体 湿地工程 水动力 数值模拟 蜡烛湖
  • 简介:在全球环境状况日趋严峻大背景下,营造景区低碳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本研究在剖析景区低碳环境旅游体验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以及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以福州永泰赤壁景区,尝试建立景区低碳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检验,从而提出优化赤壁景区低碳环境建议.

  • 标签: 旅游景区 低碳环境 评价指标 体系构建
  • 简介:以新疆艾比湖地区研究区,通过对现有荒漠化监测指标体系归纳分析,界定了复合荒漠化概念.利用遥感影像数据提取研究区各类荒漠化现状与动态变化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单一主导因子荒漠化类型面积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82.29%,复合荒漠化面积占17.71%.2002~2005年,艾比湖湖面面积缩小了322.5073km^2,相应总体土地荒漠化面积增加了7.18%,复合荒漠化面积增加了133%.土地荒漠化过程同时也发生了变化,风蚀、复合荒漠化增加而土地盐渍化减少,荒漠化程度加重,复合荒漠化类型增加并向其他土地类型扩展.

  • 标签: 复合荒漠化 遥感 时空变化 艾比湖
  • 简介:利用三维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手段,研究白马河水样中DOM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情况,经过微生物分解204h后DOC浓度下降为23%.根据双指数方程拟合,水样中易分解组分占总量63.2%,易分解组分与难分解组分分解常数分别为0.102h^-1,0.00257h^-1.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水样三维荧光光谱中单位浓度有机物荧光强度有不同程度提高.根据水样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培养过程中SUVA254nm有逐步升高趋势,而溶液250nm与365nm吸收比值没有明显变化.

  • 标签: DOM 生物降解 荧光光谱 紫外光谱
  • 简介:绿色理念推动城市建设已成为当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大趋势,本研究为了探寻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途径,以东南欠发达城市——南平市,在充分结合地区实际与参考国内外相关评价体系基础之上,构建欠发达地区绿色城市建设评价体系并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状况良好,社会参与度高,人居环境优异,绿色经济潜力良好,但在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及绿色经济发展状况方面则表现较差,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若干改善南平市绿色城市建设建议。

  • 标签: 绿色城市建设 评价体系 南平市
  • 简介: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通过复杂水文过程相互联系和影响,具有整体性和复杂性。研究湿地与周边水文系统相互作用过程和机理,对湿地保护和恢复起着重要作用。以美国奥克弗诺基(Okefenokee)流域案例,构建包含沼泽地表水、沼泽地下水、高地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4个水文子系统流域水文网络模型,采用生态网络分析方法中效用、控制和单位元分析研究水文单元间作用关系。控制分析结果显示,高地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子系统对沼泽地表水和地下水子系统支持程度达到100%。无论是沼泽还是松林高地,其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存在高度相互依赖和互补性。效用分析结果表明,沼泽地表水和高地地下水之间存在着互利水文关系。而单位元分析结果显示,沼泽地下水深层渗漏和高地松树生态系统蒸散过程是袭夺流域湿地系统水资源重要一环。上述结果表明,生态网络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分析水文单元之间作用过程、描述水文单元之间直接和间接水文关系,可以用于流域湿地水资源管理。

  • 标签: 奥克弗诺基 沼泽 湿地 水文关系 生态网络分析
  • 简介:在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居民深入调查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历史街区内居民保护态度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居民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人均住房面积、住宅状况及居民对保护政策知晓度对居民保护态度产生重要影响,而文化、收入、居住时长、工作状况、房屋性质对居民保护态度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之上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最后,针对研究结果给出了实践启示,同时指出了研究中存在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 标签: 历史街区居民 三坊七巷 更新模式 影响因素 LOGIT模型
  • 简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质量等级设计需要充分结合项目区自然条件和相关经济技术条件,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科学性、合理性.为此结合农用地分等技术和农用地分等定级折算相关成果,在省级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中进行了尝试性评定研究.在综合分析相关经济技术水平、项目补充耕地质量现状及限制因素基础上,采用农用地分等定级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耕地质量等级规划设计进行评定,并提出相应工程措施.本研究将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和成果应用到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设计中,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完善了土地整理补充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

  • 标签: 土地整理 耕地质量等级评定 工程措施
  • 简介:省际边界地区因其较少受人类活动干扰,保存了较为丰富旅游资源,但很难得到有效开发.如何化解这一矛盾,成为边界地区行政主体发展旅游业难题.本研究以省际边界地区——湖南省新宁县,分析边界区位给其带来负面影响,针对其自身发展基础和旅游资源状况,提出时间和空间开发模式,进而从建立边界旅游联动开发机制、培育边界旅游中心城市、强化对外交通易达性等方面着手,带动湘桂边界地区旅游发展,以期同类旅游地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边界地区 开发模式 旅游中心城市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