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简单介绍了磁体磁场的基本计算公式及其特征,并通过海上磁体搜寻实例加以解释和说明,为利用磁力仪搜寻磁体工作提供了一种比较简单实用的解释和判读方法.

  • 标签: 铁磁体 海上搜寻 磁异常 磁场特征
  • 简介:波束测深系统安装校准是波束测量的关键环节,其安装和校准的好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在校准和测量过程中,各种误差参数是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的。正确分析其相互关联,采取合适的校准方法,可以削弱其误差的影响,提高校准精度。论述了波束安装参数校准的作业方法和误差分析,并对各校准参数的关联进行了详细的论证和量化分析,提出了削弱各参数关联的方法。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校准参数 关联性分析
  • 简介:在水温为16~20℃、盐度28.2±2.1、溶解氧为(7.5±0.7)mg/L、pH为8.0±0.3的条件下,研究了3种规格棘海盘车(Asteriasamurensis)对4种规格魁蚶(Scapharcabroughtonii)的摄食量、摄食选择和摄食昼夜差异。研究表明: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随魁蚶底播密度的增加而上升;不同规格棘海盘车对同一规格魁蚶摄食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存在一定差异,对于最小壳长组的摄食数量最大;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软体部摄食量与魁蚶规格呈成显著正相关;棘海盘车对不同规格魁蚶摄食数量均存在一定的昼夜差异且夜间的摄食数量大于昼间,魁蚶规格越大,棘海盘车对魁蚶最大摄食数量时间出现的越晚。结果表明:魁蚶适宜底播密度在30ind/m2左右,底播规格越大越能有效防御敌害。根据棘海盘车对贝类捕食特点,可采用浅水低值贝类作为诱捕生物对棘海盘车进行清除。

  • 标签: 多棘海盘车 魁蚶 摄食量 摄食选择性 昼夜差异
  • 简介:介绍波束探测技术在港口、航道测量和水下物体搜寻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进一步说明波束探测技术的高精度、高效率、高密度和全覆盖的特点,展望波束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前景,为三峡工程水下探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 标签: 海洋测量 多波束测深 水下探测 通航尺度 三峡工程 航道测量
  • 简介:海底特殊地形在波束勘测后处理时经常遇到但又极易被忽视,导致具有重要地学和工程意义的特殊地形未能被反映在成果图上.通过分析后处理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利用水深残差法搜索定位波束海量数据中存在的局部特殊地形,进而提取特殊地形的水深浅点和深点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在国家海洋勘测专项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多波束勘测 特殊地形 残差 后处理
  • 简介:根据波束系统工作原理,充分考虑波束角立体特性及海底地形的二维区域特征,给出波束系统数字模型的详细设计步骤,并以实际海底水深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比较符合理论分析及实际情况,在仿真实验中可以模拟实际的波束系统。

  • 标签: 多波束数字测深模型 波束角 换能器 脚印
  • 简介:海草床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丰富和生产力高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本文以广西浦海草床为例,结合实地调查、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当地统计资料,综合运用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对该地区海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进行了价值评估。结果表明2005年该地区海草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为6.29×105元/a·ha,其中间接利用价值最大,为4.47×105元/a·ha,占总经济价值的70.97%;其次为非利用价值,为1.54x105元/a·ha,占总经济价值的24.52%;最少的是直接利用价值为2.84×104元/a·ha,仅占总经济价值的4.51%。

  • 标签: 海草床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广西 合浦
  • 简介:为检验波束测深成果质量,需对测深数据处理结果作精度评估.国内诸多规范规定了利用主检测线交叉点不符值计算均方根差的评估方法,但在实际应用时由于均方根差值受水深深度影响异常明显,无法合理表达测量结果的好坏,对测量精度评估意义不明显.为更客观反映波束测深成果精度,提出统一采用相对误差作水深测量精度评估指标的方法,对主检不符值具体计算方法给出了若干建议.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精度评估 主检不符值 均方根差 相对误差
  • 简介:一、概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勘探技术正向高精度、高分辨率方向发展,以期找出更薄层和更小的油气构造。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地震资料采集的趋势是采用3M技术,即缆、船、源。这样,对定位导航的技术要求更加严格,难度大大增加。如何实时准确和可靠地进行缆地震作业的定位导航,是海上缆地震采集的一项关键技术。

  • 标签: 地震勘探 综合导航系统 海上石油 卡尔曼滤波 地震采集 定位导航
  • 简介:作为国内首家引进浅水波束系统的技术人员,就波束系统的选型问题,从系统的应用目的、设计原理、精度要求、稳定性、可靠、抗干扰能力、工作效率、整体配置的合理性和配套、软硬件的支持强度和功能、售后服务和性能价格比等方面进行探讨,以供国内有关单位参考。

  • 标签: 多波束测深声纳系统 选型 测绘
  • 简介:根据该海域多年资料的分析结果,对该海域密度跃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主要包括各类型跃在不同季节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密度跃的成因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深跃层 浅跃层 密度跃层 深海区 浅海区 水团
  • 简介:讨论了利用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舰船姿态测量的可行,并利用频观测进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消除;使用TCAR和矩阵变换法进行模糊度的解算;最后利用姿态矩阵的正交特性进行模糊度有效的分析。经仿真计算可知,利用北斗频观测进行舰船姿态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 标签: 卫星定位 多频观测 姿态测量 北斗
  • 简介:在严格推导常梯度声线跟踪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常梯度声线跟踪法的波束声速改正精确模型,并初步推证了CARIS软件的声速改正方法。计算结果表明,精确模型计算结果与CARIS6.1计算结果一致,并通过声线姿态改正算法比较,给出了声线姿态补偿法和直接法的适用角度范围。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声速剖面 声线跟踪 声速改正
  • 简介:针对线阵CCD影像,分析了GC^3视匹配模型,引入了MVLL视匹配模型。研究了GC^3与MVLL视匹配模型的工作过程,综合比较了两种模型的异同。利用ADS40影像,针对相似、遮挡特征,做了视匹配试验。结果表明,视匹配模型能够综合利用多张重叠影像信息,提高匹配可靠,具有较高的匹配优势。

  • 标签: 影像匹配 线阵 CCD 多视匹配 几何约束互相关 MVLL
  • 简介:针对波束测量声速剖面采样间隔合理选取问题,首先介绍了常声速分层声线跟踪法与常梯度分层声线跟踪法基本原理及实现方式,其次基于两种声线跟踪方法分析了声速剖面采样间隔对波束测深的影响规律,并利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对声速剖面进行了化处理以获取不同采样间隔声剖数据,最后结合限差要求,对采样间隔进行了优化选取,实验结果表明,常声速分层声线跟踪法较常梯度分层声线跟踪法对声剖采样间隔更为敏感,在给定限差范围内合理确定采样间隔,既能保证测量的精度又能提高算法运行效率,分析结果对波束测深数据采集质量的实时监控和实时声线跟踪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水深测量 多波束测深 声速剖面 采样间隔 声线跟踪
  • 简介:简要的介绍了基于统计特性进行波束测深数据滤波的方法,并对这些滤波方法的特点及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趋势面滤波法,并对其进行了实践验证,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多波束测深系统 统计分析 测深数据滤波 趋势面滤波法
  • 简介:针对目前国际上8家公司生产的16种新型浅水波束系统的技术指标,对它们的技术性能,包括采用的波束形成方法、频率范围、测深量程、深度分辨率、最大测幅、单位时间(s)内的采样次数、波束宽度、侧扫功能、测深精度、测量航速、声线弯曲改正、姿态传感器及设备寿命等给予了评价,并展望了浅水波束技术的发展前景.

  • 标签: 海洋测绘 多波束系统 评价
  • 简介:波束测深趋势面滤波构建趋势面模型的过程中,其模型变量线性相关时,系数阵存在复共线性,因此将主成分估计的方法应用于趋势面模型系数的求解,从而避免了复共线性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别利用最小二乘算法和主成分估计求解二次趋势面模型。比较计算结果,验证了主成分估计算法的有效

  • 标签: 多波束测深 趋势面滤波 复共线性 主成分估计 最小二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