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春季(3—5月),我省天气气候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大风日数也明显少于往年,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受旱农田面积达31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

  • 标签: 天气气候 大风日数 温度距平 部门统计 天气概况 冷涡
  • 简介:1前言闪电与强对流、强降水关系十分密切,因此,雷电的探测一直是传统的地面观测项目,然而由于此项记录的主观成份大、受测站环境、天空状况影响严重,探测范围小、时效短,仅能在08、14时天气图上反应出来,供分析参考,得不到充分的应用,1996年下半年,由中国科技大学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合作,

  • 标签: 闪电定位仪 统计特征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技大学 探测范围 降水关系
  • 简介:本文从新余市大暴雨个例入手,通过分析其前期的假相当温场,揭示大暴雨与假相当温的关系,为本市的大暴雨预报寻找热力学因子。

  • 标签: 大暴雨 假相当位温场
  • 简介:采用WRF模式对2005年“海棠”台风登陆福建省前后24h内所造成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借助涡理论分析涡与台风低压流场及降水的关系,并结合对风场、相当温、相对湿度等诊断量的分布特征分析,探讨了台风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310K等熵面上高位涡发展演变较好反映了台风低压系统路径移动以及强度变化的过程。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位涡大值区及其偏东北方向,且涡气块回旋少动,与暴雨的发展维持密切相关。高位涡区主要位于等熵面坡度和梯度最大处,当等熵面上下贯通,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涡沿等熵面下传,形成涡柱时,有利于暴雨增幅。台风环流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烈,也有助于此次台风降水强度持续强大。

  • 标签: 台风暴雨 位涡 等熵面 数值模拟
  • 简介:经过严格的数学推演,推导出仅需4个方位的天线座水平度检测数据即可通过数学处理获取准确的天线座水平度的数学理论模型。运用建立的数学模型处理4个方位的检测数据,可以计算天线座水平度倾斜角、天线方位旋转轴倾斜方位及可供仰角读数校准的仰角读数“真值”。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天线座水平度检测过程及数据处理方法相比,4方检测法显著减少检测人员在天线罩内天线平台上的工作量及室内人工手动处理的工作量,而需要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的工作量明显增加。

  • 标签: 数学推演 天线座 水平度 4方位检测法
  • 简介:近年来,陕西省气象局建成双核心机制的交换式高速局域网,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带来各种问题,如IP地址冲突、盗用关键IP地址、爆发ARP病毒等。出现类似问题,网络管理员需快速定位故障主机才能解决网络故障。举例介绍综

  • 标签: 快速定位方法 网络规模 设备环境 主机 IP地址冲突 思科
  • 简介:汉中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名列陕西省各市、区之前,林业用地占总面积的67.4%,因此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汉中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并且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还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天气、气候因子与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密...

  • 标签: 火险天气 森林火灾 相对湿度 干冷空气 气候因子 天气形势
  • 简介:在日常观测中,遥测雨量计换纸,调节笔是每天必做的一道程序。按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要求,用拧动笔调整旋钮或按动微调按钮,使自记笔尖调至“0”线或使其上升至某一置便就可以了。但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用笔调整旋钮与用微调按钮来调节自记笔,两种记录有一定的差值。

  • 标签: 遥测雨量计 调整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中值 按钮 微调
  • 简介:阐述了雷电监测网数据的应用、雷电监测网的探测原理和结构及功能,并根据江西的实际,提出了江西省雷电监测定位系统的布建和要求.

  • 标签: 雷电 监测 定位网 原理 布建
  • 简介:测报质量的且稳,是每个从事测报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现就这些年来自己从事测报工作的经验作个总结,我想若能做到以下几点,许多错情是可以避免的,测报质量也可以提高且能保持稳定。

  • 标签: 测报质量 测报工作 错情
  • 简介: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时间间隔为6h),对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涡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出现在850hPa上MPV、MPV1、MPV2正负值过渡带附近,是对流不稳定与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θse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增长,亦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 标签: 强对流暴雨 湿位涡 诊断分析 华北
  • 简介: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产业的形成和分类,揭示了三次产业的发展趋势;运用翔实的统计资料,对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所处阶段和呈现出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了具体分析;系统地研究了我国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发展政策以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和措施。明确了气象事业在三次产业中的定位,即气象事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门类,专业技术服务业类。研究了国家发展气象事业的政策和法规;并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作了系统分析,进而提出了争取国家的政策支持,完善双重领导管理体制,在为发展支柱产业提供气象服务中求得事业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四个一流”的气象事业发展对策。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产业经济学 三次 定位 结构类型 第三产业
  • 简介:宽带干涉仪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系统,是一种全闪电宽频带三维定位系统。它能够以微秒级的时间分辨率对闪电击穿过程产生的辐射源实现三维定位,描绘云闪和地闪通道发展的详细三维结构,可用于区域闪电监测和预警;同时,系统能够同步得到闪电通道发展的宽带频谱以及电场变化信息,结合三维定位结果,可以为闪电放电过程物理机制的探讨、雷电物理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 标签: 三维定位系统 宽带干涉仪 闪电通道 辐射源 时间分辨率 击穿过程
  • 简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云顶亮温资料,对2006年6月24—25日陕西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高空低槽、中低层切变线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此次强对流天气的直接原因。强对流发生前,近地面存在逆温层。强对流发生发展与湿涡的时空演变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对流层高低层湿涡“正负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天气发展的有利形势。强对流天气发生在低层湿涡正压项等值线密集的零线附近及湿斜压项的正值区。

  • 标签: 强对流 湿位涡 云顶亮温
  • 简介:利用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资料和NCEP1°×1°逐6h再分析资料,应用湿涡理论,对2011年6月江西汛期一次大暴雨过程的湿涡的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其中主要分析了正压项(MPV1)和斜压项(MPV2)正负值范围以及其值的大小变化与暴雨强度、落区的关系。结果表明,此次大暴雨过程前期,以对流层低层的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为主。对流层低层MPV1<0,中高层MPV1>0,并且中高层有正值MPV1向低层输送,这样的高低空配置有利于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低层MPV1等值线密集带零值线附近对应强降水中心区。此次大暴雨过程中后期,对流层中高层负值MPV2的绝对值和正值MPV1同时增大,其大值区南压,对流层中高层湿斜压性明显增强,使垂直涡度明显增大,同时伴随着对流层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降水强度明显加强。从整个暴雨过程来看,暴雨落区的移动方向与对流层中高层MPV1正值区和MPV2负值区的移动方向一致,中高层湿斜压性的增强对暴雨增幅起了关键作用。

  • 标签: 暴雨 湿位涡 不稳定能量 演变.
  • 简介:在地面气象观测中,常会遇到毛发湿度计示值和干、湿球温度表观测的湿度恒相差较大,如只根据其差值(以下简称订正值),调整湿度计笔。不但往往调不好。甚至会使浞差更大。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洞整肘要注意的问题和方法:

  • 标签: 毛发湿度计 地面气象观测 温度表 湿球
  • 简介:应用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27日发生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湿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对暴雨的发生、发展非常有利,且MPV1负值中心区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MPV2的分布表明,随着大气斜压性增强,强降水总是发生在对流层低层斜压性较强的区域;低层斜压项的负值区与暴雨的落区存在着良好的对应关系.

  • 标签: 暴雨 湿位涡 诊断分析
  • 简介:对2009年2月4日08时到11时30分,呼和浩特市区出现的微量雨夹雪、雾、道路结冰的复杂天气进行原因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受500hPa弱的短波槽及850hPa槽前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全市大部的微量雨夹雪;雨夹雪落地融化与地面进行热量交换,致使低于0℃的地面结了薄冰;雾主要出现在呼和浩特市区,一方面是由于适合的温度范围、湿度条件、以及微风有关,另一方面冬季市区污染物较重,在低层存在逆温的情况下,污染物扩散能力较差,使水汽产生大量的凝结核,从而形成了雾,雾中及地水汽直接凝华也对地面结冰起到了作用。

  • 标签: 高影响天气 弱天气形势 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