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由日方提议,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CSAO)和日本国邮政省通讯综合研究所(CRL)的国际合作项目——中日卫星双向法时刻比对已被批准为中日政府级的国际合作项目,将于今年10月起进行常规观测,每周三次。开始计划进行24小时连续观测,用于研究某些可能的系统性效应。

  • 标签: 时刻比对 卫星 国际合作项目 天文台 综合研究 常规观测
  • 简介:根据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和国内外一些实验室(USNO,CRL,TAO,CSAO,SO)的时间公报上公布的GPS时间比对数据,我们用三种方法(单站、飞越、共视)对GPS时间比对的时间测量精度和频度测量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了如上一些结果。1、最近三年(1989-1991)的GPS时间比对精度的平均值(数据取样时间为1天,按月单星计算结果后再多星结果平均,然后每年12个月平均)从40-60ns提高到20-30ns。2、在实验室设备(接收机和钟)性能优良的条件下,1991年的GPS时间比对精度的结果是很好的:(1)单站法的结果为12.6-44.0ns,平均值为21.6ns;(2)飞越法的结果为14.4-33.8ns,平均值为18.5ns。(3)共视法的结果为7.7-25.4ns,平均值为13.5ns。3、取样时间为1天和10天的GPS时间比对的频率测量精度分别为1-3×10^-13和3-8×10^-14。在频率稳定度模型中,取样时间为1-4天时的贡献主要是调频白噪声,取样时间为5-10天时的贡献主要是调频闪变噪声。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时间比对 GPS系统 噪声 频率 测量精度
  • 简介:根据时间实验室在不同时刻接收的GPS时间比对数据,采用三次样条函数的归化方法,本文给出了UTC0^h的本地时间尺度与BlockⅠ和BlockⅡ卫星的GPS时间差,这些归化结果与世界上一些时间中心(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等)的结果比较表明:当取样时间为1天时,国际时间同步的不确定度优于50ns;SA(SelectiveAvailability)效应的影响减少到50ns以内,因此,这种方法是一种精确的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时间比对 数据归化 GPS观测资料
  • 简介:根据1990-1994年上海天文台(SO)和世界上一些时间中心(国际计量局(BIPM)时间部、美国海军天文台(USNO))的时间公报公布的数据,对两种时间传递技术(Loran-C和GPS)确定的国际时间同步的长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SO时间实验室得到如下一些结果:1、1990-1992年,由Loran-C时间传递技术确定的结果表明:系统差约为600ns,不确定度约为90ns(1σ),准确度估计优于1μs。2、1993-1994年,由GPS时间传递技术确定的结果表明:系统差优于30ns,不确定度约为15ns(1σ),准确度估计优于100ns。这些比较结果充分说明了GPS时间传递技术在国际高水平时间同步的中必须有广泛的应用

  • 标签: 原子时 时间比对 时间同步 时间信号传播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简介:~~

  • 标签: HZ
  • 简介:本文中,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接收参数--信噪比(SN)、仰角(EL)、方位角(AZM)、电离层(ION)对GPS时间比对精度(在数据跟踪持续时间15分钟内取样平均时间为10秒的时间起伏均方差)影响的一些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信噪比这个参数在多数情况中是影响GPS时间比对精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全球定位系统 时间比对 逐步回归分析 GPS接收机 精度 信噪比
  • 简介:为了了解SA效应对GPS时间比对的影响,我们从1991年底到1992年初进行了一些实验,并对两种状态下的GPS时间比对的时域特性进行了比较。本文描述了得到的一些结果。1、方差分析表明:SA效应影响的结果比正常状态的结果相差较大。(1)短期(取样时间为10秒,数据长度为13分钟)结果为时间比对精度降低了5-10倍,频率稳定度降低了约2倍多;(2)长期(取样时间为1天,数据长度为1个月)结果为时间比对精度降低了3-5倍,频率稳定度降低了4-15倍。2、短期的噪声特性分析表明:正常状态下GPS时间比对的噪声过程为调相白噪声,受SA效应影响GPS时间比对的噪声过程呈波浪性变化,主要是低频噪声。为同取样时间内出现的噪声过程如下。

  • 标签: 时间比对 全球定位系统 GPS 观测精度 噪声 方差分析
  • 简介:介绍了国际和国内氢钟守时的进展概况,并进行了一些讨论。

  • 标签: 氢钟 守时
  • 简介:基于商用计算机技术和高速网络通信技术发展的e—VLBI技术在数据记录系统、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方面发展迅速,并己得到广泛应用。中国VLBI网所属观测站及数据中心通过通信网络的连接,成为具备实时e—VLBI能力的测量系统,在探月工程历次任务中,实现了对观测数据的快速可靠采集、传输和处理,为月球探测器提供了重要的实时测定轨数据。为适应未来天体物理、天体和大地测量宽带科学观测需求,e—VLBI面临新的机遇及挑战。

  • 标签: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实时数据传输 e—VLBI 中国VLBI网
  • 简介:海洋潮汐和大气、海洋、海冰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它对地球气候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海潮对流经大陆沿岸或大陆架的洋流有很强烈的作用。潮汐流产生混合湍动;潮汐耗散和内潮波效应对海洋环流的传输和循环也有一定的影响。1995年前后,使用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资料,建立了十多个海潮模型。研究表明,1994—1996年期间发展起来的正压波海潮模型在深海的精度为2~3cm,空间分辨率为50km量级,在浅海区域的精度显著下降。近年来运用更加成熟精细的流体动力学理论模型,在数据同化技术中使用时间跨度更长的测高资料,已经建立了一些改进的海潮模型。该文使用验潮站潮汐常数、测高资料以及交叉点资料,评估了6个海潮模型在浅海区域(包括中国海海域)的表现,以应用于今后对海平面的研究。初步分析表明,浅海区域的海平面高度的误差仍然相当显著。要发展海洋潮汐模型需要进一步减小潮汐混淆效应,提高长周期潮汐的精度,尤其在浅海区域。模型的改进必将增进对潮汐现象的认识,促进学科间进行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研究(例如潮汐摩擦引起的月球自转的长期缓慢减速、地球内部结构的物理学研究等)。

  • 标签: 海洋潮汐模型 浅海海域 TOPEX/POSEIDON测高卫星资料
  • 简介:VLBI台站监管系统是绕月探测工程VLBI测轨分系统应用软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VLBI观测期间实时监管各测站参试设备运行状况,采集参试设备数据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与存档,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能立即指出问题所在;另外,还实时提供必要的有关数据给VLBI数据处理中心做相关处理。VLBI台站监管系统在嫦娥探月一期工程实施期间运行稳定、可靠,对VLBI测轨任务的圆满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它仍在探月工程的常规观测中发挥作用。

  • 标签: 天文观测设备与技术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 监管系统 控制软件
  • 简介:采用Matlab语言开发了天文底片数字化处理软件SDAPM。利用该软件可以处理商用平板扫描仪输出的照相底片扫描文件。由于Matlab语言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使处理程序比用FORTRAN编制的处理程序大为简化。除了介绍程序的主要流程以外,还对该软件用到的一些Matlab特殊函数的具体用法(特别是曲面拟合)和如何解决内存不足的问题做了简要介绍。

  • 标签: 天文底片 数字化 MATLAB 曲面拟合
  • 简介:目前卫星激光测距(SLR)中所采用的IRV星历已经使用了近20年,近几年来随着对高轨卫星的测距和卫星白天测距的开展以及考虑到今后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需要对SLR所采用的星历进行改进,以适应SLR发展的需求。从2006年8月起国际激光测距网(ILRS)将使用一种新的可用于多种目标测距的星历——CPF星历,该星历不仅可用于人造卫星的激光测距,而且还可用于月球及其转发器等目标的激光测距。该文介绍了这种SLR新星历和应用它进行卫星位置台站预报的情况,分析了其预报精度。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 卫星位置预报 IRV星历 CPF星历
  • 简介:在GPS数据处理中,存在着误差影响、影响波的干扰、周跳和数据量大等问题。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实质是在接收卫星信号时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周跳是由于卫星信号的失锁而造成信号的不连续;数据量大是因为GPS观测需要采样间隔小又连续观测所致。由于小波理论具有时频分析、波形分解、特征提取和快速小波变换等特性,应用小波变换和波形分解可以解决误差影响和影响波的干扰的问题;应用特征提取可以解决周跳检测问题;应用快速小波变换可进行数据压缩。

  • 标签: 小波分析 GPS 数据处理 误差 动态监测 小波变换
  • 简介:上海天文台在利用全球激光测距资料估算ERP中引入了二级复弧法。本文详细介绍了估算ERP中的二级复弧法。该方法即提高了ERP的精度,又节省了计算机物CPU时间,在估算ERP中,二级复弧法使解得的ERP序列变化平滑;由于类阻力参数,光压系数与ERP一起求解,所以节省了解类阻力参数及光压系数的时间,复弧法是一个可以在卫星动力测地研究中推广的方法,上海天文台利用二级弧法估算了地球自转参数ERP(SHA)87L01和EOP(SHA)88L01。

  • 标签: 复弧法 激光测距资料 地球自转参数序列 ERP序列 光压系数 类阻力参数
  • 简介:传统时间间隔的测量速率受限于被测事件的时间间隔,事件计时概念的引入可以很好地提高测量速率。事件计时器是高重频(kHz级)卫星激光测距(SLR)技术的主要设备。该文介绍了事件计时器A032.ET的性能以及其在卫星激光测距中的应用,为我国开展高重频SLR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卫星激光测距(SLR) 事件计时器 测量速率 高重频
  • 简介:2007年6月15日德国成功发射了TerraSAR—X卫星,即将提供高达1m分辨率的多模式、多极化的星载SAR数据,其设计寿命为5年。该文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这一现代高分辨率雷达卫星的有关情况,主要涉及它的科学目标、结构和设计参数,处理算法和基本产品类型,以及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等方面,冀期以此为我国井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天体测量 综述 TERRASAR-X SAR数据处理 SAR产品 地球科学
  • 简介:介绍了上海天文台生产的实用型氢钟的设计特点、性能指标以及它们的应用概况。

  • 标签: 原子钟 氢钟 守时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GPS卫星广播星历表计算卫星的坐标和速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消除广播星历中的随机噪声,使卫星的坐标精度达到广播星历应有的精度。同时卫星速度的精度也可达到相当于坐标精度的水平。

  • 标签: 人造卫星动力学 轨道改进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广播星历表 坐标
  • 简介:本文论述了利用GPS卫星的射电与光学定位实现参考系连接的基本方法,并对参考系连接的精度作了分析,探讨了中国VLBI网利用GPS卫星进行参考系连接的可能性。文章认为以VLBI、CCD技术为观测手段,利用GPS卫星可使射电参考系与恒星参考系在0.″01甚至更高的精度上得到连接。

  • 标签: 参考坐标系 光学观测 射电观测 全球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