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便捷而经济将DNA溶液填充至显微注射针方法,以提高显微注射法转基因效率。方法:将通常用于转移胚胎口吸管稍加改进,吸取DNA溶液,从尾部直接注入显微注射针。结果:采用方法填充显微注射针,可在2-5min完成DNA填充。结论: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法经济而高效,可加快显徽注射法制作转基因动物实验进程。

  • 标签: DNA填充 显微注射 口吸管 微量上样器
  • 简介:目的:从航天诱变向日葵种子中提取高质量总RNA。方法采用改进SDS法,提取缓冲液与氯仿同时作用液氮研磨材料后,酸酚-氯仿抽提次,经LiCl过夜沉淀、DNaseⅠ处理、1/2体积无水乙醇沉淀多糖,最后加入1/10体积醋酸钠和2倍体积无水乙醇沉淀总RNA,琼脂糖凝胶电泳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产量与纯度,PT-PCR鉴定RNA质量。结果:提取RNA电泳条带清晰,D260nm/D230nm、D260nm/D280nm值分别为2.09、2.00,其产量为35.30μg/100mg,PT-PCR能扩增出肌动蛋白基因片段。结论:采用方法提取总RNA纯度高、完整性,适于进分子生物学研究

  • 标签: RNA提取 向日葵 航天诱变 多酚 多糖
  • 简介:利用同源方法预测了t-PAK1区三维结构。通过结构叠合确定了t-PAK1、K2区,纤溶酶原K1、K4区及UKK区赖氨酸结合口袋。静电势计算及疏水性分析表明,在t-PAK2区以及纤溶酶原K1、K4区与纤维蛋白裸露赖氨酸之间存在明显静电势互补和疏水面契合。确定了影响Kringle区结合口袋与赖氨酸亲和重要氨基酸,分析了t-PAK1区、UKK区不能结合赖氨酸原因,由此设计了具有赖氨酸亲和力新型t-PAK1区及UKK区突变体。利用模拟残基突变技术预测了突变体结构变化,分析了突变后t-PAK1区及UKK区与赖氨酸亲和力变化,初步在理论上肯定了设计方案合理性。

  • 标签: 同源模建 结构功能关系的计算机模拟 分子设计 Kringle区
  • 简介:目的:建立简便对抗体相对亲和力进行定性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以便快速、简便地从大量抗体突变体中挑选高亲和力突变体。方法:将待测抗体倍比稀释后用直接ELISA方法进行定量,同时相同浓度抗体作为抗与抗原进行间接ELISA反应,以前者吸光度值为横轴、后者吸光度值为纵轴绘制散点图,通过拟和后曲线判断抗体亲和力高低,并通过BIA-core法对该方法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通过该方法获得抗体亲和力高低情况与经测定抗体亲和力得出结果致。结论:该ELISA方法简便可行、准确有效抗体亲和力定性比较方法,可以应用于不同抗体亲和力成熟比较研究。

  • 标签: 抗体亲和力 定性比较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 简介:通过磁力搅拌,超声等方法将天然芸苔素内酯,农用链霉素,苦参素进行处理,制备多效纳米生物复合制剂,作用于绿豆种子,进行对比试验,观察芽期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适宜浓度范围内通过纳米制剂处理种子普遍比原剂处理种子发芽率高,芽长,芽粗,鲜重,干重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 标签: 磁力搅拌 超声 芸苔素内酯 农用链霉素 苦参素 绿豆
  • 简介:本课题旨在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提取效果进行研究。利用正交设计优化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最佳提取溶剂乙醇,最佳提取方法索式提取法,最佳提取条件30倍溶媒于40℃下提取3.5h,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溶媒倍数3个因素对吴茱萸生物碱提取不同程度影响。

  • 标签: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正交设计
  • 简介:目的:以角鲨烯、山梨醇、吐温为组分,在琥珀酸缓冲液中混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鞭毛蛋白制备复合佐剂Nano-fla,评价该佐剂对人倍体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方法:以人倍体细胞制备狂犬灭活疫苗为抗原,BALB/c小鼠设置PBS对照组、全剂量疫苗组、半剂量疫苗组、低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5μg鞭毛蛋白)、中等剂量佐剂组(含半剂量抗原+10μg鞭毛蛋白),免疫程序为在0、3、7d肌肉注射,并在首针免疫后第7、14d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通过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实验检测中和抗体,通过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细胞因子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第7d,中等剂量佐剂组中和抗体达保护效力水平,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组和低剂量佐剂组;第14d时中等剂量佐剂组IgG抗体浓度显著高于全剂量疫苗对照组;第14d中等剂量佐剂组与全剂量疫苗组相比,分泌IFN-γ和IL-4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结论:复合佐剂Nano-fla应用到狂犬疫苗中,能有效刺激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更早地产生中和抗体,且能有效降低抗原用量,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鞭毛蛋白 狂犬病疫苗 佐剂
  • 简介:卤醇脱卤酶细菌降解环境中重要污染物有机卤化物关键酶之,具有与其他已知脱卤酶不同脱卤机制。它是类通过分子内亲核取代机制催化邻卤醇转化为环氧化物脱卤酶,可以高效催化有机邻卤醇进行脱卤反应,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具有十分重作用。此外,在催化环氧化物和邻卤醇之间转化反应中,卤醇脱卤酶具有很高立体选择性,因而在手性药物合成方面也有广阔应用前景。我们着重从卤化物生物降解途径、脱卤机制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卤醇脱卤酶最新研究进展,同时对卤醇脱卤酶改造方法进行了阐述与展望。

  • 标签: 卤醇脱卤酶 有机卤化物 生物降解途径 生物催化
  • 简介: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许多具有生物活性多肽和蛋白在其分泌过程中由前体蛋白经内切蛋白酶切割后激活形成.弗林蛋白酶(Furin)就是这个内切蛋白酶家族重要成员之,它可以识别剪切多种蛋白质,如生长医子、血清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受体、病毒囊膜蛋白和细菌外毒素等.近年来Furin得到了迅速而广泛研究,本文简介了它表达与加工运输、生物学功能、与病毒侵染关系,以及它抑制剂.

  • 标签: 弗林蛋白酶 前体蛋白 内切蛋白酶
  • 简介:探讨菊科植物抽提物对小鼠血液生化成分影响.利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液生化成分,结果表明该抽提物可降低血清白蛋白和总蛋白含量;降低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活性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对血清中尿素、尿酸、肌酐都有明显降低作用;可减少血清价金属离子Ca2+、Mg2+含量,增加Cl-含量;对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无机磷影响不明显.

  • 标签: 菊科植物 抽提物 小鼠 血液 生化成分 二价金属离子
  • 简介:目的:构建个牛dSl酪蛋白调控序列指导人溶菌酶(hLYZ)基因组序列杂合基因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发明连续3缺口修复技术。将6个无痕连接同源臂插入以pBR322为载体骨架中,构成能进行3次连续基因抓捕载体,利用Red同源重组系统介导缺口修复技术,分别抓捕牛aSl酪蛋白3’端调控序列(9kb)、hLYZ基因座序列(5kb)、牛axSl酪蛋白5’端调控序列(20kb),使这3个基因片段自动无痕地连接在基因抓捕载体上,形成牛oLSl酪蛋白hLYZ杂合基因座。结果:实验经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验证和序列测定,验证了hLYZ基因组序列对牛仪S1酪蛋白编码基因组序列精确置换。结论:这种修复技术为乳腺生物反应器高效表达大载体制备提供了可行思路及方法

  • 标签: 牛αS1酪蛋白 人溶菌酶 杂合基因座 缺口修复技术
  • 简介:目的:对目前最常用检测微小RNA(miRNA)茎环实时定量PCR法和PAP实时定量PCR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茎环实时定量PCR法和PAP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U6和23miRNA表达,利用定量PCR分析软件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将2方法在引物设计难度、特异性与灵敏度,以及检测通量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茎环法特异性和灵敏度比PAP法高,但引物设计难度大,检测通量低;PAP法引物设计难度较低,检测通量较高,但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差。结论:茎环法实时定量PCR适于针对性地检测小规模miRNA,而PAP法则适于大规模miRNA筛选实验。

  • 标签: 微小RNA 茎环实时定量PCR PAP实时定量PCR 检测
  • 简介:竞争性寡聚脱氧核糖核酸识别转录因子DNA结合域,抑制了转录因子对基因转录调控,转录因子E2F作为潜在治疗靶点,可以用于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在部分异常增生疾病中显示了应用前景.

  • 标签: E2F 治疗靶点 细胞周期 DNA结合域 异常增生疾病
  • 简介:本文利用树脂吸附来对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母液进行纯化方法研究.方法采用静态吸附试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化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纯化母液工艺条件,使得整体收率达到96.5%.结论:该优化条件得到较高产率和纯度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 标签: 静态吸附 正交试验 氨基葡萄糖盐酸盐 条件优化
  • 简介:目的:探讨根管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中应用价值,提高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100例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ZOE剂作根管填充材料;研究组采用Vitapex剂作根管填充材料,对比组患者实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通过采用Vitapex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进行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显效40例(80%)、有效7例(14%)、总有效47例(94%),明显优于对照组25例(50%)、13例(26%)、38例(76%),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理想治疗效果,对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乳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过程中,采用Vitapex剂作根管填充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工作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根管填充材料 乳牙牙髓病 根尖周病 ZOE糊剂 VITAPEX糊剂
  • 简介:基因克隆分为定位克隆和表型克隆。表型克隆进展较快,主要有消减杂交、代表性差异分析法、mRNA差异显示、DNA转染法及抑制消减杂交法。抑制消减杂交法1996年报道表型克隆方法,目前寻找差异表达基因较有效方法,较过去方法许多先进之外。本文对此方法原理及应用作详细介绍,并与其他方法作简单比较。

  • 标签: 抑制消减杂交 表型克隆 定位克隆
  • 简介:目的:比较并评价涂片抗酸染色法(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在分枝杆菌检测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41例需查抗酸杆菌临床标本,采用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分枝杆菌,3方法检测结果存在分歧标本再进行DNA测序,以培养鉴定结果阳性或DNA测序得到分枝杆菌序列为确诊标准。结果:241例标本,涂片法、L-J培养法和基因芯片法检测阳性率依次为18.7%、12.0%、15.8%,经卡方检验三者阳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灵敏度依次为85.4%、70.7%、93.0%,经卡方检验三方法灵敏度总体来说差别(χ2=7.24,P〈0.05),涂片法与L-J培养法以及涂片法与基因芯片法灵敏度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基因芯片法灵敏度高于涂片法(χ2=6.61,P〈0.05);检测特异性依次为95.6%、100.0%、100.0%。38例基因芯片检测阳性患者中有28例为结核分枝杆菌,10例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结论:与涂片法及培养法相比较,基因芯片法能够鉴别分枝杆菌菌种,同时具有快速、可靠、准确度高特点,在分枝杆菌感染早期诊断和抗菌治疗上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分枝杆菌 涂片法 L-J培养 基因芯片
  • 简介:类型1:考虑好处,不考虑害处多发生于出于某用途引进某物种,后来却发现其对别的物种生存威胁甚大。

  • 标签: 入侵生物 类型 物种
  • 简介: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实施免疫学检验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收集整理,从临床标本、试剂及仪器等可能导致免疫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因素入手,探讨出控制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有效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可知,标本质量、仪器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实验室温度、湿度等都是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主要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上,影响免疫检验质量因素有很多,因此对实验室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使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注意检验中存在细节,从而有效的确保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有效方法 控制效果
  • 简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因工程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个热点,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成基因,已经合成了100多种"非天然”天然化合物,为筛选新抗生素开辟了新途径.本研究以糖多孢红霉菌A226基因组DNA为模板,先用PCR扩增出红霉素合成基因eryKR6侧片段,再用重叠PCR将其拼接成去除KR6约3.2kbDNA片段,并克隆于pWHM3载体,构建了同源重组质粒pWHM2201.PEG介导将pWHM2201转入糖多孢红霉菌A226原生质体.PCR鉴定和生物活性检测均显示pWHM2201已重组到红霉素合成基因位点.在无抗性R3M斜面上生长代后,制备重组体原生质体,并涂R3M平皿.利用PCR筛选出KR6敲除突变体糖多孢红霉菌M.

  • 标签: 酮内酯类化合物 3-去氧-3-羰基-红霉内酯B 基因工程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