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或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方法分析和识别急诊护理不安全因素,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技能培训,规范护理行为。结果加强了急诊护士风险意识和急救业务学习,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纠纷逐年减少。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手外伤术后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开放性手外伤患者感染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手外科收治的开放性手外伤手术患者1 526例。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86例)和对照组(1 440例),分析感染组病原菌种类及分布情况,并收集两组一般资料、麻醉及手术等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开放性手外伤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开放性手外伤术后感染率为5.64%,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60.47%)居多,感染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17.44%)、金黄色葡萄球菌(15.12%)、大肠埃希菌(13.95%)多见。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受伤到手术时间(≥6 h)、创面污染、负压引流这6个因素为开放性手外伤术后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负压引流为保护因素。结论开放性手外伤术后仍有一定的感染率,导致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影响因素也较多。对于患者存在年龄大、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受伤到手术时间长、创面污染等情况者,临床应重视这些影响因素的参考价值,针对性进行预防控制,以降低开放性手外伤感染率。

  • 标签: 手损伤 感染 病原菌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急救时间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及急救时间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急救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疼痛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常规护理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患者VAS评分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21年5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优质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急救时间及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及急救时间比较 将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急救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急救时间,降低患者疼痛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严重创伤性休克 常规护理 急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营养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 65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9年 5月 --2019年 10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 32例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 33例患者接受综合营养干预护理,比对护理后对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 TF、 Hb、 ALB以及 P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 SF-36 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综合营养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营养状况,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综合营养干预 营养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双腔气管导管与支气管封堵器在单肺通气中对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于我院择期行肺叶切除术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分为A、B组,两组分别使用DLT和支气管封堵器进行单肺通气,记录并分析两组的呼吸力学参数、肺内分流率。结果单肺通气后,两组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道峰压和吸气平台压均上升明显,肺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单肺通气时B组的吸气阻力、呼气阻力、气道峰压和吸气平台压均较A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0.01);麻醉后,两组的PaO2、PvO2和Qs/Qt较麻醉前均显著上升(P<0.05);双肺和单肺通气时相比,两组的PaO2和Qs/Qt变化显著(P<0.05);在单肺通气时B组的Qs/Qt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支气管封堵器的使用对老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的影响较DLT更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支气管封堵器 双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术后患者疼痛、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2020年3月~2021年7月本院接收的足月宫内妊娠剖宫产产妇共7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实施舒适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应激反应评价(CORT)和疼痛评分(VAS)。结果 术后24h,观察组的CORT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24h,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给予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舒适护理 剖宫产 疼痛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原发灶切除组(85例)和原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原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 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 CI为0.400~0.847)。原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原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原发灶切除组和原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 P<0.001)。确诊至原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原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灶切除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首诊为Ⅳ期的13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原发灶切除组(85例)和原发灶未切除组(47例),分析原发灶切除、手术时机选择、淋巴结摘除与清扫、是否放疗对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脏转移是Ⅳ期乳腺癌患者原发灶切除的独立影响因素(OR=2.590,95% CI为1.090~6.159)。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原发灶切除是Ⅳ期乳腺癌患者预后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OR=0.582,95% CI为0.400~0.847)。原发灶切除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7.20个月,高于原发灶未切除组(24.10个月;χ2=8.108,P=0.004)。在年龄≥50岁的患者中,原发灶切除组和原发灶未切除组中位OS分别为39.30和23.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91, P<0.001)。确诊至原发灶切除手术时间<6个月组(66例)和≥6个月组(19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00和35.2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0,P=0.035)。单侧腋窝淋巴结清扫组与腋窝淋巴结摘除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5.37和33.4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2,P=0.005)。术后放疗组和未放疗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44.80和33.20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50,P=0.086)。结论部分晚期乳腺癌患者切除原发灶可延长其生存时间。

  • 标签: 乳腺肿瘤 晚期 原发灶切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以及中药药学服务方式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实施中药治疗的消化内科患者80例,将其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对照组),和中药药学服务(观察组),分析影响不良反应的因素和相关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中药师药学服务后,能显著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 标签: 中药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药学服务 方式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肛肠外科手术患者14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7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排尿、排便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并得出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8%,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4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可推广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肛肠外科手术 排尿 排便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早期先兆流产孕妇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孕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人文关怀护理,评定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记录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护理以后,两个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比护理前降低,且其中的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降低的幅度更大,数据间显示出统计学意(P

  • 标签: 人文关怀 先兆流产 孕妇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积极影响。方法:初产妇摸球确定组别(共100例,球号1-100号,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行产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单行产前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前心理状态更加稳定,自然分娩率更高且对产前护理措施评分更高(P

  • 标签: 产前心理护理 初产妇 心理状态 分娩方式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血府逐瘀胶囊对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客观评价血府逐瘀胶囊防治腹膜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黑龙江省中医医院肾三科门诊及住院部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40位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观察,观察期30d;第1天送检血红蛋白、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血脂等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行床头心电图一次,后开始加用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治疗,服用30天;实验第30天再次检查第1天相关指标。比较前后自身两组实验室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区别。结果: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后血红蛋白、凝血四项、肝功、肾功、血脂水平较未加血府逐瘀胶囊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血府逐瘀胶囊对于改善腹膜超滤和腹膜广泛纤维化,维持腹膜透析的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活血化瘀 血府逐瘀胶囊 腹膜透析充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提升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哮喘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中选用风险管理的价值。方法:纳入急诊科工作50例护理人员研究(2018.05~2020.06),按非同周期法分为对照组(n=25,2018.05~2019.05,选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n=25,2019.06~2020.06,选用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1)护理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值P

  • 标签: 急诊科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共情护理,观察该种护理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共情护理和基础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护理后SDS指标、SAS指标对照中,一组分别是29.14±3.85(分)、30.09±4.01(分),二组分别是38.73±4.68(分)、40.33±5.02(分),(t=8.834,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依从率对照中,一组为88.23%,二组为64.70%,(x2=21.197,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共情护理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负情绪 共情护理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对初产妇育儿效能和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12月在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02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年龄(28.77±4.17)岁,试验组年龄(29.02±3.95)岁。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干预模式。采集产后7 d、28 d、3个月两组初产妇的育儿效能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数据。结果97例初产妇完成研究,试验组50例,对照组47例。两组初产妇产后7 d育儿效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8 d、3个月,试验组初产妇育儿效能评分为(79.69±5.68)分、(79.69±4.68)分,均高于对照组(72.45±7.88)分、(72.85±5.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7 d、28 d、3个月,试验组初产妇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7.73±2.28)分、(6.57±1.22)分、(5.47±0.14)分,均低于对照组(14.89±2.44)分、(13.66±2.37)分、(12.96±3.3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以微平台中医情志延续护理模式为理论依据的初产妇延续护理方案,提高初产妇育儿效能,改善初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平台 中医情志 延续护理 初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此次研究纳入我院收治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研究时间自2017年1月到2019年11月,根据随机信封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30例开展常规护理,而在此基础上研究组30例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的激素治疗依从性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4.320,P<0.05)。结论 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激素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肾病综合征 激素 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