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海图生产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以后,海图生产概念、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陈旧制图技术和方法已不适应海图生产要求.依据这些形式与内容变化探讨海图生产技术变化实质,通过建立海图生产新思路,调整制图过程和工艺,缩短生产周期,不断提高海图质量水平.

  • 标签: 海图制图 数字海图 纸质海图 生产流程 数字技术
  • 简介:随着各国海岸附近海港工程逐渐增多,部分国家存在将领海基线向海-侧调整倾向,进而对领海、专属经济区等海域划定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4处典型海港工程样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4处样点中,5处会造成各划界海域面积显著扩大.多数情况下,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面积依次扩大.模拟实验表明,划界海域面积变化量与海港工程形态、位置及其周边关系等多个因素有关.

  • 标签: 海洋划界 海港工程 领海基线 正常基线 直线基线 影响因素
  • 简介:人类从古至今人类海洋探索从未停止,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借助于先进科技手段在海上修筑钻井平台、铺设海底电缆、架设海底隧道,同时国家间为了追求更为廉价生产资料进行远洋运输。但是人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托列峡谷号”油污案、“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大连新港7·16爆炸案等案例每一次都是海洋环境极大破坏。为此国家间通过不断探索签订了一系列国际条约构建系统裁判赔偿机制,国家之间也在各自探索为海洋环境保护提供新立法借鉴,通过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完善了现行海洋污染赔偿机制。

  • 标签: 海洋环境 污染来源 限制赔偿责任 完全赔偿责任
  • 简介:基于GAM模型2006~2011年辽河公园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旨在对大辽河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每年pH值趋于一致;2011年溶解氧明显高于其它年份,且2006年溶解氧达到最低值。就6年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发现,2007年COD浓度较高且高于平均值;然而,溶解氧和COD与氨态氮变化只有40%相关。

  • 标签: 辽河公园 水质监测 评价
  • 简介:为研究温度岩扇贝(Crassadomagigantea)幼贝生长影响,进一步了解其随温度变化生长规律,在室内循环水控温养殖条件下,设置10℃、12.5℃、15℃、17.5℃四个温度梯度,在两个月培养周期中不同试验温度岩扇贝幼贝生长情况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其生长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温度其生长速率影响显著(P<0.05),最适生长温度为15℃,该条件下幼贝壳高平均日生长量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壳长与湿重平均日生长量与17.5℃实验组无显著性差异,但显著高于前面两组。试验范围内,温度变化幼贝存活率影响不显著(P>0.05)。

  • 标签: 岩扇贝幼贝 温度 生长速率 存活率
  • 简介:应英国海道测量局邀请,交通部安全监督局林玉乃局长、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孔令户部长率中国海道测量代表团,于1996年10月21~23日英国海道测量局和英国海军测量部队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英国海道测量局局长克拉克少将向代表团介绍了英国海道测量管理体制和海图制图新技术应用情况。代表团详细参观、考察了海道测量局海图资料处理、海

  • 标签: 海道测量局 发展状况 数字海图 测量船 海图制图 英国海军
  • 简介:全球变暖作为一个重要环境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引起学者广泛关注。它不仅对海洋生态环境及生物圈已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主要从浮游动物角度出发综述了全球变暖其生理活动、生态分布及生物气候学影响。运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动物生理学上变化来说明全球变暖浮游动物生理影响;通过分析浮游动物生物多样性、生物量,丰度和生物地理分布等指标来阐述其全球变暖生态响应;通过讨论浮游动物最高丰度时间和繁殖时间这2个重要物候学指标来说明其全球变暖响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即调查更广泛生物功能群、关注处于热带海洋中浮游动物以及在浮游动物个体水平上开展研究工作。

  • 标签: 全球变暖 浮游动物 生理活性 丰度 生物多样性 生物气候学
  • 简介:目前,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与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CO2,使空气中CO2量极具增加。据研究:CO2是温室气体主要组成部分,地造成温室效应主要元凶。海洋是碳一个巨大储存库,海水能够溶解大量CO2,海洋中大量植物和浮游藻类吸收CO2产生O2,是CO2非常大聚集地(汇)。与此同时CO2在海洋中汇聚使海水酸度增大渔业资源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CO2源汇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源汇 温室气体 生态系统 渔业资源
  • 简介:沿岸水深测量结束时一般要进行新旧水深资料比对,以便科学处理测绘中技术问题.可能引起水深图深度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归纳了以下几个因素:沿岸海底地形发生了变化,海图深度起算面发生了变化,水位改正方法改进引起变化,其他因素引起深度变化等。

  • 标签: 沿岸水深测量 水深变化 平均海平面 深度基准面
  • 简介:应用ROMS数值模式配置基本实验模拟了2004年到2006年中国东部海域海平面的季节变化。模拟结果与TOPEX/Poseidon(T/P)卫星高度计观测结果基本一致,海平面年较差从中国沿岸到黑潮路径逐渐变小。将数值模式风应力项去掉,配置对比实验。与基本实验结果对比发现,对比实验海平面仍然具有季节变化,但是闽浙沿岸和苏北沿岸海平面春夏季异常偏低、秋冬季异常偏高现象消失,中国沿岸向太平洋海平面变化减弱。春季和秋季,渤、黄海和黑潮附近海平面异于东海现象减弱。对比实验海平面的年较差数值明显减小,从近岸向黑潮海平面年较差渐变过程消失。整个渤黄海海平面年较差近似。对比实验海平面年较差占基本实验海平面年较差比率从近岸向黑潮路径逐渐增大。

  • 标签: 海平面 季节变化 数值模拟 海上风
  • 简介:在湛江附近海域建立了三维动边界水动力模型,通过验证,结果与观测数据符合良好,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分别模拟计算了湛江东海岛填海大堤现状以及1958年大堤修建之前湛江海域水动力场,通过两种情况下流场、潮位、纳潮量以及水交换率比较,分析了东海岛大堤存在对湛江湾水动力环境影响。

  • 标签: 湛江湾 东海岛大堤 数值模型 水动力环境
  • 简介:介绍了浅水非线性效应处理方法,研究了相关法原理及其应用,并以厦门港及烟台港为例对上述港口未来时刻作了潮汐预报,从实用角度说明了相关法应用于浅水效应显著港口时预报效果改善将更为明显。

  • 标签: 潮汐预报 浅水非线性效应 相关法
  • 简介:航天测控站分布在全球不同板块,其站址坐标随地壳形变而发生变化.分析了中国大陆区域地壳形变运动速率,讨论了地壳形变航天测控站站址坐标的影响,提出了改正措施.

  • 标签: 地壳形变 航天测控站 形变影响
  • 简介:XCTD作为深海探测一种最为重要仪器,是深海水文数据获取重要手段,但传统金属漆包线信道存在一些难以解决技术问题,成为XCTD发展主要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传输信道。本文首先使用漆包线作为传输信道所面临难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其次,分析了单模光纤技术优势;最后,针对XCTD工作环境中海水温度变化对光纤传输信道带来影响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单模光纤信道在海水介质及0-20°海温变化下,以10MB/S传输速率传输数据时误码率为0,且损耗变化几乎可以忽略,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速率和传输稳定性,实验结果说明采用单模光纤作为XCTD传输信道具有一定可行性。

  • 标签: XCTD剖面仪 单模光纤 海洋温度效应 传输性能
  • 简介:为寻找三疣梭子蟹体色相关分子标记,本文用RAPD方法紫色和茶绿色两种三疣梭子蟹基因组DNA进行体色相关遗传标记筛选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从80个随机引物中共筛选了30个重复性好多态性高引物,RAPD分析结果表明:紫色梭子蟹个体组成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1.29%,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7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5545;茶绿色梭子蟹个体组成群体多态性位点比例为62.44%,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51,Shannon信息指数为0.5099。紫色和茶绿色三疣梭子蟹之间Nei氏无偏差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9682,遗传距离为0.0323。这些结果表明,紫色和茶绿色三疣梭子蟹群体遗传多样性程度接近,具有相似的遗传多样性基础。另外,有2个随机引物(SBSA09和SBSG16)扩增得到群体特异性片段各1条。

  • 标签: 体色 亲缘关系 三疣梭子蟹 RAPD
  • 简介:我们用Non—BoussinesqPOP海洋模式和NECP1000hPa风应力和气温场资料,模拟了1960—1999年太平洋环流,结果显示:在过去40年,热带太平洋环流变弱了,另外,由于全球变暖,由北赤道流产生向热带西太平洋沿岸热输送和由南赤道流产生向南太平洋中高纬度热输送随着时间是减弱,而在北半球,由北赤道流产生向中高纬度热输送是增加

  • 标签: 全球变暖 太平洋环流 Non—Boussinesq POP模式
  • 简介:海洋溢油污染持续时间长,在自然常态环境下难以分解,海洋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有巨大危害。由于污染物随海流流动,影响范围不固定,加之石油烃类化合物难以降解,给海洋溢油污染治理带来了巨大难题。海洋中逸散石油因其特殊理化性质、毒性效应,不仅对海洋中生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作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和转移,最终可能进入人体,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本文通过溢油污染海洋生态影响分析及修复方法研究,为海洋溢油污染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石油污染 海洋生态 修复方法
  • 简介:地磁日变改正数据合理选取直接关系到海洋磁测成果精度.通过在南海南部海域布放一个4000m长地磁观测潜标及同步开展磁力测量,并在收集周边陆域地磁台站数据基础上,水体中获得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和水面磁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到几点认识:①浅水海域获得日变观测数据用于海洋磁测数据处理时,其测量准确度比深水海域好,且与陆域地磁台站数据曲线一致性要高;②船磁校正曲线是否对称与地磁日变观测数据合理选取密切相关;③在远海区磁测时,为确保详尽记录局部磁扰,建议海底地磁日变观测站应布放于靠近工区、水深较浅水体之中.

  • 标签: 海洋磁测 地磁日变校正 船磁影响校正 日变观测 测量准确度
  • 简介:鄱阳湖是位于长江中下游大型连河浅水湖泊。洪水期最高水位(圩堤外)面积达3210.22km~2,容积为252亿立方米,居全国各淡水湖之首。鄱阳湖汇集了江西省境内赣江、抚河、信江、饶河和修水之水,构成了完整

  • 标签: 湖泊流域 鄱阳湖 地图集 制图理论 制图区域 邻近地区
  • 简介:污损生物是影响贝类养殖业生产效率重要因素。污损生物不仅附着在养殖网笼上,而且也大量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大部分污损生物是滤食性捕食者,这些污损生物与养殖生物竞争食物,氧气与空间导致贝类生长速度减慢,死亡率提高。本实验以大亚湾养殖网笼里珍珠贝及附着污损生物为对象,研究有污损生物附着珍珠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珍珠贝在滤食,耗氧及排泄上差异,同时网笼上附着污损生物优势种滤食,呼吸及排泄也进行了测定,用以说明污损生物养殖生物滤食,耗氧和排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污损附着珍珠贝及没有污损附着珍珠贝在滤食率,耗氧率和氮磷排泄率上存在明显差异,有污损附着珍珠贝滤食率,NH4-N和PO4-P排泄率要高于没有污损附着珍珠贝。同时在网笼上附着优势污损生物滤食,耗氧和排泄也不容忽视,他们食物滤食,溶氧消耗及氮磷排泄贡献也很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附着在养殖生物贝壳上还是附着在网笼上污损生物与养殖生物之间存在食物及氧气竞争,污损生物水中氮、磷浓度提高贡献也很大,因此在养殖中,污损生物影响不容忽视。

  • 标签: 珍珠贝 污损生物 氧消耗率 滤食率 氨排泄率 磷排泄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