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无菌子宫摘取术,在隔离器中剥离子宫取仔16只,生存15只,在我国首次采用每24小时插胃管灌胃5-6次的人工哺乳方法,哺乳15只.离乳6只。粪便、垫料、棉拭子经无菌检查,均无细菌生长。同时对人工乳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比较了人工乳灭菌温度与时间对各营养成分破坏情况,比较了人工乳、豚鼠母乳与小鼠母乳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无菌检查 小鼠 子宫 插胃管 首次 灌胃
  • 简介:东方田鼠(Microtusfortis)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华中、华南17个省区,在韩国及俄罗斯也见报道.国内对该鼠的5个亚种,即指名亚种(M.f.fortis)(西北)、东北亚种(M.f.pelliecus)、辽宁亚种(M.f.dolichocephalus)、长江亚种(M.f.calamorum)和福建亚种(M.f.fujianensis)(华南),作过一般生物学描述[1],对于东方田鼠研究得较多的是长江亚种,60年代有人对该种动物的生态学特点进行了报道,近期对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的种群动态、繁殖特性、迁移行为也有系列研究[2],特别是该种动物具有对日本血吸虫天然抗感染性,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本研究通过对人工繁殖的东方田鼠的细胞遗传学的观察,了解该种动物的染色体数目的范围、染色体核型以及染色体G带特征.

  • 标签: 东方田鼠 系列研究 华中 抗感染 日本血吸虫 染色体核型
  • 简介:目的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cutegoutyarthritis,AGA)大鼠模型并观察其维持时间。方法采用25mg/mL尿酸钠(monosodiumurate,MSU)晶体混悬液踝关节腔注射复制大鼠AGA模型,多个时间点动态观察8d,以大鼠受试踝关节局部皮温、肿胀度、步态、关节液炎性细胞及其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等指标判断是否成模及其维持时间。结果造模后3h,生理盐水组和模型组均可见踝关节肿胀,皮温升高,步态异常,关节液炎性细胞数增多,滑膜组织增生、毛细血管充血、滑膜细胞排列紊乱等炎症表现,两组以上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造模后4h,生理盐水组以上炎症表现明显减轻,较3h时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模型组较3h时加重(P〈0.01),并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造模后24h,生理盐水组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而模型组炎症继续加重;造模后48~72h,模型组肿胀、皮温、步态异常等局部炎症达到高峰;造模后96~168h,模型组踝关节局部炎症逐渐减轻,但各项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造模后192h,模型组肿胀、皮温、步态异常等外在炎症表现恢复正常,而炎性细胞数及滑膜病理变化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仍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MSU晶体混悬液踝关节腔注射可在造模后4h成功制备并鉴定出AGA大鼠模型,且至少能维持到造模后168h。

  • 标签: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大鼠模型 尿酸钠 维持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II型胶原诱导的小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选用DBA/1J小鼠,利用牛II型胶原诱导构建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补骨脂素(PSO)、甲氨蝶呤(MTX)和模型对照(vehicle)三组,灌胃给药,观察关节改变情况并评分。称重并计算脾指数;流式细胞术测定脾淋巴细胞中Th1、Th2细胞数;ELISA检测血清相关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量变化。结果与vehicle组相比,PSO组足踝肿胀、活动受限程度明显减轻;PSO组脾指数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Th1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亦较Vehicle组显著下降,Th2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显著性;ELISA结果显示PSO组血清TNF-α、IL-6和IL-1β显著低于Vehicle组。各项结果PSO组与MTX组无统计学差别。结论补骨脂素通过调节Th1/Th2细胞平衡及抑制TNF-α、IL-6和IL-1β起到免疫调节作用,从而缓解RA进程。

  • 标签: 补骨脂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 炎症因子 TH1/TH2 免疫调节
  • 简介:目的测定人工饲养条件下48只健康恒河猴在非麻醉状态下及30只健康恒河猴在麻醉状态下的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分析两种状态下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自动清洗旋转型粘度计测定及分析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健康恒河猴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结果血液生化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GGT、AST、CREAT、TBIL、DBIL、P3+、TF;较明显低(P<0.05)的项目有ALT、ALP、LDH、HBDH;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UA、Ca2+、CK-MB、ALB,较明显高(P<0.05)的项目有TPROT.血常规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RBC、Hct、MCV、MPV、RDW、NEUTRO,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MCH、MCHC、PLT、LYM、MEDIAN.血液流变值:麻醉组比非麻醉组明显低(P<0.01)的项目有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还原低切,血沉K值,聚集指数;明显高(P<0.01)的项目有变形指数,电泳指数.结论本文测定并比较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健康恒河猴在麻醉和非麻醉状态下血液生化、血液常规、血液流变值,讨论分析了两组数值之间的差异和原因,了解应激反应和麻醉剂对动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 标签: 血液生化值 麻醉 恒河猴 血液流变 血液常规 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