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CT诊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5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扫描,并判断扫描结果的准确性。结果: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手术病理检查发现,50例患者当中,有2例转移瘤,4例肾上腺无功能瘤,4例无功能嗜铬细胞瘤,4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通过CT检查发现,50例患者当中,有49例患者确诊,其中有2例转移瘤,3例肾上腺无功能瘤,4例无功能嗜铬细胞瘤,40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诊断符合率为98%。通过数据对比发现,两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CT检查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能较为清楚地反映出疾病类型,帮助医生更好地对疾病进行判断,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节细胞神经瘤 肾上腺 CT扫描
  •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我院 2 例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点、诊断特征、治疗方法等等,了解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的相关特征。结果: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肿瘤细胞中检测到的成分有 嗜铬素粒 A、突触素和 CD56等, 应用多层螺旋 CT扫描可以观察到患者的病灶组织形态,可以采取化疗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治疗。结论: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的肿瘤细胞成分具有一定特征,并且可以通过 CT 等影像学方式来观察病灶组织形态,化疗在治疗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中具有较好的效果,但要注意预防毒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卵巢复合性神经内分泌癌 临床病理学 分析
  • 简介:摘要: Merkel细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 , MCC)是一种侵袭性强同时容易远处转移的皮肤神经内分泌癌,死亡率较高。 MCC好发于浅肤色、慢性紫外线暴露及免疫抑制的老年患者 [1]。 MCC的诊断依赖于电镜下肿瘤神经内分泌表型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免疫组化检查。 70%MCC患者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Merkel cell polyomavirus, MCPyV)呈阳性是近年来 MCC重要的进展 。 MCPyV 可以通过特异性序列或特定蛋白的免疫组化的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来检测。与此相反, MCPyV阴性的 MCC通过紫外光( UV)的逐渐积累来诱导的体细胞突变。

  • 标签: Merkel细胞癌 Merkel细胞多瘤病毒 发病机制 预后因素 分期
  •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并归纳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辅助生殖失败患者的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 46例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ET)辅助生殖失败的患者为对象,挑选时间为 2019 年 1月至 2020 年 1月 ,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汉 族人群 21 个 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并评价其 法医学应用价值。方法:采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阿德福韦酯联合逍遥散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 41例逍遥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作为治疗组,选取 11例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逍遥散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 24周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值。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患者的 CD3±、 CD4±、 CD8±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 24周,两组患者 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值差异减少,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 P<0.05。治疗后 24小时治疗组中三小组患者的数值较治疗前均出现上升,对照组患者 CD3±数值下降, CD4±、 CD8±明显上升。结论 逍遥散联合阿德福韦酯可以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效果,使 T细胞亚群的状态呈现改善趋势。

  • 标签: 慢性乙肝 细胞免疫功能 逍遥散 阿德福韦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在糖尿病分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0例糖尿病患者( 2016年 1月 17日到 2017年 3月 17日期间),另选 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对其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后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Ⅰ型糖尿病患者 CADA阳性率为 83.33%; ICA阳性率为 70.00%,明显高于Ⅱ型糖尿病, 2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P值< 0.05。糖尿病患者 CADA及 ICA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P< 0.05。且血清 CADA的阳性率明显高于 ICA, P< 0.05。结论: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和胰岛细胞抗体可作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对糖尿病的分型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胰岛细胞抗体 糖尿病 分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LPL/WM)骨髓细胞形态学主要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2011一 2017年确诊 LPL患者 15例的骨髓增生程度,淋巴样浆细胞 (LPC)比例及分布,浆细胞比例,骨髓活检免疫标记,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 LPL骨髓有核细胞增生较活跃占 66.6% (10/ 15),极度活跃 13.3% (2/ 15);淋巴样浆细胞可见集簇分布患者占 86.7% (13/ 15),骨髓浆细胞占肿瘤细胞比例平均为 9%; IgM免疫球蛋白升高占 93%( 14/15)。结论 LPL/WM是一种少见的惰性淋巴系统肿瘤, LPL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有独特的特征,系统掌握 LPL临床、骨髓形态学特征可以快速、准确诊断。

  • 标签: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 骨髓形态学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HCV相关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2016.1-2017.5因丙肝肝硬化入住我院感染内科的 34例患者为病例组,健康者 18例为对照组。检测生化、血脂、血常规等基线资料。检测患者血清 HCV-RNA载量并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 CD14、 CD16的表达。 结果 病例组 ALT、 AST、 TG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ALB、 WBC计数、 PLB 计数病例组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CD14++ CD16 - 单核细胞亚群病例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CD14++ CD16 + 单核细胞较对照组减少,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 单核细胞亚型在 HCV 相关肝硬化中有变化,其中 CD14+ + CD16 - 和 CD14++ CD16 + 的单核细胞可能与 HCV相关肝硬化的产生有关。

  • 标签: HCV 肝硬化 单核细胞 CD14 CD16
  • 简介:摘要:目的 分离培养经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Menstrual Bloo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enMSCs),检测胚胎干细胞转录因子 (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factor- 4, Oct4)的表达。方法 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帖壁法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传代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粘附、生长情况。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在酶标仪 450nm波长处检测吸光度值,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有限稀释法观察克隆形成,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干细胞表面标志的表达。结果 经血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体系中增殖迅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Oct4、 CD44阳性。结论 经血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具有成体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特性。

  • 标签: 经血 细胞培养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 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来我院治疗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 80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 40 例,分别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 中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发病率与病死率居高不下的恶性肿瘤之一,免疫治疗的发展令人欣喜,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ICI)的疗效给广大肿瘤患者胜利的曙光。但仍有大多数患者免疫治疗效果不明显,耐药性进展也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近年来如何选择ICI治疗的优势人群及预测免疫治疗疗效的生物标记物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篇综述将逐一对目前临床应用与研究广泛的生物预测标记物(Biopredictive markers)的最新发展进行介绍。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生物预测标记物。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 的病理诊断特点。 方法   对13例弥漫性大 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 分析 ,并复习相关 文献。结果  内窥镜活检粘膜下病变取材组织小、坏死重,易误诊,内镜病变有特征性改变,病理检查 可确诊。 结论  提高对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诊断特点的认识,重视病理检查在淋巴瘤诊断中的重要性,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  淋巴瘤, B细胞 诊断,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不同 血液透析 方式 对尿毒症 维持性血 液透析( MHD ) 患者 中的 细胞免疫功能 造成 的影响。 方法: 选取 2019 年 02 月 --2020 年 02 月在某三甲 医院 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MHD )的 90 例 尿毒症 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1 、 2 、 3 三组,每组 30 例, 1 组选用普通血液透析( HD )方式, 2 组选用高通量血液透析( HFD )方式, 3 组选用血液透析滤过( HDF )方式 , 对比三组在血液透析之前和血液透析后 48 小时之后 CD4 + 指标测定结果、 CD8 + 指标测定结果 。 结果: 2 组 患者 血透 后 48 小时之后 CD4 + 测定结果 较 1 组 患者有明显 提升( P<0.05 ), 3 组 患者 血透 后 48 小时之后 CD4 + 测定结果 较 2 组、 1 组 有明显 提升( P<0.05 ) ;各个组别维持性血透后 48 小时之后 CD8 + 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 P>0.05 ) 。 结论: 和

  • 标签: 透析方式 尿毒症 维持性血 液 透 析 细胞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评价 MSCT对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常见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 6例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及 90例肾细胞癌患者的 CT图像,全部病例均行 MSCT平扫及三期(皮髓期、实质期、排泄期)增强扫描。 结果:肿瘤内出血、钙化、增强模式及瘤内血管显示率的比较,乏脂肪 AML与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的差异均无统计学( P> 0.05)。肿瘤内坏死、囊变特征比较,乏脂肪 RAML与透明细胞癌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与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无统计学差异( P> 0.05)。乏脂肪 RAML平扫 CT值分别高于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均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 P< 0.05)。乏脂肪 RAML与透明细胞癌比较,肿瘤皮髓期、实质期的强化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只有排泄期强化程度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乏脂肪 RAML与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组比较,皮髓期、实质期及排泄期肿瘤的强化程度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05)。乏脂肪 RAML强化趋势与肾透明细胞癌相似,呈“快进快出”;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强化趋势呈“缓进缓出”。 结论:平扫肿瘤 CT值是鉴别乏脂肪 RAML与肾细胞癌的重要参数。肿瘤的强化程度是区别乏脂肪 RAML与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最有价值的参数。 MSCT三期增强扫描乏脂肪 RAML与肾透明细胞癌鉴别困难。

  • 标签: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细胞癌 鉴别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简介:[ 摘要 ] 目的:观察西黄丸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止痛效果。方法:三阶梯止痛将 63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3 例、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给予西黄丸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疼痛缓解情况、卡氏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肺癌患者给药后疼痛评分及卡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给药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疼痛评分 、 卡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果:西黄丸联合三阶梯止痛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提高镇痛效果,且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满意。

  • 标签: [ ] 肺癌 疼痛 西黄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