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104 例痉挛斜颈( ST )的临床特点、 A 型肉毒杆菌毒素( BTX-A )临床疗效 及其 与临床特点相关 。 方法: 回顾分析 我院 201 2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住院的 符合痉挛斜颈诊断标准的 患者 104 例, 统计患者 临床特点;分析 BTX-A 与 性别、年龄、 BMI ( Kg/m 2 )、教育 年限 、病程、 、 治疗 前 T sui 评 分 临床分型、平均每次 注射剂量、注射次数、注射总量 、 注射方式 的 相关 及治疗后 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 : 104 例 ST 患者女性占 57.69% ,年龄主要在 35-54 岁。 教育水平以初、高中为主。 有 38 人既往疾病早期被误诊,其中曾被误诊为颈椎病患者有 27 例,占误诊患者的 71.05% ; ST 合并 疾病主要为 精神情绪疾病 , 占 21.15% 。 BTX-A 疗效与年龄、 性别、 BMI 、教育 年限 、 病程、 治疗前 Tsui 评分、临床分型 、 平均每次注射剂量、注射总量、注射次数、 注射方式 之间的相关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0.58% 。 结论: ST 女性多于男性,发病主要在 35 到 54 岁之间; 病因 主要 与劳累、情绪异常有关 ,患者多数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症状, 情绪激动或者劳累时症状明显 ;疾病早期易被误诊为颈椎病,易合并精神情绪疾病 。 BTX-A 治疗 ST 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多次注射不会明显降低疗效,但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 不能肯定 。

  • 标签: 痉挛性斜颈 临床特点 A型肉毒毒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使用 A型肉毒毒素治疗下肢痉挛的过程中采用康复训练,是否可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 42位名 Ashworth评定量表进行评定为 2-3级的患者,使用 A型肉毒毒素对下肢痉挛肌群进行注射;患者随机划分为甲乙两组,甲组 21人使用 A型肉毒毒素二十四小时后开始康复训练,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法、运动治疗法、神经发育技术等,为观察组;乙组 21人注射 A型肉毒毒素后进行日常护理观察,为对照组;通过分析甲乙两组在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数据分析以此来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经过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秀 15人,良好 5人,无效 1人,治疗有效率 95.2%;满意度调查表中非常满意 18人,满意 2人,不满意 1人,整体满意度 95.2% ;观察组经过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优秀 10人,良好 8人,无效 3人,治疗有效率 85.7%;满意度调查表中非常满意 11人,满意 5人,不满意 5人,整体满意度 76.1% ;结论:注射 A型肉毒毒素后再配合康复训练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下肢痉挛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针透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 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和对照组对照组 36例 , 治疗组采用长针透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 ,对照组采用药物及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神经体征改善情况。结论:长针透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具有实用、易操、有效提高的优点。结果 :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6.9%和 63.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长针透刺配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疗效肯定 ,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长针透刺 康复疗法 痉挛型脑瘫尖足
  • 简介:摘要:档案工作,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早已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肩负着“存凭、留史、资政、育人”的工作使命。它出现在人们生活、学习、工作中,贯穿于日常生活各个方面,人人都会与它打交道。可以说,档案记录了社会及个人整个生命的一切活动。

  • 标签: 高校档案工作 重要性 创新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压迫脊髓病的针对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我院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收治的 58例压迫脊髓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经临床治疗配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 55.2%( 16/29),治疗总有效率为 89.7%( 26/29),护理满意度为 93.1%( 27/29);对照组的治疗显效率为 37.9%( 11/29),治疗总有效率为 72.4%( 21/29),护理满意度为 75.9%( 22/29)。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针对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压迫脊髓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缓解,舒适感增强,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压迫性脊髓病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在大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之下,建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使得建筑用电量猛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得我们国家建筑面积每年都以数十亿立方米的速度增加。根据调查发现,我们国家当前的建筑耗能占到了社会总耗能的 3%左右,因此建筑行业节能已经势在必行。对此这就要求电气设计人员要依照现有的设计要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减少能源损耗,保证基本的节能和安全

  • 标签: 建筑 电气设计 安全性 节能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肺疾病中针对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 2010年 5月 ~2012年 5月间我院的 92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展开分析,根据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 50例对照组以及 50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照组患者 FEV1/FVC为( 57.31±4.41) %、观察组患者 FEV1/FVC为( 62.51±4.06) %;对照组 FEV1%为( 44.37±4.43) %、观察组 FEV1%为( 55.44±4.22) %;对照组 PEF为( 0.31±0.15) L/s、观察组 PEF为( 0.41±0.13) L/s;对照组 MMFF为( 0.22±0.15) L/s、观察组( 0.38±0.19) L/s,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针对护理措施应用到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中可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针对性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 水利灌溉是农田生产的命脉,也是经济发展与农业发展的根基。灌区水利管理工作主要分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现有水利工程维护与运行工作、相关的水利监测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等几个方面。主要从灌区现有水利工程维护与运行,具体分析灌区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目前灌区主要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水利工程项目陈旧、水利工程难以运行等问题。着重分析了灌区水利工程发展对策及主要的应对措施。希望给水利灌区工作者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灌区 水利工程 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采取延续护理模式的可行。方法:选取本院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间收治的 103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延续护理组( n=52)和常规组( n=51),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出院一年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指数 。 结果: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 0.05)。 结论:对脑卒中患者使用延续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延续性护理 可行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用于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加重(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的有效及安全。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 2016年 1月 -12月住院的 AECOPD患者 120例分成 A、 B两组, A组接受热毒宁注射液 +常规治疗, B组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疗效、改良英国 MRC呼吸困难指数 ( 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及慢性阻塞肺病评估测试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ssessment test, CAT)评分、 6分钟步行试验 (6-Minute Walk Test,6MWT)改善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mMRC、 CAT评分、改善情况高于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及 6MWT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影响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 AECOPD有较好临床疗效,安全高。

  • 标签: 热毒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 疗效
  • 简介:摘要: 在民众对土木建筑工程的渴求下,民众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方面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安全保障方面的落实是需要通过土木建筑结构来实现的,所以在土木建筑项目过程中的结构设计环节就有必要进行实效的有针对的满足这些需要,让最终建设项目成果的安全和耐久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土木工程 安全性与耐久性 设计
  • 简介:摘要:介绍了雷电的危害和其形成特点及雷击对燃气设备和管网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关的有针对的雷击防护措施。从而导出燃气管道防雷接地的重要及防雷接地的具体做法,并提醒有关部门应配合做好燃气管道的防雷接地工作,以确保管道燃气使用的安全和可靠

  • 标签: 燃气管道 防雷接地
  • 简介:摘要:在民众对土木建筑工程的渴求下,民众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保障方面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这些安全保障方面的落实是需要通过土木建筑结构来实现的,所以在土木建筑项目过程中的结构设计环节就有必要进行实效的有针对的满足这些需要,让最终建设项目成果的安全和耐久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土木建筑 结构 安全性 耐久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和安全的影响。方法 对 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 1项干预前后的对照研究,干预组由临床药师主导药学干预过程,采用药物治疗方案复杂指数、 Beers标准 2015分别评估老年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时长期用药方案的用药复杂程度和潜在不适当用药,并向临床医师提出简化用药方案的建议。比较 2组患者在药学干预前后 MRCI评分、 PIMs发生率、药品不良事件 (adversedrugevents, ADEs)发生率、用药依从和患者对药学服务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未干预组和干预组患者住院后的 MRCI与入院时相比均有明显增加 (P<0.01或 P<0.05),但干预组入院至出院时 MRCI评分的平均增加幅度明显小于未干预组 [(5.4±5.9)分 vs(2.3±5.6)分, P<0.01];与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出院时的 PIMs发生率由入院时的 57.0%下降至 42.9%(P<0.01);药学干预使患者的用药依从和药学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ADEs发生率显著降低 (P<0.01),但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结论 对老年住院患者实施一项以用药方案的简化为主要内容的药学干预,有效降低了住院对 MRC和 PIMs的影响,提高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经济和合理性。

  • 标签: 药学干预 老年住院患者用药复杂性和安全性 影响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 Her2阳性转移乳腺癌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 2000-2016年 Her2阳性转移乳腺癌 192例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靶向药物 +紫杉醇组 98例,单纯紫杉醇治疗组 94例。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靶向药物 +紫杉醇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 48.9%,明显高于紫杉醇组 27.6%。在疾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明显高于单纯紫杉醇组。 结论: Her2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化疗相对于单纯紫杉醇化疗对 Her2阳性转移乳腺癌有显著的生存获益,有推广价值。

  • 标签: Her2阳性 转移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给予过敏紫癜肾炎患者实施槐杞黄颗粒治疗,观察疗效。方法:自我院随机选取 56例过敏紫癜肾炎患者入组,选取时间 2016年 12月至 2017年 11月,利用抽签法分组,分为 2组。研究组 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对照组 2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血清细胞因子变化情况( IFN-r、 IL-21、 IL-4、 IL-10、 TNF-α)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 P< 0.05)。结论:给予过敏紫癜肾炎患者实施槐杞黄颗粒治疗,可获得确切疗效。

  • 标签: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槐杞黄颗粒 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哈尔滨市区秋季空气中的花粉种类和数目与花粉过敏的变应鼻炎的相关。方法 采用重力沉降法,使用 Durham花粉采集仪监测 2019年 7-9月花粉的种类和含量,分析 7-9月份包含花粉过敏的变应鼻炎患者,并进行皮肤点刺试验( skin prick test,SPT),分析变应鼻炎患者致敏原情况,患者发病时间与大气中花粉含量的相关。结果 共监测到花粉 4248粒(花粉数量 /1000mm2/日),八月中下旬空气中含量最高,鉴定到的花粉主要包括:菊科( 2930)其中蒿属( 2592),桑科( 542),禾本科( 442),黎科( 290)。过敏鼻炎患者的主要致敏原为灰黎,蒿草,葎草,豚草,向日葵,玉米花粉;花粉过敏患者的症状发生与花粉播散的含量成正相关。灰黎阳性率最高,但致敏症状轻,蒿属阳性率次之,但致敏症状最重。结论 哈尔滨市秋季花粉播散时间和含量对变应鼻炎的影响成正相关,空气中花粉含量的监测可为临床变应鼻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秋季 花粉播散 变应原 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 meta分析比较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感染心内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计算机完整地检索 Embase、 Medlin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nlled Trials 等数据库,收集关于采用二尖瓣成形术及置换术治疗自体二尖瓣活动期感染心内膜炎的相关临床对照试验,文献检索起止时间为 1980年 1月至 2018年 10月。纳入的文献资料采用 NOS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相关资料后采用 Revman 5.3软件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入选 11项研究,共收集了 2908例患者数据,采用 Cochrane发表偏倚工具及漏斗图来检验发表偏倚。 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二尖瓣置换术相比,二尖瓣成形术降低患者术后早期死亡风险,提高远期生存率及无事件生存率,但在术后脑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随访期内二次手术风险等方面,两种手术方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据现有临床资料显示,对于适应征范围内的活动期感染心内膜炎患者,二尖瓣成形术是安全可靠、并发症更少的有效方法,建议优先选择,受研究质量和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建议国内外多中心长期随访进一步研究观察。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尖瓣成形术 二尖瓣置换术 Meta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延续护理在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8年 3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的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病患 4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 22例,参照组病患在出院后 7d内仅给予 1次电话随访,研究组病患在出院后给予 1年期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患护理前后 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理状况( SAS和 SDS)及睡眠质量( PSQI)等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患护理前 TIA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 SAS、 SDS以及 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经护理后研究组 TIA发作次数少于参照组,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 SAS、 SDS以及 PSQI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病患给予延续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控制 TIA发作次数,减少发作持续时间,改善病患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其睡眠质量,具有大量推广应用的高度价值。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