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监测半干旱区作物的旱情对合理灌溉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农业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以模型模拟光谱对输入参数的响应、模型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的关系以及不同旱情下光谱模拟精度为切入点,探讨基于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指征春小麦旱情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小麦冠层光谱对于PROSAIL模型主要输入参数具有不同的光谱响应区间,其中叶绿素含量Cab的光谱响应区间为476~730nm,叶面积指数LAI的主要响应区间为400~750nm、800~1000nm和1330~2500nm,等效水厚度EWT的响应区间在1874~1891nm,干物质含量LMA的主要响应区间在2331~2356nm。PROSAIL模型的输入参数与干旱程度有显著相关性。模型模拟的半干旱区春小麦冠层光谱的误差在1400nm前后差异显著,在1400nm之前模拟误差为11.5%,1400nm之后模拟误差为69%,总体误差约30%。模型对于等效水厚度和干物质含量的解释不够充分是导致模拟误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以PROSAIL模型反演参数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春小麦旱情值得商榷。

  • 标签: PROSAIL模型 春小麦 旱情 生理参数 适用性
  • 简介:1前言草菇,属光柄菌科(Pluteaceac)的一种真菌,又名兰花菇,是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的菌类品种之一。草菇含有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草菇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一般在夏季上市,正是其他菇类和蔬菜的淡季,既可满足市场对鲜品的需求,

  • 标签: 草菇栽培 气象技术 营养丰富 生产周期 氨基酸 维生素
  • 简介:佛手瓜因形状似佛手而得名。原产于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岛一带,我国南方各省有所种植。近年来我省部分地区开始试种。此瓜多汁,脆香可口,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和钙、镁、磷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中锌元素的含量高于一般蔬菜,是老人和儿童的保健食品。佛手瓜产量高,抗病力强,易保管,耐贮运,一年种植可多年收获,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还是美化环境,适于庭院栽植的优良棚架作物。

  • 标签: 庭院栽植 气象条件 西印度 育苗期 温度环境 大田生育期
  • 简介:肉葫芦瓜栽培的气象适用技术杨必仁(咸阳农业气象研究所咸阳·712034)肉葫芦瓜,葫芦科,藤蔓类瓜菜作物。该品种由日本引进,其部如肉,故又叫日本肉葫芦。属高档高产蔬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稀有元素和维生素;早期鲜嫩时食皮及向,晚期去老皮食肉。在正常条件下...

  • 标签: 葫芦瓜 适用技术 适宜气象条件 栽培技术 气象研究所 提高产量
  • 简介: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一、引言花椒生长分布区域虽然很广,但只有气候干热、光照丰富的地区,才生长好、产量高、品质优。比如陇南地区的白龙江、白水江及西汉水干热河谷地区,所产“大红袍”花椒颗粒大、果皮鲜红,味道麻辣,味气浓香,是陇南的一种名优土特产品。为了探讨花椒的生态习性,我们调查分析了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的关系。二、花椒生长与气象条件陇南普遍种植的“大红袍”花椒,一般在3月中、下旬发芽展叶,4—5月初开花,7—8月初成熟,全生育期120—130天。1、温度条件花椒适宜生长的年平均气温为11—15℃。同大多数落叶果树一样,春季气温回升到5℃时,树芽开始萌动,3月下旬至4月初叶芽展开;花椒现蕾期和开花期分别与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和13℃初日吻合(表1)。从表1看出,1990年陇南8个县的花椒现蕾、开花期与气温稳定通过10℃、13℃初日仅相差1—4天。花椒着色成熟期是影响品质优劣的关键期,此期的温度与果实着色成熟有密切关系,一般要求气温在18—20℃以上。分析花椒着色成熟期(大红袍花椒在7月份成熟)的温度条件与品质的关系(表2)可知,花椒着色成熟期(7月份)平均气温24—25℃,夜间温度(平均最低气温)20—21℃,果实着色成熟好,果皮颜色鲜红,味气浓香,味道麻辣。武都,文县昼温和夜温适宜,花椒品质最优。2、光照条件喜光是花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尤其7—8月着色成熟期,需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果皮方能着色好。一般花椒全生育�

  • 标签: 花椒树 气候条件分析 生长分布 白水江 温度条件 地形小气候
  • 简介:豌豆,又名寒豆、麦豆。是一种地理分布很广的豆类作物,世界上凡能栽培大、小麦的广大地区都可以栽培豌豆。近年来,我县广大农户豌豆栽培积极性日益提高,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据青田县统计局资料,全县1981年栽培豌豆1911亩,1988年扩大到5400多亩,约为1981年总面积的3倍。但是,亩产低,产量一直徘徊在6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1986年只有75公斤,最低亩产1987年只

  • 标签: 豌豆品种 豆类作物 麦豆 气候条件分析 地理分布 花豌豆
  • 简介:从气候条件对烤烟生产的影响入手,明确了植烟过程的有利气候指标和不利的气候因素,并针对现阶段的烤烟生产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 标签: 气候条件 烤烟 生产
  • 简介:养蜂生产中的气象条件赵变貌,赵培元(咸阳农业气象科学研究所咸阳·712034)(周至县尚村乡周至·710403)光、温度、湿度、降水、风等气象条件与养蜂关系极大,不仅直接影响蜜蜂巢内生活,而且还左右蜜源植物生长、开花泌安和吐粉,间接影响蜜蜂的生活,同...

  • 标签: 蜜源植物 蜜蜂 气象条件 花蜜分泌 生产中 养蜂生产
  • 简介:定西地区种植胡麻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2000米、年降雨量400毫米左右、无霜期120—130天的地方。年播种面积58万多亩,占全省播种面积的40%以上,是我省主要油料基地之一。为了充分利用胡麻生产过程中的有利气象条件,探讨新的增产途径,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旱

  • 标签: 胡麻油 气象条件 主要油料 播种面积 分枝数 增产途径
  • 简介:结合体育运动锻炼与气象因素的关系,对影响晨练的气象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降水、雾害、大风、晨练时的温湿度和天气状况是影响晨练活动的主要因素.运用判别归类和历史拟合方法对晨练气象条件进行分析与归类,利用日常气象预报中的天气和气象要素预报制作晨练气象条件,供市民安排晨练时参考.

  • 标签: 晨练 气象条件 预报 杭州市 降水 雾害
  • 简介:气象条件对茶树的载培、生长、发育、采摘以及茶叶的产量和品质都有直接的影响。漳州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期长,一年可采四至五季,即春茶、夏茶、暑茶、秋茶和冬片。但是仍然有一些不利的气象因子影响着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采摘。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利用有利气象条件,促使茶树生长好、产量高,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 标签: 气象条件分析 茶树生长 漳州市 气候温和 气象因子 产量高
  • 简介:古田油柰是福建省名、特,优水果之一,是我县农民群众发财致富的好门路。近几年来有许多县(市)大力发展油柰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我县到1996年底种植油奈达5.1万亩,但在发展中遇到不少问题,例如油柰果树的大小年问题,不育果问题,低温冷害和病虫害等,我局经过两年试验,得出了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结论,对于我县油奈的高产稳产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气象条件分析 油柰 座果 种植面积 低温冷害 高产稳产
  • 简介:1前言银杏,也叫公孙树,是雌雄异株的落叶乔木,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距今已有3.45亿年历史,历经气候骤变,竟奇迹般地幸存下来,是我国特产,故被人们誉为“植物界的熊猫”、“活化石”。银杏产业化发展按用途可分为:果用林、叶用林、材用林。

  • 标签: 气象条件分析 银杏 生长 产业化发展 落叶乔木 雌雄异株
  • 简介:蓖麻耐旱耐瘠薄,是哲盟的优势经济作物。分析表明,气候条件是蓖麻产量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又以各时期的干旱,春季的终霜冻和秋季的低温影响最大。采取针对性措施,趋利避害,主要是适时灌溉和地膜覆盖。

  • 标签: 蓖林 气候条件 干旱 霜冻 低温 春季
  • 简介:浙江省大麦面积占全国总面积近1/10,总产量占1/8,但大麦空壳现象比较严重,空壳率往往达20%以上,严重的田块达50%以上。空壳成为影响大麦穗产、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大麦空壳发生规律已成当务之急。

  • 标签: 气象条件 空壳现象 越冬期 药隔 幼穗 通径分析
  • 简介:龙岩气象雷达站雷达阵地位于龙岩市东偏南的红尖山顶,海拔高度1486.9米,是一个孤立的山峰,四周悬崖峭壁,地势险要。四周遮蔽角大多小于0°,净空条件十分理想,是目前全国净空最好的雷达站址。但气候条件恶劣,年平均气温12.0~13.0℃,极端最低气温为一15.0~16.0℃;历年平均雨日180天,最多可达230-250天;

  • 标签: 雷达阵地 机房环境 极端最低气温 净空条件 气象雷达站 海拔高度
  • 简介:利用泰山气象站1954—2010年57年的观测资料,对泰山降水、气温、大雾、大风、日照、相对湿度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1—7日的天气情况进行了更为详细的统计分析,为广大游客选择最佳旅游时机、观赏泰山自然奇观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气象依据。

  • 标签: 泰山旅游 气候 统计 分析
  • 简介:引言嘉兴地处杭嘉湖平原,历来温、光、水气象条件对种植双季水稻和三季粮食作物“匹配”较适宜,构成了多宜性的生态环境。过去不少地方在种植双季晚稻时,也有一些单季稻田块(播种期提前10天左右),其前茬大麦或轮闲白田,称之谓“假单季”,产量往往与双季晚稻相差极微,甚至产量反比双季晚稻低,增产效益不明显,仅作为劳力安排而采取的一种生产方式,所以多年来“假单季”发展不快。随着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在浙北地区,单季晚稻应运而生,并有发展的趋势,1993年嘉兴市单季稻种植面积达80万亩左右,占全市晚稻面积三分之一,1994年又上升到45%左右。为正确认识早季晚稻的生理特性和气象关系,并相应提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达到稳产、高产、高效目的,本文作简述和探讨。

  • 标签: 气象条件 单季晚稻 晚粳稻 双季晚稻 生理特性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