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激光多普勒雷达系统主要用来探测大气晴空三维风场。晴空大气风场精细结构的探测对灾害性天气的临近预报、边界层结构研究、城市环境监测和预报、大型活动特种气象保障、飞行安全等有重要意义。在中国气象局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研制探测大气三维精细结构的小型化可移动非相干测风激光雷达系统,实现了车载小型化,将现有的风场一维探测扩展为二维、三维探测,提高了探测精度和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气象业务观测的需要。该系统将用于2008年奥运会的气象保障,提高海面风场的监测和临近预报能力。

  • 标签: 激光多普勒 多普勒雷达 激光雷达系统 可移式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08年奥运会
  • 简介:8.1总论固体地球是获得支持生命的原始物质的仓库,并且开发地球新资源、或者开发支撑社会机能的已知资源的新方法在连续不断被发现。我们的资源和栖息环境,是我们星球内部动力过程的最终结果,这些过程也同时是危险的来源。

  • 标签: 自然资源 地球灾害 固体地球 动力学 栖息环境 动力过程
  • 简介:对山体滑坡、洪水、海啸、火山灰流和泥石流的位置和发生时间的预报,取决于精确的地形资料。现有的全球地形资料分辨率仅为30—90m,垂直精度约为10m。这样的分辨率和精度对于上述目标是不够的。推荐的具有分米精度的全球5m分辨率地形测量,允许以一个很小的尺度,例如对特定场所的土地利用做出决策,测绘山体滑坡和水灾。

  • 标签: 地形测绘 LIST 激光雷达 地表 垂直精度 山体滑坡
  • 简介:1概况2011年12月12—20日,中国一丹麦政府问合作“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RED)的“风电功率预测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组对丹麦国家电网、Risoe国家实验室、丹麦气象局、DongEnergy能源公司、Vestas公司和西班牙国家电网进行了考察。考察小组由来自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华北电网公司、华能新能源股份公司和中丹项目办公室的6名专家组成。

  • 标签: 预测体系 电功率 西班牙 丹麦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
  • 简介:回顾了防雷检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常规检测的必要性及其工作流程,通过防雷装置的质量特点分析了跟踪检测的必要性,并由此引出关于防雷检测标准的问题。参照其它标准及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方面的资料,文章着重讨论了新建建筑物防雷跟踪检测的抽样方案和防雷检测机构的质量管理等问题。

  • 标签: 防雷装置 抽样检测 质量管理
  • 简介:目前的人工降雨技术一般是在空中播撒碘化银颗粒作为凝结核,促使水蒸气凝结,而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可以使用激光将空气分子离子化,使之成为天然的凝结核,从而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

  • 标签: 人工降雨 激光 水蒸气凝结 空气分子 凝结核 银颗粒
  • 简介:1引言防雷工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接地,整个工程的防雷效果甚至防雷器件是不是起作用都取决于此,所以应该认真、系统的研究。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地,是保障设备、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措施。可以认为,凡是与电网连接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应当接地。由此可以知,

  • 标签: 接地装置 防雷工程 电子设备 防雷器件 防雷效果 保障设备
  • 简介:今年春季(3—5月),我省天气气候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偏高,降水异常偏少,大风日数也明显少于往年,大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据有关部门统计,全省受旱农田面积达31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0%。

  • 标签: 天气气候 大风日数 温度距平 部门统计 天气概况 冷涡
  • 简介:根据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文章从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要点、评价报告制作的文本格式、评价的结论及技术要点等三个方面全面阐述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的全过程,明确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项目,总结和归纳了各项目在GB50057-2010中的依据和规定.

  • 标签: 建筑物 防雷 设计评价
  • 简介:汉中地区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名列陕西省各市、区之前,林业用地占总面积的67.4%,因此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就显得极为重要,汉中森林火灾的发生不仅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并且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还具有时间性的特点。天气、气候因子与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密...

  • 标签: 火险天气 森林火灾 相对湿度 干冷空气 气候因子 天气形势
  • 简介: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2006—2011年晴空无云时激光雷达(CE-370—2)资料,结合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多波段太阳光度计(CE-318)资料,对比验证了激光雷达资料的反演结果,并分析了兰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激光雷达反演得到的光学厚度与光度计观测得到的光学厚度,两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6。兰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3—5月和11-12月较大,主要原因是3—5月是当地沙尘频发期,11—12月是居民集中采暖期,沙尘排放和燃煤排放显著增加了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气溶胶光学厚度6~10月偏小,湿沉降清除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光学厚度季节分布为春季0.42,冬季0.36,秋季0.30,夏季0.21。光学厚度频数分布于0.0~0.3的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且存在季节差异。兰州上空夏季干净,春季浑浊,冬季次浑浊。

  • 标签: 激光雷达 兰州地区 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频数分布
  • 简介:测报质量的且稳,是每个从事测报工作的人梦寐以求的。现就这些年来自己从事测报工作的经验作个总结,我想若能做到以下几点,许多错情是可以避免的,测报质量也可以提高且能保持稳定。

  • 标签: 测报质量 测报工作 错情
  • 简介:利用2006年6月至2008年5月CALIOP(Cloud-AerosolLIdarwithOrthogonalPolarization)水平分辨率25km云层产品来研究中国地区的卷云分布特征。所采用的3条基于卷云气候态的质量控制标准能够有效的剔除CALIOP云种分类产品中判别误差。通过卷云水平分布的研究发现,区域性强烈的辐合上升气流和丰富的水汽导致中国南部靠近热带辐合带(ITCZ)的热带地区卷云具有约60%左右的最大发生频率。沿青藏高原抬升的暖湿空气能够产生很多地形型卷云,从而导致干旱的青藏高原东北坡出现了相对较大约30%~40%的卷云覆盖。ITCZ和季风的时空迁移主导了卷云在纬度上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同时也导致青藏高原东北坡的相对值主要出现在春冬季节。沿纬度的卷云垂直分布的变化揭示出低纬度卷云的云顶高度更多的集中在16km附近,这主要是因为对流层顶限制了卷云的发展。通过对多层卷云系统的研究揭示出伴随不同云种的系统的水平分布特征与各种云种的随纬度的分布密切联系。除伴随卷云发生的多层卷云系统以外,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相对值主要是伴随海拔较高的高积云的系统的发生导致的。

  • 标签: 卷云 星载激光雷达 青藏高原
  • 简介:论述了激光雷达的结构、分类以及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工作原理。跟踪激光雷达最新发展和应用,根据探测物质的不同,分别讨论了激光雷达在探测气溶胶、云、边界层、温度、能见度、风、大气成分、水汽和钠层方面的应用,综述了目前国外星载激光雷达的发展和新的应用动态。进一步讨论了在激光雷达探测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激光雷达将向多波长、多探测功能、商业化、区域化及全球化方向发展,它在气象与环境监测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激光雷达 气象探测 大气环境监测 星载 应用
  • 简介:结合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实践和标准编制时的相关思考,对气象行业标准QX/T317—2016《防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中考核主体、考核依据、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考核结论进行了解析和说明。

  • 标签: 防雷装置检测 质量考核 通则 解析
  • 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了一台双波长偏振激光雷达,在格尔木市气象局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不连续观测。本文选择了其中一天的观测个例,分别从雷达硬件结构、数据类型、数据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观测个例中,卷云位于地表以上4.7km-7km处,光学厚度均小于0.1,532nm和1064nm上的平均激光雷达比分别为24.3Sr(激光雷达比)和29.9Sr,色比多集中在0.8-1之间,此外532nm波长上的退偏比多集中在0.25-0.3之间。此雷达对高空卷云能进行有效探测,为下一步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卷云长期时空分布特征奠定基础。

  • 标签: 双波长 偏振 激光雷达 青藏高原 卷云
  • 简介:针对变电站接地装置测试的特殊性,对变电站接地装置特性参数的测试内容、测试流程、测试方法等进行了全面阐述和分析,为广大防雷检测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变电站 接地装置 测试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