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是外科医师面临的难题之一。经典重建方式是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主要应用直线切割吻合器和管状吻合器2种器械完成。由于管状吻合器应用范围广、吻合安全等优势,目前临床最常用。应用管状吻合器行食管空肠吻合的传统方法是食管空肠端侧吻合。该方法从开腹手术直接移植而来,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是应用管状吻合器的一种改良消化道重建方式,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是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优化选择,借助4K腹腔镜超高清系统可使手术操作更精准。笔者总结4K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管状吻合消化道重建要点。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 食管空肠吻合 管状吻合器 半端端吻合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器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中长期疗效及其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行机器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术后病理确诊为胃腺癌;(3)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未合并其他肿瘤;(4)术前未行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80岁;(2)术前影像学等检查发现肺、肝脏等远处转移征象,或行姑息性手术;(3)中中转开腹;(4)术后病理证实为残端阳性;(5)因出血、梗阻、穿孔等行急诊手术;(6)残胃癌或胃癌复发再次手术;(7)住院期间或术后1个月内因严重并发症死亡。通过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术后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并绘制生存曲线;应用Cox回归分析方法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分析,将P<0.1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根据上述标准,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11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66例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消化道重建方式采用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采用全机器人17例,小切口辅助149例。中清扫淋巴结总数为(34.8±17.5)枚,第2站淋巴结清扫总数为(10.1±6.7)枚,第2站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共73例(44.0%)。中位随访时间25(2~109)个月,55例(33.1%)复发转移。全组患者术后3年、5年OS分别为55.8%和46.2%;3年、5年DFS分别为53.4%和45.4%。Ⅰ期、Ⅱ期、Ⅲ期患者术后5年OS分别为78.9%、58.5%及37.1%;术后5年DFS分别为78.9%、59.2%及34.6%。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后病理分期、淋巴结清扫总数、第2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本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病理分期[HR(95% CI):ⅢB期为5.357(1.182~24.275),ⅢC期为11.937(2.677~53.226),P<0.001]、第2站淋巴结清扫数目[HR(95% CI):6~10枚为0.562(0.326~0.969),>10枚为0.388(0.176~0.857),P=0.034]是影响本组患者术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机器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长期疗效满意,术后病理分期、第2站淋巴结清扫数目是本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 标签: 机器人手术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疗效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淋巴结清扫的技术难度高,者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中团队密切配合,根据根治标准,规范清扫淋巴结的范围,借助4K腹腔镜系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精准操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淋巴结清扫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与侧侧吻合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5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65例,女20例;年龄为(58±10)岁,年龄范围为36~84岁。85例患者中,46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设为半端端吻合组;39例行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食管空肠侧侧吻合,设为侧侧吻合组。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1年生存情况、吻合口狭窄及肿瘤复发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1)手术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无中转开腹及中死亡情况。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肿瘤近切缘距离、食管空肠吻合时间、辅助切口长度分别(2.3±0.9)cm、(32±3)min、(7.5±1.6)cm和(1.6±1.0)cm、(42±5)min、(4.8±1.2)c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4,10.177,8.734,P<0.05)。侧侧吻合组1例患者中行食管空肠吻合时,近端空肠被直线切割吻合器刺穿致空肠破裂,予切除破裂段空肠,游离空肠系膜再行食管空肠侧侧吻合。(2)术后情况: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分别为1例和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9,P<0.05)。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出血患者均通过输血、内镜下止血等保守治疗好转;术后食管空肠吻合口瘘患者(侧侧吻合组1例)经腹腔穿刺引流、抗感染等保守治疗痊愈;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患者(侧侧吻合组2例)经抗感染、穿刺引流、营养支持等治疗痊愈;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5例、侧侧吻合组3例)经抗感染、雾化祛痰等治疗痊愈;术后腹腔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2例、侧侧吻合组1例)经抗感染、腹腔穿刺引流痊愈;术后切口感染患者(半端端吻合组1例)经换药、抗感染治疗痊愈。(3)随访情况:8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年。随访期间半端端吻合组和侧侧吻合组患者死亡分别为3例和2例,吻合口狭窄分别为0和2例,无吻合口复发。结论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中肿瘤近切缘距离更长、食管空肠吻合时间更短、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情况更少;侧侧吻合辅助切口长度更短。

  • 标签: 食管胃结合部肿瘤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Roux-en-Y吻合术 食管空肠半端端吻合 食管空肠侧侧吻合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十二指肠残端加固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近期发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4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行腹腔镜胃癌根治的1 20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消化道重建方式为毕Ⅱ式吻合、Roux-en-Y吻合或非离断Roux-en-Y吻合,采用直线切割吻合器离断胃与十二指肠。男性838例,女性366例,年龄(57.0±16.0)岁;中对十二指肠残端进行加固处理者792例(加固组),不加固处理412例(未加固组)。两组患者手术切除范围和吻合方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患者按1∶1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进一步将加固组分为荷包包埋组和非荷包包埋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近期(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将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的并发症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并对加固组与未加固组以及荷包包埋组与非荷包包埋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纳入患者41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近期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7.4%(61/822),出现并发症的61例患者中,吻合口漏14例(23.0%),腹腔出血11例(18.0%),十二指肠残端漏8例(13.1%),切口裂开2例(3.3%)、切口感染6例(9.8%)和腹腔感染20例(32.8%);加固组与未加固组分别有25例(6.1%)和36例(8.8%)发生术后近期并发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42,P=0.143)。全组患者术后近期发生≥Ⅲa级的严重并发症19例(19/822,2.3%),两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7%(7/411)比2.9%(12/411)]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1.347,P=0.246)。亚组分析显示,荷包包埋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2.6%(9/345),明显低于非荷包包埋组的24.2%(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88,P<0.001)。结论常规加固十二指肠残端并未显著降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生率,应个体化选择是否进行加固,加固方式可首选荷包包埋。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手术 十二指肠残端包埋 十二指肠残端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微创外科近30年来快速发展,其中腹腔镜在胃肠外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淋巴结清扫是腹腔镜胃癌根治的重点与难点,其中胃网膜左血管区域淋巴结清扫难度较大,是淋巴结清扫过程中引起出血、脾脏损伤的主要区域。笔者结合中心经验,探讨4K腹腔镜胃癌根治中胃网膜左血管区淋巴结清扫的适应证、禁忌证、手术准备、左侧站位清扫的难点与技巧及围期并发症与处理等。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 左侧站位 胃网膜左血管 4K分辨率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非离断Roux-en-Y吻合与毕Ⅱ+Braun吻合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18~75岁;(2)术前经胃镜、CT及病理活检证实为胃癌,需行D2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3)术后病理诊断分期为T1~4aN0~3M0,切缘阴性;(4)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2分,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1~3级;(5)无精神疾病;(6)能独立回答问卷;(7)同意行腹腔镜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慢性基础疾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3级;(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3)有严重精神疾病;(4)患者已进行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等。根据以上标准,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200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108例、毕Ⅱ+Braun吻合组9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中术后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1年胃镜检查情况,并采用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设计的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以及胃癌特异性模块量表(QLQ-STO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0例患者均成功进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无中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流食时间、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胃镜复查,相比毕Ⅱ+Braun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的食物潴留发生率[19.8%(17/86)比37.0%(27/73),χ2=11.199,P=0.024]、残胃炎发生率[11.6%(10/86)比34.2%(25/73),χ2=20.892,P<0.001]、胆汁反流发生率[1.2%(1/86)比28.8%(21/73),χ2=25.237,P<0.001]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1年QLQ-C30量表评分显示,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QLQ-STO22量表评分显示,相比毕Ⅱ+Braun吻合组,非离断Roux-en-Y吻合组的疼痛症状(中位数:8.3分比16.7分,Z=-2.342,P=0.019)和反流症状(中位数:0分比5.6分,Z=-2.284,P=0.022)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非离断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中安全可靠,能够减少食物潴留、残胃炎及胆汁反流,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远端胃癌根治术 腹腔镜 非离断Roux-en-Y吻合 毕Ⅱ+Braun吻合 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