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前列癌近距离放射治疗(BT)和根治前列切除(RP)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接受治疗并随访2年以上的745例T1c~T3a期前列癌患者的资料,其中384例接受碘-125粒子BT治疗,年龄(72.1±6.6)岁,tPSA (12.4±6.1)ng/ml,前列体积(33.6±13.8)ml,Gleason分级分组(2.0±1.2);T1c~T2a期189例,T2b~T2c期182例,T3a期13例。361例接受RP治疗,年龄(65.7±6.2)岁;tPSA(12.6±6.4)ng/ml,前列体积(37.2±17.8)ml,Gleason分级分组(1.9±1.2);T1c~T2a期177例,T2b~T2c期170例,T3a期14例。采用log-rank检验评估两组生存曲线的差异,使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无生化复发生存率(bRFS)的因素。结果本研究745例中位随访时间60个月。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无临床复发生存率(P=0.32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0.643)、总生存率(P=0.5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T组bRFS显著高于RP组(P=0.018)。在Gleason分级分组为2和3(P=0.008)、前列体积≤35 ml(P=0.027)、tPSA≤10 ng/ml(P=0.013)、临床T分期为T2b期和T2c期(P=0.031)以及NCCN危险分级为中危(P=0.003)的患者中,BT组的bRFS显著优于RP组。基于整个队列的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年龄≤70岁(P=0.004)和临床T分期≥T2b期(P<0.001)与bRFS显著降低相关。结论BT的临床无复发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与RP相当,bRFS优于RP。年龄≤70岁和临床T分期≥T2b期提示前列癌预后更差。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癌 近距离放射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机器人辅助前列根治的早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同一者完成的44例机器人辅助前列根治的病例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5.9岁(范围:46~81岁)。手术经膀胱前入路完成24例(前入路组),经膀胱后入路完成20例(后入路组)。采用t检验、χ²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相关结果及术后尿控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体积、术前前列特异性抗原及Gleason评分均无差异(P值均>0.05)。前入路组与后入路组的手术时间[(184±43)min比(193±42)min,t=-0.599,P=0.55]、中出血量[(218±88)ml比(225±115)ml,t=-0.244,P=0.81]、病理学分期(T2/T3期:15/9比12/8,χ²=0.029,P=0.87)、切缘阳性率[29.2%(7/24)比30.0%(6/20),χ²=0.004,P=0.9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不使用成人纸尿裤为判断标准,前入路组拔尿管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的患者分别为1、6、20、23例,后入路组分别为6、11、19、19例,后入路组拔尿管即刻达到尿控的比例高于前入路组[30.0%(6/20)比4.2%(1/24),P=0.04],两组术后3、6、12个月达到尿控比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经膀胱后入路行机器人辅助前列根治,相较于经膀胱前入路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加出血量,且可提高术后早期尿控恢复比例。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机器人 后入路 尿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100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治疗的肾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51.5(18~79)岁。平均体质指数24.9(19~31)kg/m2。TNM分期均为T1N0M0期,具有肾部分切除指征。肿瘤位于左侧38例,右侧62例。肿瘤平均最大径3.9(1.0~6.7)cm.平均R.E.N.A.L.评分6.7(4~11)分。手术均由单一者完成,者拥有10年以上腹腔镜主刀经验,已完成传统腹腔镜手术>1 000台。本组手术为者开展机器人手术后的前100例。手术平均装机时间14(10~30)min,平均手术时间119.2(60~24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16.7(0~45)min,平均中估计出血量105.2(30~500)ml。无中转根治切除,无中转开腹或普通腹腔镜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Dindo-Calvein分级≥Ⅲ级)。术后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尿瘘、肺部感染、肾周血肿各1例,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无需进一步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病理结果无切缘阳性情况。使用累积和检验(CUSUM)方法对装机时间和手术时间的学习曲线进行拟合,根据曲线的拐点(累积和停止上升、累积和开始下降)判断者机器人手术的3个不同学习阶段,并比较者不同学习阶段的手术患者特征和围手术期数据。结果根据CUSUM法拟合的手术时间学习曲线显示,机器人手术的学习曲线为19例。根据手术时间学习曲线的拐点,将100例手术分为3个阶段:1~19例为学习阶段,20~43例为掌握阶段,44~100例为熟练阶段。3个阶段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侧别、中估计出血量、术后病理类型、住院总费用、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阶段的患者中位体质指数明显低于掌握阶段和熟练阶段(23kg/m2与26kg/m2、25kg/m2,P=0.02)。学习阶段、掌握阶段、熟练阶段的中位装机时间(20 min与12 min与12 min)、中位手术时间(150 min与120 min与100 min)、中位热缺血时间(21 min与18 min与15 min)均呈逐渐缩短趋势(P<0.001)。学习阶段术后中位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掌握阶段和熟练阶段(7d与6d和6d,P=0.011)。学习阶段、掌握阶段、熟练阶段的中位肿瘤最大径(3.7 cm与3.9 cm与4.0 cm,P=0.75)和中位R.E.N.A.L.评分(6分与7分与7分,P=0.16)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者,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的学习曲线为19例左右。完成学习曲线后,装机时间、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和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可较初期明显缩短。

  • 标签: 肾肿瘤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学习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国产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行肾上腺肿瘤切除的安全、有效。方法总结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北京协和医院采用国产康多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治疗的肾上腺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符合肾上腺腺瘤切除手术指征;肿瘤直径≤6 cm;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定期复诊随访者。排除标准:有同侧上腹部手术史者;有未控制的严重疾病或急性感染者;有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未控制,不能达到手术标准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入组患者均行机器人辅助肾上腺肿瘤切除。总结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围手术期数据。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患者,男1例,女4例;平均年龄49(34~61)岁。左侧2例,右侧3例;肿瘤直径平均2.2(1.1~3.7)cm。所有患者CT检查均提示腺瘤可能。2例诊断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例诊断为库欣综合征,2例诊断为无功能腺瘤。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4例经后腹腔入路,1例经腹腔入路。设备对接时间平均3.8(3~6)min,操作时间平均56.2(21~92)min,出血量平均34(20~50)ml。术后病理均为肾上腺皮质腺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6(3~5)d。5例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术前有高血压、低血钾,需口服降压药物控制,术后无需服药,血压、血钾均维持在正常水平。5例术后随访平均1.5(0.5~5.0)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国产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系统行肾上腺肿瘤切除,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但结论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机器人手术系统 国产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前列癌是世界范围内高发和主要的致死癌症之一。我国前列癌的发病率虽然低于欧美国家,但呈现出逐年明显增长的趋势。同时,既往我国的前列癌患者确诊时晚期比例高,严重影响了治疗效果。近年来,在我国广大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在前列癌的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本文就近年来我国在前列癌健康筛查和早期治疗方面的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以为临床早期诊治前列癌提供依据。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筛查 早期诊断 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膀胱癌是常见的泌尿系肿瘤之一,我国新发膀胱癌病例中有超过25%为肌层浸润膀胱癌。肌层浸润膀胱癌的标准治疗式是膀胱根治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该手术具有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和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等局限性。为在控制膀胱癌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及随诊体系正在被不断探索。除了由"经尿道最大限度肿瘤电切、化疗、外照射放疗"构成的经典三联综合治疗外,基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单药、双药或者联合化疗/放疗的治疗模式正方兴未艾,抗体偶联药物治疗也从幕后走到台前。本文旨在回顾肌层浸润膀胱癌的保留膀胱综合治疗历史及现状,并展望在当前肿瘤免疫学时代保留膀胱综合治疗的发展方向。

  • 标签: 膀胱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免疫抑制剂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保留膀胱治疗 综合治疗