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积极影响。方法:初产妇摸球确定组别(共100例,球号1-100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单行产前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前心理状态更加稳定,自然分娩率更高且对产前护理措施评分更高(P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中选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急诊科工作50例护理人员研究(2018.05~2020.06),按非同周期法分为对照组(n=25,2018.05~2019.05,选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n=25,2019.06~2020.06,选用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值P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9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全程中医护理干预。出院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患者下床及住院时长,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中医护理 腹腔镜 子宫肌瘤 剥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营养膳食方案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期收治的 8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个性化营养膳食指导,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与并发症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给予个性化营养膳食方案,可较好的控制其病情。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指导 血糖控制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64例创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 3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操作后各组患者下肢肿痛、 DVT、 SAS、 SDS等身心指标状况。结果:在 SAS、 SDS上,实验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下肢肿痛、 DVT上,实验组为 3.13%和 9.38%,对照组为 21.88%和 31.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理不适感,提升患者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平稳的控制。

  • 标签: [ ]创伤性截瘫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军事训练所致手外伤患者特点及健康教育。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我院收治的 100例军事训练所致手外伤患者,实施回顾调查,分析手外伤特点。结果:军龄 <1年与军龄≥ l~ 3年的占 73.0%;关节损伤患者占比 27.0%,其次是软组织损伤,占比 25.0%,平均住院时间为( 7.10±0.52) d。结论:军事训练造成的手外伤患者当中三年内的新兵占大多数,且关节损伤是第一病因,对新兵实施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关节训练,帮助其早期康复。

  • 标签: 军事训练 手外伤 特点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护理维护方法在ICU深静脉置管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68例ICU深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维护与改造后维护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敷贴固定皮肤异常率(12.00%)低于对照组(36.00%),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ICU深静脉置管 护理维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互联网+护理在学龄前期哮喘患儿家庭照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70例学龄前期哮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比两组患儿在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相关指标、哮喘的发作次数以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在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相关指标及哮喘的发作次数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干预组患儿用药依从性,肺功能等相关指标值较对照组患儿增高,哮喘发作次数降至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前期哮喘患儿经过互联网+护理干预后,提高了患儿的用药依从性,改善了患儿肺功能,减少了哮喘发作次数,互联网+护理对于学龄前期哮喘患儿的家庭照护能力起到积极提升作用。

  • 标签: 互联网+护理 哮喘 患儿 家庭照护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