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罗佩 黄芳 陈系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923医院骨科 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创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操作后各组患者下肢肿痛、DVT、SAS、SDS等身心指标状况。结果:在SAS、SDS上,实验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下肢肿痛、DVT上,实验组为3.13%和9.38%,对照组为21.88%和31.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理不适感,提升患者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平稳的控制。

[关键词]创伤性截瘫;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创伤性截瘫患者容易引发深静脉血栓(DVT)、下肢肿痛等问题,同时也因为疾病的严重性而导致患者心理上压力突出,焦虑、抑郁等情况较为常见,甚至导致严重不良事件。除了规范的治疗,还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来改善患者身心体验。本文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创伤性截瘫患者,分析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下肢肿痛、DVT、SAS、SDS等身心指标状况,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

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64例创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均为32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从28岁至65岁,平均(45.29±3.41)岁;损伤原因中,胸椎骨折10例,腰椎骨折11例,颈椎骨折11例;实验组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从26岁至67岁,平均(46.28±2.09)岁;损伤原因中,胸椎骨折8例,腰椎骨折12例,颈椎骨折10例;两组患者的基本病情、年龄、性别、损伤原因等情况上没有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健康教育

可以通过全面规范的教育指导来引导患者对损伤形成正面的认识,尽可能的保持患者的平稳情绪,避免其因为自身活动能力受限引发的负面心态,提升其对生活的信心。让患者了解生活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项,提升其面对病痛的生活适应能力[1]。健康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一方面可以针对患者做口头一对一的沟通,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视频等资源,满足患者行动不便的状况,在室内通过电视或者其它辅助手段来提升教育指导的效果。

心理疏导

要注重患者的心理建设,一般患者容易有严重的心理压力问题,焦虑抑郁的程度也相对严重,甚至会形成焦虑症与抑郁症问题[2]。要做好心理疏导,包括针对患者家属,让家属提供患者强大的心理支持。要采用音乐疗法,或则嘱咐患者家属引导患者多进行注意力转移的活动,聊天、看电视、玩手机等[3],多带患者出外活动,避免长时间室内的拘束压抑感。

环境管理

要提供患者舒适的环境,及时的更换床单被褥,保持环境清洁[4],可以放置适当的植物,提升生机感。保持室内充分柔和的采光,避免昏暗环境的压抑氛围。保持温度、湿度的控制,温度保持23℃至25℃,湿度为55%左右。

并发症防控

要防控并发症,如DVT、肢体肿痛等。要定时翻身叩背,每1至2h翻身一次,对受压部位做按摩来促使血运循环,如果受压皮肤已经发红,不可以按摩。要做好皮肤清洁,保持清洁干燥,提供外用润滑乳液来提升皮肤营养,避免皮肤褥疮等问题。要辅助做好组织关节的活动,避免组织僵硬与挛缩等情况。训练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与咳嗽方式,做好膀胱反射排尿等训练,做好细节操作说明,提升患者配合度。要指导患者掌握排便方式,做好肌力强化训练。

评估观察

分析护理操作后各组患者下肢肿痛、DVT、SAS、SDS等身心指标状况。心理状况评分运用SAS、SDS进行,评分越低代表情况越理想,反之代表情况越好。

统计学

收集所有资料经过spss17.0分析,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患者SAS、SDS情况

如表1所示,在SAS、SDS上,实验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护理后患者SAS、SDS情况(x±s,分)

分组

SAS

SDS

实验组

61.59±4.92

54.25±3.16

对照组

69.28±5.61

61.60±4.52

注:两组对比,p<0.05

2.2 患者下肢肿痛、DVT情况

见表2,在下肢肿痛、DVT上,实验组为3.13%和9.38%,对照组为21.88%和31.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患者下肢肿痛、DVT情况[n(%)]

分组

下肢肿痛

DVT

实验组(n=32)

1(3.13)

3(9.38)

对照组(n=32)

7(21.88)

10(31.25)

注:两组对比,p<0.05

3 讨论

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护理概念,重要的是其内容的具体填充。在具体操作上,每个医院对待的患者情况不同,要考虑每个患者护理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做好灵活的调整。尤其是患者本身身心状况有一定差异,对截瘫的承受能力不同,面对的恢复阶段不同,具体需要的沟通疏导与生理养护工作也需要差异性对待。要做好家属的指导工作,让患者在长久的疾病斗争中有更为坚韧的毅力与勇气,有更强的生命活力。要考虑到心理安抚与生理护理有同等重要的价值。要从心理上树立正面观念,由此保证护理价值的延续。如果患者已经从心理上放弃自己,再多的操作都难以发挥目标效果。

综上所述,创伤性截瘫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生理不适感,提升患者心理状态,促使患者身心健康平稳的控制。

[参考文献]

[1] 刘静,刘艳雨,谢静仪等.完全性截瘫患者排便障碍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2):17-19.

[2] 王小藕.心理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合并截瘫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8,24(1):168-170.

[3] 陈思云.护理干预对颈椎骨折致截瘫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J].特别健康,2018,(21):114-115.

[4] 陈晓琴.循证护理在截瘫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养生保健指南,2017,(1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